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标签:
制取氧气教育 |
分类: 化学实验 |
铁架台(带铁夹),大试管,集气瓶,水槽,毛玻璃片,酒精灯,玻璃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高锰酸钾.
二、实验原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三、装置图
http://s14/middle/6583da82g91eaca3421d5&690
四、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双手握住试管,观察玻璃管内水柱变化。)
(2)装: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小团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试管夹应夹在
(4)点:点燃酒精灯,使用外焰预热,然后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5)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离:将导管移开水槽。
(7)熄:用酒精灯帽 熄灭酒精灯。
五、实验细节
1、氧气的收集方法?
既可以用排水法,也可以用瓶口向上排气法.
2、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脱脂棉),导气管不能伸入试管太长。
作用: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气管进入水槽。
3、试管口应略微向下倾斜。
目的:防止冷凝水回流使得试管底部受热不均匀,炸裂。
4、点燃酒精灯加热过程
先使用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炸裂。
5、看到水槽内导管出现气泡,不应立即收集。
原因:刚出现的气泡是装置中原有的空气。
6、先撤离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原因:防止出现倒吸现象,引起试管的炸裂。
六、分析实验问题
1、在试验过程中,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原因:试管口没有塞棉花,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2、收集后用带火星木条插入瓶口内试验,结果木条没有复燃。
原因:氧气不纯
(1)装置气密性不好,漏气。
(2)导气管处一产生气泡就开始收集气体。
(3)高锰酸钾不纯,有杂质。
(4)集气瓶中混有少量的空气。(排水过程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