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以下咽的饺子!

(2011-03-06 16:05:12)
标签:

中国

宋体

食品安全

饺子

文化心理

分类: 浅谈低吟

 

    感谢新浪博导厚爱,谢谢“江汉平原”加精!谢谢【心灵之旅】推荐新浪首页!雪儿谢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EN00SIGG.gif

 

     在外边吃饭的机会很多,开始还行,现在越来越不适应,不知为什么,心里不舒服,且吃不好,看似冠冕堂皇的饭店,也还是如此,心理作用?

    习惯性的,每去一家饭店就餐,我的眼睛总会偷偷的寻找厨房的方向,似乎要寻到什么,大多是徒劳。一次无意的机会,我看到了后厨,让我恶心至极:工作人员全部穿着雨靴在肮脏的地面上淌,入锅的菜是不洗的。

    今天是二月二,正值惊蛰,周日,都凑到一起了,我们去了一家比较知名的饺子馆儿,又要了爱吃的饺子。等了片刻,饺子出锅了。我亲眼看到服务员为我出锅的饺子进行最后的“美丽”,用抹布在上边擦来擦去,隔着半截布帘,我只觉得他擦遍了所有的饺子,稍后当他恭敬地端上来的时候,我早已没了食欲,傻傻地看着这些“端庄美丽”的饺子!


 http://epaper.hljnews.cn/jtbjb/res/1/20081218/5491229570938337.jpg

    

    已经很累了,不想写了,怕是睡一觉会失去灵感,还是耗着中午的休息,煎熬着复杂的心情写……

     我在想,每年3·15,总会曝光出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从地沟油、毒筷子到毒餐盒,曝出的内幕总是让人触目惊心。尤其是毒餐盒和毒筷子,本来人们使用这些一次性餐具,是为了更卫生,哪知竟成了“隐形毒药”,我又亲眼看到碗筷消毒机并没有通电源,只是摆设!

    食品和餐具对人体无毒、无害,应当说是人们对食品环境的一个起码要求,但是在现实中要做到,却让人感到越来越难,这叫我无从下口。

  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出在监管责任的空当之处,等出了问题,才发现还有如此之多的监管“真空”。

  正是这些原因,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只要没有媒体大量曝光,多数处在无人过问的状态。比如毒筷子、毒餐盒等食品包装,只有出了问题,才发现很难明确是哪个部门的监管责任。如果我们还没有吃出毛病,是不会有人来饭店问津的,有的是例行公事的“检查”。

  这些质检人员由于各种利益关系,很难成为真正左右食品质量的强势人物。如果做不到严格按照食品标准检测,民众即使能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像“三聚氰胺”这样危害生命的急性事件,或者像毒筷子这样肉眼就能辨识的安全问题,而那些导致慢性危害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很难被真正发现。

    听我的一个质检朋友说,即便检查,质检水平也很低,多数是应付!

    看到有资料显示,国内即使对一些国际非常敏感的污染物如二口恶英等,仍然缺乏快速的检测技术。没有强势的质检部门,没有先进的检测技术,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中国越来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显然非常艰难。

  细想起来,出现大量食品安全,饭店卫生等问题,和当下民众的文化心理也有关。

    在公众文化心理中,敬畏是一个重要基础,这可能是当下国人最稀缺的一种情感了。

    在宗教国家,敬畏既是首要的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生命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双眼睛既是上天的,也是人性中良知与善的眼睛。有了这种敬畏意识,诸如那些造假、制毒,欺瞒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也难怪我们就餐时总会惴惴不安!   

    看着眼前这盘难以下咽的饺子,我付了费,走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http://fashion.people.com.cn/mediafile/200812/02/F200812021401561415524268.jpg


《何茫然》——卡洛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