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尽头的监狱

分类: 阿根廷 |

先沿着海岸找乌斯怀亚的市博物馆museo territorial

找到了,但博物馆开门时间是下午两点。。。。。。

博物馆后院开着,上面摆着一堆有历史的破铜烂铁,就留下到此一游照吧

沿着海岸继续前行,看那云天一色的海港

一直走到海岸线的尽头,就是乌斯怀亚的海军基地了。
此地不设岗哨,但有大牌子警示:不得擅自进入!

不进就不进,我站在牌子旁边拍拍,也算是游过了。

好了,半个小时竟然把两个节目去掉了。下一个,监狱博物馆。
地图显示在斜坡的上面。

两个军官一脸严肃走了下来,见我举着相机一脸渴求,突然腼腆地笑了,然后摆姿势让我拍照。

到了,这就是乌斯怀亚军事区的标志

走进去后,发现这儿军事区、博物馆和监狱建筑混在了一起,像个迷宫。
终于找到了监狱博物馆的门后,发现人家还有半个小时才开门,便在附近游逛了起来。
发现了两颗金黄色的树。

顺着那两颗树,我绕到了监狱的后面,山上那圈铁网围栏也挡不住阳光照射安第斯雪山的风情

正当我爬上石头站在上面举着相机一通狂拍时,转头突然看出五个形迹可疑的人朝这方向走来。
前面三个有可能是囚犯、垃圾工或是杀手。
后面两个应该是军人。
我看到了前面三个人手中的巨大黑色胶袋。后面两个士兵的冲锋枪。
神啊,这架势太像黑帮电影了!
难道因为我已经无意干下侵犯阿根廷领土的事情,士兵要把我乱枪扫死,后被尸体被装进黑色胶袋里带走吗?

我一动不也不敢动,
两个全身武装士兵则径直走到我们前面,用西语(虽然听不懂,但我猜得着)说:游客不能在这里,请离开。
两个士兵说这些话时,脸上一直在笑,似乎觉得我爬到石头上去照相特别可乐。

我从石头上爬下来时,问他们可不可以留个合影,拿冲锋枪的那个有点动心,犹豫着,没拿的那个摇头说不可以,然后两个人一起笑得更历害了。
两位兵哥估计二十岁出头,又高又帅,一起笑得脸红耳赤,即腼腆又淘气。
可惜不肯让我拍大头照,遗憾啊!
下一步,去乌斯怀亚监狱

第一批被流放到乌斯怀亚的囚犯是乘着“五月一日”号船在1896年到来,他们的到来改变了乌斯怀亚的历史。
当时阿根廷政府为了巩固主权,利用囚犯来搞建设,于是便为这些大批大批到来的囚犯设计了一个阵容豪华的监狱,1902年,这个像只爪子五指张开的国家监狱完工。
这是监狱的指示图。

囚犯当年登陆乌斯怀亚的旧照

监狱的建造工程全由囚犯完成。

监狱只有380个牢房。

被囚禁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城墙里是什么滋味?
但房奴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947年,贝隆总统下令关闭监狱,并把监狱改建成了博物馆,囚犯们的血泪史就成为了观光资料。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苦力

回到监狱就被锁上脚铐。

实体脚铐,看那个吓人的铁球

囚犯的梦,一片蓝天,像鸟一样飞

他用漫长无期的岁月在墙上涂抹出爱人的脸

这位囚犯上演了现实版的《基督山伯爵》,越狱了。

看监的视角

老监狱,里面没有暖气,阴森可怕

囚犯餐厅,现在改成了游客餐厅。

突然听到猫叫声,寻着声音去,在图书馆前找到了它。
是只蓝猫,身体肥壮,声音娇嗲,给它取名为肖申克花

有一个监狱被设成了“囚犯艺术”展厅,这是其中的一间。
不知设计者想表达什么,我感觉到了幽灵再现。

图书室前面的展馆里,可以看到当时传教士救土著的画,这是美化么?

有当年1934年乌斯怀选美小姐的玉照,珠圆玉润

《阿根廷文学史》的作者里卡多·罗哈斯在这里也有一间自己的牢房,但我看了介绍资料没弄清楚这位著名的作家在这里是研究呢,还是坐牢。

阴森压抑的乌斯怀亚监狱外,一只狗正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它正在享受囚犯们的梦想

前一篇:我住过最美的小旅馆
后一篇:在莫雷诺大冰川前停止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