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山湖底古留城之谜

(2011-04-15 14:16:21)
标签:

国家地理

杂谈

    古留城是微山县境内有名的历史古城,位于微山岛西南约四五公里的水面之下,至今沉眠于风光秀丽的微山湖怀抱之中。 

  传说之一: 屠户与石狮子

  留城源于微子年代。微子,名启,是殷帝乙的长子,殷纣王的同母兄弟。微子为宋国始祖,死后葬于宋国留邑(今微山岛)。此留城而今是一片荡漾的湖水,湖里有当年下沉的留城。微子死后不久,留城下沉到湖里,据说当时从那里逃出的是一家屠户。 

  留城城南有一家杀猪的屠户,家门口有一蹲高大的石狮子,屠户每天天不亮就在石狮子身上磨刀,天长日久,石狮子越发光亮。屠户虽杀生,但为人很好,扶老助弱受人尊重,每到过年必在石狮子前烧香礼拜。

  一日,屠户早起正要磨刀,看到石狮子在流泪,屠户壮胆去问:“不知道哪位神仙在此显灵,我平日供你香火,不会是在你身上磨刀伤到你了吧?”那石狮子突然说话:“其实本不该告诉你的,只因为你平日为人和善,我不妨告诉你,留城有难。”屠户听说原委后大惊,原来留城气数已尽,在当夜子时要被大水淹掉。 

  石狮子说:“此事天机不可泄露,否则会有杀身之祸的。”但屠户依旧挨家挨户去说服乡亲,劝邻里乡亲搬离此地避难。可是城里人不相信,只当屠户发疯了,大家照样生活。 

  天很快就黑了,屠户简单收拾行李就和家人出门了。刚到门口石狮子动了,它告诉屠户一家,大水马上就要来。石狮子变成了一艘大船,屠户刚上去,大水翻天盖地冲进留城,哭叫声一片。石船带着屠户一家向南驶去,一夜飘泊。天亮时屠户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小岛上,而石船不见了踪迹。后来屠户一家生活在岛上,一代又一代…… 

  后人在岛上发现一处硕大的土堆,一石柱在土堆顶,石柱上有金属色的东西。当地人说谁碰石柱就会有好运,于是游人每到这里就会去触石柱。当地流传岛的下面有一石船,就是那只石狮子变的,因为它泄露了天机,被压在了岛的下面。

  留城下沉多年后,住在附近的村民,在大雾的时候,有时能看到留城再现,还能够进城去。据说一个大胆的人曾经趁大雾进入城内,带回一口铁锅,用它烧出来的饭菜味道绝美,他还说里面的人卖东西时,个个都不说话…… 

  传说之二: 古留城60年一现? 

  古留城是微山县境内的一座比较有名的历史古城,曾是汉代著名谋士张良的封地,位于微山岛西南约十余里处,经多年的洪水泛滥,沉陷于风光秀丽的微山湖之中。古留城是怎样沉陷湖底的?张良为何选择这样一个地方做封地?民间传说“古留城60年一现”的说法究竟有无根据?近年来陆续出土的汉代文物,在印证着古留城曾经的繁华,然而贫乏的史料记载和民间的众多传说也为沉眠于湖底的古城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李平认为:根据史料记载,在明代以前这里确实曾有座古留城,后来在黄河、淮河、泗水的洪水泛滥中消失。但“古留城60年一现”的说法缺乏依据,而且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它曾经60年一现,甚至它根本就没再出现过。然而,地理的变迁导致湖水干涸,继而露出古城痕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张良曾预见留城将沉陷?

  据史料记载,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分封诸侯,把留城封给了著名谋士张良。留城曾是鲁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唐代以前一直保持繁荣。 

  这里的民间曾有一种传说:张良在死前就已预测出留城将陷,并嘱咐家人造船以逃生。张良在弥留之际曾吩咐子孙,把他葬在微子山(今微山岛),平礼薄葬,但要赶紧修造七艘大船,等下葬七日祭祀时备用。子孙们对此遗嘱颇费猜测,地处平原的留城,无河无水,造船何用?但又想到张良乃汉室谋臣,此言定有其道理,便请来工匠星夜赶造大船。就在张良下葬的第六天,奇迹出现了,天降暴雨,黄河决口,水淹留城,张良的子孙乘上大船才得以幸免。 

  古留城曾是兵家要地 

  古留城由于处于中原与南方交汇的咽喉地带,所以造就了它的繁荣。然而,古留城并没有因此长期繁荣下去。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老百姓经常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同时,由于地壳的变化,这里地势比较低洼,又是各种水害经常肆虐的地方。特别是黄河水到来的时候,人民更是遭受灭顶之灾,活着的人们只有被迫出逃,等洪水消退后,再来此生活(史籍里亦有水淹留城,居民南迁建铜山的记载)。几千年里,如此往复了多少次,久而久之,在古留城周围形成了几个小的湖泊和大片湿地和沼泽。到了宋元时期,黄河决口更加频繁地扫荡这一地区,并长期占据此地。终于,在明朝万历年间,黄河大决口夺泗入淮,古留城被彻底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从此,它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这时现在的微山湖也就基本形成了。

  古留城究竟有多大规模?

  史书中虽未记载留城的规模,但常将其与沛县相提并论,由此可推测出古留城的大致规模。史料记载说,汉朝建立后,泗水郡改为沛郡,下辖沛县,沛县当时的规模约为十里方圆,人口数万人;而留城(当时称留县)为楚国下辖之县,当时楚国辖区共有七县,四十九万余人。留城的规模虽然小于沛县,但应该不会相差太悬殊。据此推算,留城的规模应该也是“方圆三五里,人口万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