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0.5小时,平均下来每天约3小时。
然而,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网络上也充斥着各种“不和谐”现象。治理网络乱象,成为本届两会代表委员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乱象互联网企业不正当竞争网民成为受害者
今年1月,针对某软件公司诱导网民安装其软件,通过不兼容、难卸载等方式阻止网民安装其他同类软件产品,并同时诱导用户删除竞争企业的软件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北京市工商管理部门约谈了该公司并给予其行政告诫。
互联网企业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侵害的客体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广大网民。
“针对互联网行业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旧的法律已无法适应,暴露出执法范围过窄、执法手段不足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施杰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提出,国家应当及时完善、修改法律法规细则及惩处条例,加重对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施以重刑。
一些不法企业甚至知名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抓住网民
心理,在互联网上设计诸多打着“免费软件”“免费游戏”幌子的“免费陷阱”,通过技术手段在网民不知情或对相关软件使用条款不了解的情况下,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甚至造成了网民的财产损失。
对此,本届两会已有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尽快制定专门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说,当前要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进程,明确滥用个人信息如何制裁、由什么机构负责执法等。
乱象广告和淫秽信息难清除对未成年人伤害大
“网络广告多且杂,虚假与违法广告丛生。网络已经成为一些违法广告的‘避风港’,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影响极坏。”程苏代表说。
我国网络广告目前处于“监管真空”,虽然一些法律法规有所涉及,但未给出明确的判定和处罚依据。
因此,程苏代表建议尽快出台《网络广告法》,加强网络广告监管,如建立发布网络广告的登记备案制度,明确网络广告内容的审查责任及法律责任。
“最可怕的是,这些网络广告和所链接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如同‘网络毒品’一般无孔不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长朝克说。
高文委员建议,完善网络污秽信息快速举报机制,对涉及未成年人的色情、暴力等网络污秽信息加大打击力度。
http://digi.dnkb.com.cn/dnkb/html/2013-03/12/content_25463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