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应该被复制——再种矮生豇豆和紫扁豆

(2017-05-20 16:42:04)
标签:

豇豆种植

扁豆种植

自然农法

屋顶种菜

分类: 种菜月志

成功应该被复制

——再种矮生豇豆和紫扁豆

 

以前,种过矮生豇豆,但屋顶夏季温度高,管理也不够精细,产量低,不成功。

种过毛豆,毛豆的确够耐热,但多用套种和密植,管理粗放,产量不高。去年的秋毛豆采用稀植,产量却提高不少,不仅积累了种植经验,也留下种子,以备秋播。

种过紫扁豆,确实好养,产量也高,但第二年重茬,且疏于管理茎蔓绕在地上,又不通风,连续下雨后烂茎,而失败。

 

今年的矮生四季豆很成功,55日始收,采收期15-20天,已采收完毕的不再延后栽培,得让土地歇息,立马拉秧还田,这是给土地施入极好绿肥。

第二茬4月上旬直播矮四季豆更是长势喜人。

毛豆也很成功,虽然只有四丛,通过插短杆绑蔓,摘底叶,可以说是种出了一次示范。

西葫芦也是如此,1.5平方米菜池两棵,这是让西葫芦最舒服的行间距,再给其搭上短三杆架,引蔓向上生长,逐步剪除底部老叶,增加底部通风,而前茬韭菜不断从菜池的间隙中冒出,韭香扑鼻,起到了良好的避忌效果。

种出一季好菜,就好比艺术家完成一件心仪的作品,那感觉真好!

要持续收获那种美妙的感觉,就必须得付出辛劳!

夏季是屋顶菜园的灾难,原本不在计划的矮生豇豆和紫扁豆再次被提上日程。新计划是土豆收获完毕后,再种1.5平方米的矮生豇豆,1.5平方米的紫扁豆。以1.5平方米为单位的小面积种植是今年我的屋顶菜园广泛开展的种植方式,这种方式丰富了种植品种,也不会出现收获太多吃不赢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更适合像我这种研究性种植的爱好者,失败了就当给菜池施了一次绿肥不心疼。

矮生豇豆种8丛,会学习毛豆种植的成功经验,插短杆绑蔓,摘底叶,看情况决定是否搭荫棚。

紫扁豆种两棵,搭矮架,利用藤蔓遮荫减少水份蒸发。前期会控制生长减少水份蒸发。

不管如何,复制二茬四季豆、毛豆、西葫芦成功经验,克服夏季高热,努力去完成两件让自己心仪的作品。

土豆陆续收获,这个品种的土豆容易冒出土面,被晒绿,好在多削点皮后并不影响口感。当然土豆作为每年的必栽品种,明年还需要改进。

http://s1/mw690/001Rh1sAzy7bdQEMzZKc0&690
土豆收获后,最先种上木耳菜,靠西菜池边种上大葱,起到避忌和抗旱的作用。
http://s2/mw690/001Rh1sAzy7bdQFoXN7e1&690
西葫芦搭上矮架,
http://s3/mw690/001Rh1sAzy7bdQEuYyS32&690

底下的韭菜不断冒出,起到了避忌效果
http://s3/mw690/001Rh1sAzy7bdQEXOvM62&690

毛豆长得枝繁叶茂

http://s14/mw690/001Rh1sAzy7bdQFtgK14d&690
看毛豆底下留出了宽畅的空间,保证了通风,确保毛豆茎部健康
http://s16/mw690/001Rh1sAzy7bdQFyeFV1f&690

第二茬四季豆进入旺长期,感觉种得还太密,种4丛,甚至3丛都可以,如果搭上矮架会更整齐。
http://s15/mw690/001Rh1sAzy7bdQFktKSfe&690

第一茬四季豆已开始拔除青杆返田

http://s12/mw690/001Rh1sAzy7bdQET7x92b&690
大葱作为避忌植物先育起来,姜还是没有动静。
http://s9/mw690/001Rh1sAzy7bdQEBA2Qd8&690
空心菜已成活,还可养大点再栽
http://s10/mw690/001Rh1sAzy7bdQEHQ7L19&690

我的小番茄也进入旺长期,因为是杂交二代,生长严重不齐。
http://s12/mw690/001Rh1sAzy7bdQF3Nb52b&690
重栽后的韭菜也开始旺盛生长,对葱韭的种植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http://s13/mw690/001Rh1sAzy7bdQEoK5efc&690
老农今年的搭架四季豆产量不高
http://s11/mw690/001Rh1sAzy7bdQFdmdkfa&690
茄子不错,已进入旺长期,这就是让我敬佩的老农的真实实力!
http://s8/mw690/001Rh1sAzy7bdQF80mz0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5月屋顶菜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