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导蜜鸟:蜜獾和人类的好朋友

(2010-10-27 14:28:55)
标签:

大自然

杂谈

http://szb.northnews.cn/bfxb/res/1/20101027/19241288149096868.jpg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广阔地区,生活着一种其貌不扬、浑身灰蒙蒙的小鸟,这种小鸟有一个非常奇异的习性——能为人和动物指示蜜源,因此被称为“导蜜鸟”(如图)。

  导蜜鸟主要分布在刚果流域浓密的森林和西非的部分地区。导蜜鸟颜色单调,呈灰褐色,大小与北美蓝知更鸟差不多,但比蓝知更鸟更粗壮一些,其羽毛又短又浓,皮肤厚硬,或许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挡蜜蜂的针刺攻击。导蜜鸟成年后,雌雄鸟都长出黄色肩饰,在雄鸟的喉部还长出一大块黑斑,凭借这个标记可以区分雌雄。未成年鸟羽色稍显绿,可能正因为如此,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误认为它们是2个不同的种类。 

  导蜜鸟为什么乐意为人类指示蜂巢呢?其实,它们的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并不是无偿的——在为人或动物指示蜂巢的同时,通过人或动物的帮助,导蜜鸟可以得到蜜蜂幼虫。

  导蜜鸟的雌雄鸟都有导蜜行为。雌鸟除了导蜜习性外,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将卵产在其他鸟的巢穴里,以逃避做母亲的责任。导蜜鸟的这种习性与北美燕八哥非常相似,但它们与北美燕八哥并非近亲,而与啄木鸟存在近亲关系。

  有人称,导蜜鸟有时会将人们引向蛇或豹子,但这种说法遭到了有经验的自然学家的否定。事实是:导蜜鸟有时会与蜜獾合作。野蜂常常把巢筑在高高的树上,蜜獾不易找到。所以当目光敏锐的导蜜鸟一旦发现树上有蜂巢时,便马上去寻找蜜獾。

  导蜜鸟的奇异导蜜行为在鸟类中非常罕见,而且比为水牛和犀牛担任警戒任务的牛椋鸟的行为要复杂得多。动物行为专家认为,雌雄成鸟,也许还包括未成熟的亚成鸟都拥有这种导蜜行为,其导蜜本能是通过遗传一代代延续下来的,至少普通导蜜鸟的导蜜行为是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那么,导蜜鸟的导蜜行为是怎样起源的呢?大部分人认为,导蜜行为是随着该科动物的进化逐渐演化出来的,当然它们并非是为惠利于人类而进化出这种本能的,事实上人类也不是唯一的受益者。在欧洲人尚未进入非洲之前,导蜜鸟就以蜜蜂为食,这或许就是导蜜鸟为何会进化出导蜜行为的原因所在。 

  导蜜鸟科并不是一个大科,它有5个属12个种,其中2个种生活在亚洲地区,其余的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导蜜鸟究竟有多少合作者?科学家猜测,非洲南部的松鼠、小型食肉动物、狐猴以及猴子都可能成为它们的互利共生对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导蜜鸟可能是在其他动物劫掠蜂巢后偶然发现其残留物的,不过这一观点遭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质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冰原峡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