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子:原版八戒五官更凶

标签:
报纸杂志杂谈 |
|
新《西游记》刚刚结束首轮上星播出,师徒四人和众妖魔鬼怪逐一登场,观众和网友对唐僧、悟空等人的造型评点不一,支持一方认为新《西游记》尊重原著,基本还原了取经路上师徒四人的基本样貌,而反对一方则认为,师徒四人的新造型夸张,尤其是八戒的大头,看上去很惊悚,而孙悟空灰头土脸的样子也离美猴王相去甚远。近日,记者专访新《西游记》造型师刘冬子,他告诉记者,在制作新《西游记》的人物造型时,并没有过多借鉴1986年版《西游记》。因为新《西游记》仍有技术上的遗憾,所以刘冬子希望国内的特效技术尽快提高,为观众呈献更真实的特效作品。
唐僧篇:造型参考苦行僧
记者:您先跟我们说说师徒四人的造型是怎么设计的吧。
刘冬子:总的来说,师徒四人的造型就是参考史料来做的,没有按戏说的路线走。不光是《大唐西域记》,还有很多别的相关史料书籍,还包括那种老旧的人物绣像图,可以说师徒四人的造型就是参考着这些资料设计的。
记者:唐僧的造型和以前差别比较大,袈裟都没有了。
刘冬子:我们参考了当时的行脚僧、苦行僧绣像,取经这段经历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这一路上会很苦,不可能光鲜靓丽,风吹日晒雨淋之后,可能会显得人糙一点。唐僧这样一个有信仰的人,不会在艰苦的路上穿红袈裟干干净净地去走,就像绣像里画的,戴一个遮阳的斗笠,苦行一些。
记者:唐僧还是很注重仪表的,就像悟空说的,他很爱干净。
刘冬子:对,所以我们能看到,他们师徒四人去拜见他国国王的时候,唐僧就表现出大唐高僧的仪表,袈裟、禅杖都会备齐。
徒弟篇:八戒造型最真实
记者:师徒四人的造型,您觉得哪一个最接近本来的人物?
刘冬子:按我原来的设计,八戒其实已经很真实了,在最初的设计里面,八戒的五官画得更凶。当时我们设计的是一只黑色野猪,但是导演和美术指导都觉得偏向一个写实的家猪形象可能更好看,也就是1986年版《西游记》里面的八戒的样子很近,最后我们就设计了大家看到的八戒外貌。
记者:沙僧呢?更有异域范儿了。
刘冬子:沙僧和悟空的形象,基本上变化并不大,考虑到观众的接受能力,还有1986年版《西游记》给大家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比较深。所以我们做孙悟空造型的时候,当时设计了很多个样子,包括有长发的,或者是偏野蛮式的,或者是狂放不羁的,不过现在看起来还是可爱多一点。
记者:还有长发的?
刘冬子:对,张纪中特别喜欢这个造型,但可惜后来我们没用。还有大家肯定能发现,孙悟空的面部表情有点不太生动。
记者:没错,甚至有人称为“面瘫”,是怎么回事?
刘冬子:因为我们当时想要一个笑脸的猴子,看起来更可爱一些,可是面具塑型完之后,戴上它活动起来不是那么回事。你看有些妖怪的脸动起来没问题,但孙悟空的脸动起来有问题,还是有点僵,这个确实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非常遗憾,但我们在塑型的时候看到的悟空确实是笑眯眯的样子。
记者:悟空出世和从老君的炼丹炉跳出来时,为什么是乌金的?
刘冬子:有些技术国内还是无法达到,比如你说的这两个场景,悟空出世时是一只石猴,我们当时想做成一只羊脂玉石色的石猴,也就是一只晶莹剔透的小猴子,最后很多技术试了都不成。炼丹炉也是,我们希望做成周身是火焰着起来的感觉,浑身全都是火,就像电影《神奇四侠》里有一个浑身带火的人物,后来也因为技术原因没成功,所以就非常遗憾了。
记者:当时设计的孙悟空有几个形象?
刘冬子:最少有7个形象,这里有一个没用上,就是前面说的长发造型,很武侠的样子。我们也尝试过其他造型,有真实的猴子形象、戏曲中的猴子形象等等。
妖精篇:妖魔鬼怪并非西化
记者:偷袈裟的黑熊精长得的确非常像《魔戒》里的半兽人。
刘冬子:我们最初设计所有的妖魔,脸上本应该都有一层短毛,但后来没办法实施了。因为你知道,在新《西游记》剧组,我们每天早晨3点起来给演员化妆,不仅师徒四人,还有众多妖精们,这个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当时每一个妖精的面具都得用短毛一点点粘,耗的时间没法估量,后来我们想到用长发灰脸这样子来做。
记者:结果就让大家误认为,我们是西化了《西游记》的妖精。
刘冬子:如果要按吴承恩写的来说,《西游记》里的妖魔肯定比《魔戒》更恐怖,而且不一定妖怪就非要穿中式的服装,妖怪或者是魔怪,不一定非有东西方之分。在《西游记》原著中,经常形容妖精“赤发碧眼、蓝靓脸”。新《西游记》有很多遗憾,如果能够弥补的话会更好,包括很多人反应,说有的妖怪造型特酷。
记者:我印象最深的是宝象国,奎木狼的造型好像好评最高,有网友说那是最帅的妖精。
刘冬子:那集正好我负责人物,当初看剧本这一段故事时就非常感动,因为在原著的基础上,把奎木狼和公主的爱情表现得非常完整。这里面有各种因果关系,在天神中,奎木狼是狼头人身,在中国、日本、印度都有这个形象出现,所以我们在做妖的造型时就结合了一些现在狼人(的想法),而他对待百花羞公主时就是本人的样子。
记者:但为什么妖精不都是面目狰狞?
刘冬子:实际上这都是一个误区,老版并不能代表原著,而我们在设计新《西游记》人物时是完全按照小说里面来的。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那个时代,对妖魔的描写非常夸张,比现在任何一个魔幻戏想象力要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