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南美秘鲁伊卡沙漠绿洲huacachina |
分类: 秘鲁 |
秘鲁有一个名字叫伊卡ICA的城市,离首都有三百公里,汽车需走五个小时。
伊卡是一个位于茫茫沙漠中的小城市,并不知名,我是到了秘鲁之后才第一次听说它的名字,当时我是定去纳斯卡的行程时,发现途经这么一个地方,名字易记又好听。
这个城市的沙漠里有一个名字叫瓦卡奇纳( Huaca
china )的绿洲,这个绿洲名气倒是有的,曾经被某知名网站列为世界十大奇异浪漫旅游地之一,那宣传图片令我想起了敦煌的月牙泉,于是行程便改为在伊卡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再从伊卡出发去纳斯卡。
清晨七点,从利马汽车站出发,出了城市后,车一直沿着海开,那一片苍茫的海就是太平洋。
太平洋令我感觉亲切,因为海的另一头就是祖国了。
利马本是一个建造在沙漠上的城市,连接利马和伊卡就这一望无际的贫瘠沙地。

走出伊卡汽车站后,感觉掉进了一个大蒸笼里,闷热异常,阳光躲在薄云后面,没有一丝丝风。

走出伊卡汽车站后,感觉掉进了一个大蒸笼里,闷热异常,阳光躲在薄云后面,没有一丝丝风。
的士司机的英语意外地十分流利,带我们去旅馆时,一路卖力推荐伊卡沙漠的娱乐节目,说是可以冲沙,可以看日落,我一看那照片竟然就是我要去的瓦卡奇纳Huaca
china绿洲,见他价钱还合理,又包了接送,就答应了他。
我们先到旅馆安置,司机半小时后来接。
在BOOKING网上定的这家伊卡家庭旅馆老板娘的英语更是好,实在太好了,奇怪问她缘故,她告诉我她是个英国人!!
更巧的是,老板娘人还在中国广西学过三个月的针炙,因为是多年前的事,中文只记得你好谢谢之类的口头语,冒昧问一个英国人为什么会在伊卡这种城市开旅馆,她浅浅一笑,说:“因为我嫁给了一个秘鲁男人。”
她说旅店可以定沙漠的游乐节目,我说已经跟的士司机定了,她便问详情,然后告诉我那价格合理,没有说一句不好,让人对她好感顿生。
司机一脚油门,竟然神速就冲到了我们的目的地Hhuaca china绿洲,原来绿洲离城不过五公里路。
瓦卡奇纳绿洲,一切因中心的泻湖的而生。有水之地,就有树木和草,有了生命,然后有人类和楼房,还有游客。
绿洲名字里的CHINA,总让我以为这里跟中国有关系,但看了又看湖边石碑的说明,查了维基百科,问了秘鲁人,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案。也许,这个单词的意思除了指中国外,还有其他的意义,如Chino在墨西哥,就有短卷发的意思。
瓦卡奇纳小镇有旅馆、饭店和商店,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旅游集散地。据1999年的维基百科统计,这里的常住人口是110人,都以旅游业为生。
中午时分的小镇安静异常,店里的伙什都在打盹,廖廖几个游客都呆在阴凉处,一只黄猫懒洋洋抬头看了我一眼,倒头睡去.
耳边时常是听不到丁点声音。
这是秘鲁经典饮料,由鲁紫玉米,加菠萝、丁香、肉桂和糖煮成。
饮料店的老板正光着膀子在乘凉,看到我后用中文喊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吃饭、买单、饺子、你好、再见.......
发现一个男服务员一看到我就冲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帐单,原来午饭他算少我二十比索了,知道我要去冲沙,就在这里死等了我一个多小时。给他钱后,他道歉和感谢了好久,才回饭店去了。
这是我们冲沙的越野车,穿黄T恤那位帅哥就是我们的师傅了。
风是那么大,我的帽子一下子被吹飞了,消失在沙漠里。
幸好戴着墨镜,不然眼睛是一直不能睁开的。
终于,我们上到了一个高坡,车停下来了,师傅从车后备箱拿出滑板,教我们滑沙。

只有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张开双腿,减速全靠双腿的角度。

只是一下,人就到了坡底。

人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师傅再把车开下去接人,不用爬上来了。

只有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张开双腿,减速全靠双腿的角度。

只是一下,人就到了坡底。

人最后变成了一个小黑点,师傅再把车开下去接人,不用爬上来了。
想起了《大漠行》
南山木叶飞下地,北海蓬根乱上天

那颗喝醉了的大树下面,有张石板凳,似乎有仙人曾经来过。
眯上眼睛看时,它就化成了一幅水墨画。
这里令人无由产生一种被遗弃的孤独感,所有回忆都被抽光了,脑子里一片空白,离外面的世界很远很远。
师傅带我们离开那个寂寞的绿洲,在起起伏伏的沙丘又是一阵疯狂地冲锋陷阵,终于又爬到了一个高处。
我们下车后,师傅淡淡地丢下了一句:自由活动半个小时。
说完他人就倒在沙上,舒舒服服地睡起了觉,这个秘鲁帅哥如此享受这片沙漠,所以这沙漠是属于他的。
他说不可能,看日落的话天太黑了。
如果我们自己会开沙地越野车,倒可以自己租一辆去看。
哦,看来,的士司机在这一点上蒙了我们。
但下了越野车后,看到的士司机那个大黑肥佬正老老实实地坐在那儿等接我们回伊卡,就不忍心怪他了。
车上还有他的女儿,小姑娘长得跟他爸一模一样,十年后注定又是一个大黑肥婆了,但一路上,小姑娘非常努力把跟我们讲英语,声音清清甜甜,倒是很可爱。
洗去沙漠的沙尘,我们到旅馆前台打算叫辆车去市中心,但老板娘告诉我们,伊卡是个很安全的城市,可以步行去,走得实在累了,就可以打一辆摩的“嘭嘭”,仅二至三元秘鲁比索。
她是对的,黄昏时候在伊卡路上散步是一件美好的事。
一家学校放学了,中学生嘻嘻哈哈从里面涌出来。
于是,顶着满身的霞光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胡安.鲁尔福在《佩德罗.巴拉莫》那本奇书里写下的话在耳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你走时晚霞将你全身映得通红,半边天都给染成血红色了。你微笑着,将这座村庄抛在身后。我当时就想:‘她不会再回来了,她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无数 摩的“嘭嘭” 在街头呼啸而过。
听说这座城市在2007年遭受过严重的地震毁坏,如今看这热闹的样子感觉已经是恢复过来了。
物美价廉,大块朵颐!
秘鲁人非常会做饭,所以我决定把在秘鲁吃到的所有美食整理成一篇博文,这里就不贴了。
饭后打了一辆摩的“嘭嘭”,一路“嘭嘭”回去了。
沙漠白天是炎热,晚上打开窗户,却有清凉的风从沙漠上吹来,一晚睡得香沉无比。
而明天,则开始秘鲁旅游的另一个重头戏——纳斯卡地画。
前一篇:巴西也有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