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羚羊的生活习性

(2010-03-16 11:35:01)
标签:

野生动物

杂谈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种,生活于海拔4100-5500米之间的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环境中,主要食物有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beraeae)以及绿绒蒿属 (Meconopsis)的植物。藏羚对低海拔高含氧量的环境不适应,因此到目前为止,全球还没有一个动物园或其他场所饲养藏羚。

藏羚群居生活,每群由数只到数百只不等,产仔期和迁徙途中可以看到数千只组成的特大群体。一般无固定的栖息地,除个别小群体在一定范围内比较固定地生活外,大部分都有远距离迁徙的习性。

藏羚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觅食。但在食物条件比较贫乏的冬春季节,其觅食时间就延长,所以白天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四处活动;而在食物充裕的夏秋季节,则中午都在湖边、河岸或较低凹处休息。狼是藏羚的主要天敌,常以穷追的方式捕食藏羚,幼龄、年老、受伤的藏羚往往葬身狼腹。此外,秃鹫等猛禽对藏羚特别是初生藏羚的威胁很大。

藏羚御敌的主要本能是奔跑,由于有强健匀称的四肢,藏羚具有特别善奔跑的优点,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70公里,即使是妊娠期满临产的雌藏羚,也会以较快的速度疾奔,这在其他草食动物中是少见的。

除奔跑的能力外,藏羚还有其他逃避敌害的方法,雌藏羚分娩后的初期,如果遇到敌害或其他异常情况,它会立即将还不会走动的新生儿叼到一个隐蔽的地方,然后慢慢地从比较 显眼的地方离开,以吸引天敌的注意力,直到它认为安全了,才匆忙回到隐蔽处寻找新生儿,而初生的幼仔在这期间一动不动,就是在较近的地方,如果不仔细寻找,也不易发觉。关于藏羚羊腹部的空囊,目前还不清楚其生理作用,据年老的藏族人讲,藏羚在快速奔跑时两个空囊被空气胀满,使藏羚羊身体轻盈,减少奔跑中的能量消耗。这一说法有无科学依据或空囊究竟有何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在自然界中,藏羚是特别适应高寒气候的野生动物,但对某些人类活动却缺乏逃避的能力。如在夜间强烈的灯光下藏羚不知所措,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会躲避,盗猎分子就是利用藏羚这一致命弱点在夜间汽车大灯的照射下对遇到的每群藏羚都进行不留活口地残酷屠杀。初生的小藏羚在母亲被杀剥皮后,由于不会觅食,仍然无知地在母亲尸体上寻找乳头吸吮,满嘴是鲜血,它们的命运不是被饿死,就是被狼、秃鹫等天敌动物吃掉。 藏羚在原其分布区可以进行人工饲养。2001年7月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在沱沱河保护站对一只救下来的受伤雄性小藏羚进行治疗后,进行了人工饲养的尝试,并用奶粉、鲜山羊乳和鲜牦牛乳分别喂养,大约在40日龄左右(被救后32天)开始觅食青草,三个月后补喂青裸等饲料,10个月开始长角。目前,这只小藏羚仍健康地生活在保护站。与同时饲养的藏原羚比较,藏羚更容易接近和依恋喂养的人员,不惧生人和其他动物,可以做出这样一个结论,藏羚在产地进行人工驯养是有可能成功的。

藏羚繁殖和迁徙行为

藏羚的正常迁徙与繁殖直接相关,除个别地区的个别小群体外,绝大多数都有长途迁徙集中产仔,产仔后又迁回原栖息地的习性。

有关资料表明:雌藏羚3岁性成熟,每胎1仔。我们通过人工驯养,发现雄性藏羚羊在1岁半即可性成熟。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是藏羚的交配期,来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产仔,妊娠期200天左右。在交配期,雄性个体有激烈的争偶现象,争偶结束后,得胜的雄体带着雌体成小群在一起交配,雄雌比由1:1到1:26不等,争偶失败的雄藏羚一部分与未成年藏羚一起生活而一部分则远远追随,伺机交配。

产仔前一个月,分布在各地的雌性藏羚羊沿着比较固定的路线向可可西里太阳湖、卓乃湖等地迁徙,迁徙过程中相遇的雌藏羚结群而行,到达产仔地时,最大的群体数量可达3000只以上,产仔开始后,狼、秃鹫等天敌动物也比较集中地在藏羚产仔场所附近游弋和徘徊,伺机捕食大小藏羚。

初生羚羊体重在1.84-3.20kg之间,中值为2.78kg,新生幼体在半小时内吃到初乳后就会站立起来,一个小时后就能蹒跚学步。大约经过一个月时间的体力恢复,雌藏羚羊带着小藏羚又开始长途跋涉,返回各栖息地。在雌藏羚集中产仔的时期,雄藏羚则带着上年出生的小藏羚一起在各分布区结成较小群体生活,直到交配期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