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w690/65875109hd0728cb816e3&690
经常说某某教师在课堂上有气场。那什么是气场呢?气场是一个人的一种人格魅力,包括这个人的性格、学识、教养、专业品位、外貌等。语文教育研究需要一种大气与沉稳需要一种气质。语文气质是语文教学的独特本色。它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底色。有了这种底色,才会有一种依托,一种支撑,才会锦上添花,靓丽动人;它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底气。
打足底气,语文课才能凸显踏踏实实、大大方方的基本风格,才是有气质的语文课,语文课堂才可以大气磅礴起来。底气没了,即使语文课堂热闹非凡,也逃脱不了奄奄一息的宿命。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一个有气质的人,除了有声语言外,不容忽视的是语文教师的无声教学语言。
语文课要简约、大气。无矫饰,不作秀,简简单单,干干净净,没有拖泥带水的啰嗦,却处处“授人渔”于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语文老师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远比“语文”更宽阔的人文视野。
语文科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社会生活、内容最丰富多彩、最具艺术情趣的学科。教师要有拥有驾驭教材的本领,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宏大气势,这样,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信心百倍,气势恢宏。语文课教出语文味是手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出语文味,最终具有人生幸福感、谈吐文雅气才是目的。
精神领袖型的语文老师能勾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教师用这种恢宏的气势才能更好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学习好语文课,从而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现在有的学校、有的班级、有的学生却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危机”,更有甚者,对语文竟产生了厌恶感、畏惧感。我想,文字的苍白来源于生命的苍白,文章的无聊来源于生命的无聊,语文课的乏味就来源于语文教师的贫乏!
当我们埋怨自己的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少,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差时。能否扪心自问: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有无不可推卸的责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有渊博的知识;有有效的方法;有一双独特的慧眼以及一颗敏感的心。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得到形成,文化品味、健全人格也得到了提升,而学生身上浓郁的语文味更是成为个人外在和内涵的重要气质。
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有强烈的课感,老师要灵活的驾驭,老师要创造无尽的韵味。大洒脱,让语文课堂教学魅力无限,让语文课如同热闹烦躁的语文课堂树林中吹来的一缕清风,让语文课堂大气磅礴起来。语文老师的气质成就了语文老师的人文内涵,语文老师的人文内涵饱含着语文老师的气质。是故,观文如观人,语文老师要有“文人气质”。
http://s13/mw690/65875109hd06b6bf9c52c&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