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情缘
(2010-08-26 09:42:18)
1981年8月26日,也就是29年前的今天,我有幸第一次登上开往大连的列车,说来惭愧,没有坐过这么远的火车,小时候家里穷,姥姥带我到县城特意看看火车是个啥东西,她也没有见过火车,我原以为火车火车,肯定是要烧火才能跑车呀,一问火车烧煤,对了一半。
姥姥说:‘孩子,你快看看,火车趴着就跑这样快,那要站起来跑该有多快?“。后来长大了好久还在想如何回答姥姥的问题,也许姥姥今天在天堂里真的可以看见站起来跑的火车了。
81-84年在大连共生活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大连也算第二个故乡了,尽管后来由于工作关系漂流世界各地,而且为了支援非洲人民的解放事业一去就是14年,但无论到达何地,大连一直是我不能忘怀的地方,那里的山和水,那里的草与木,那里的人和事,无不令人难以割舍。
80年代大连还没有今天的繁华,那是交通只有公共汽车,学校坐落在南山,条件及其简陋,7个人一个房间,也算拥挤不堪,不过那时人民的思想也比较简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我记得将大英百科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将英汉字典从头到尾背了一遍,每天都是5点起床,沿着中山广场,大连港口,三八广场,劳动公园跑一圈,早自习一小时,才是早餐,食堂,教室,宿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末能看个电影也算奢侈,那时不知为啥,总是吃不饱饭,有幸被选拔入学校的长跑队,为的是学校每天伙食能补助6角钱,烧茄子一份才3角,红烧肉4角,已经不错,那时带薪上学,每月薪金330角,比起大学们也算是大款了,常常到学校门前的小馆打打牙祭,好家伙每天下午学校-至老虎滩都要跑上一周的干活,常常参加各类长跑活动,诸如大连五一长跑赛,大连大学生10.1长跑赛等,可惜在大连学校期间5000和10000米一直是第二名,日语系有个小弟身轻如鹿,始终无法超越,岁月如梭也不知那位老兄今安在?冬天大连还是比较冷的,学校里没有洗澡的地方,大家每天都用冷水冲身,说是为了锻炼革命意志,外边可是零度呀,每天咬牙切齿但还在坚持,好处是大连三年从不知道感冒为何物,养成了早5晚9的生活习惯一直到了今天还在享用,所以常常打球36洞,年轻人们早都疵牙咧嘴,我,问题的没有,这都得益于大连的三年时光哪,所以,我要大喊一声:“大连,我爱你“。
大连三年除了学会几句鸟语外,另一个收获是成就了一桩姻缘,那时校园学风纯朴,我后坐是位班级学习委员,小伙子才华横溢,在学校里也是鹤立鸡群,另外一个女同学出身望族,品学兼优,用今天的话说也算是大外的校花了,你情我意,就是不好意思表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好的一对呀,我就斗胆作回月老,牵线搭桥,成就了一桩姻缘,不过后来小两口拌嘴也常常找我,我这个月老当然要负责到底,今天成了一对一生可以交往的好朋友,一个是海外名校终身教授,一个大连商海女杰,事业有成,愿这对同学姻缘白头到老,愿这段同学情义日久天长,我们相约AFRICA DREAM,相信ONE DAY我们的梦想一定成真!
几十年里偶尔回到母校的校园看看,早已物逝人非,大连也早已名闻天下,老虎滩也早已没了老虎,付家庄也早已盖起的N家酒店,那时候放暑假不回家,每天都到付家庄去游泳,买些桃子,西瓜,游泳,读书,看美女好不惬意,今天的海滩已经不在了。。。。。
最近几年跟着潮流学学锄地,大连的球场好友相约,打过几个场地,金石,夏丽和西郊都拜访过,想要破八?谈何容易,每次都在八九不离十转,公鸡同学今朝举起博友赛大旗,汇集了各路英豪,明日开战,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老人家说得好‘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我等要竭尽全力,喝好酒,畅谈高球情谊,打好球,锻炼好身体,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乐儿!
大连,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