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2010-08-16 22:36:38)
标签:

七夕

情人节

巴西

南美

日本人

东方街

移民

旅游

分类: 巴西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巴西离得中国太遥远了,幸好有圣保罗东方街这个可以缓解思乡病的地方。
  如果是精神上的思乡病,在东方街的大街小巷里可以遇到许多东方脸孔,除去日韩人,就是我们中国人了。
  我曾经在一家小餐馆里和一个台山阿姨用广东话聊了好久天,说话的时候我总觉得恍若隔世,似乎回到了中国。
  如果是身体上的思乡病,那东方街有几家味道正宗的中餐馆,一碗杂酱面或是一碟炒牛河下肚,再来杯二锅头或来瓶王老吉,就“反认他乡是故乡”了。

  图中是东方街除了受中国人喜欢也受巴西人喜欢的荣和面食馆,每次去几乎都要等位。
  吃饭的时候,还常看到巴西人堵在厨房玻璃窗户外观看面点制作过程,当师傅拉面时还会引起阵阵欢呼声.......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一面中国人开的理发店,茶几上还摆着咱们老女老少喜闻乐见的经典精神食粮《知音》。
  耳边响着普通话,眼睛瞅着知音文。
  真是一脚踏进了店里,就像踩在了故土上,亲切得令人想泪奔......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这次东方街给思乡人来了个惊喜。
  
  一个东方的传统节日——仙台七夕祭。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纸彩球挂满了街道上空,彩带迎风飘舞。
  这是日本人的七夕祭。
  但日本风情的色彩仍能缓解中国人的乡愁,是因为日本七夕祭节日源自中国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经过多年演变,变成了今天具有庙会气氛的祭典。
 七夕,已经来了。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正是美好的黄昏时分。
  夕阳返照,七彩的纸带在头上摇曳舞动,
  祝福和祈祷的小卡片缀满了许愿树。
  挤身其中,觉得这铺天盖地的色彩缤纷而迷茫,
  一种恍恍惚惚的节日喜庆感迎面涌来......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翻了几张树上的许愿卡,虽然那文字都是一知半解的葡语,但仍能看懂那都是些美丽的愿望。
  父母家人健康平安。
  希望她能爱我。
  希望病能康复。
  希望梦想成真......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我们常说“人生之不如愿十常八九,可对人言只二三”
  
  那些藏在心底的希望变得如意的不如意,只好留着和神灵们说去了。
  所以猫我决定也要在树上系一张许愿卡,写下那些不可对人言的希望。
  
  于是从鬼子们手中买了一张许愿卡,两巴币一张。
  八元人民币买个祝福,挺划算的。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白色——和平
  绿色——希望
  黄色——金钱
  粉红色——爱情
  蓝色——守护
  红色——激情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我挑了张蓝色的卡片,写下了一个虚无飘渺的梦想,小心翼翼地挂在了树上。
  那小小的蓝色卡片只是万千繁花中的一小朵,心想:这么多愿望,不知道神灵们是否忙得过来?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转身,混入茫茫人海中,
  竟然看到了神灵——下凡来的天使。
  天使在搞街头艺术,
  天使在卖祝福纸条谋生,
  天使在“泪眼问苍天”......
  
  “如果这世界真有神灵存在,为什么还充满了苦痛和不公?”
   ——————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天使旁边是死神。
  夜神之子达纳特斯,披着黑斗蓬,手持镰刀,夜晚行走于人群居地,收割灵魂。
  原来白与黑,神与魔,生与死,一直是相伴相随的。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十字架蓦然出现在彩带飞舞的上空。
  东方的七夕节和教堂在一起,在此刻竟然有一种奇怪的契合。
  在树上系上许愿卡,合手祭拜,
  到教堂里寻找庇护,祈求指引,
  不同的表象,一样的本质。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一个特意为巴西人准备的红绿彩球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巴西特色彩球的下面,是临时搭建的舞台,乐队正在演奏节奏明快的音乐,
  观众中不少人正随着节拍起舞
  一个纯巴西的场景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日式的装饰,巴西的音乐。
  还有日巴合体的七夕节集市,长长的集市绕过自由广场,头和尾分别廷伸了到了两座桥上。
  集市里,有巴西人制造的手工艺品,鲜艳的色彩与天空上的彩带相映成趣。
  
  请留意照片下方这个眼镜男,他正在偷拍我,结果人却先进了我的镜头。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有日本人摆的灯笼摊子。
  但我们清楚,灯笼是日本人从我们中国人那学来的,图上那虎须鬣尾、身长若蛇的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龙。
  只是写着寿字的白灯笼,我们一般只在丧事中用,日本人却用于祈福。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卖围巾的印第安人一家。
  这是我到巴西后第一次看到印第安人。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研究了一下,没弄明白这些小银玲铛是用来干什么的。
  也不明白巴西MM肩带上的“南米神宫”字样又是什么意思。
  回家问了谷歌和百度,他们也不知。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日本人到巴西来,已有一百零二年的历史了。
  
  1822巴西宣告独立后,开始向全球寻求劳动力。
  
  当时日本明治维新后,一大批农民失去了土地,于是便响应了移民号召,日本还专门成立了皇家移民公司。
  日本人最早登陆的地方就是圣保罗的外港桑托斯,时间是1908年,当时客船叫“笠户丸”号,船上载着781名首批日本移民。
  
  移民一般都有日本政府提供的开拓资金,巴西政府为了吸引移民,又在诸多方面提供便利,使得这些初登巴西的日本移民收益颇丰。
  这些日本移民发财的消息传回日本后,让日本真正掀起了移民巴西的热潮。
  从1925年到1941年,十余年间有超过17万日本人移民巴西。
  这种移民潮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
  1959年开始,日本又向巴西移民,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移民越来越少,已经基本接近尾声。
  至此,日本向巴西输出人口接近30万人,这些人经过数代繁衍,其人口总数已达到数百万人。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日本人刚到巴西的时候,主要在圣保罗从事咖啡种植。
  尽管收入颇丰,但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巴西国籍,还要面临种族歧视。
  
  因此日本移民建立了自己的社区,其内部完全保持着从日本社会及文化习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移民的处境开始发生变化。
  移民们从日本带来的农作物种子在巴西试种获得成功,由此从咖啡业拓展到其他的种植业。
  如今,他们基本垄断了巴西的蔬菜和水果种植业。
  直至今天,为巴西都市提供水果和蔬菜的仍旧是日本移民后裔的主要职业之一。
  由此作为跳板,日裔开始在巴西经济界大展身手,控制了巴西许多重要经济部门。
  巴西最大的20家公司中就有一家是日本后裔经营。
  以下内容出自2008年南美侨报。
  日裔後代肯 (KEN YAMAZOTO)說:“我們在巴西的日本移民恐怕要比在本土的日本人更好
  
  的保留了日本的傳統文化。日本本土由於科技的發達,而失去了許多日本的傳統。”
  
  2008年东方街举行了日本移民巴西一百年庆典。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二战后,随着巴西政治气氛的好转,日裔在巴西政界也开始崭露头角。
  他们在议会政治中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
  由于善于拉集团选票,并且具有充足的竞选基金作后盾,日本后裔在巴西的政治舞台频频得势,有不少日裔就跻身于巴西政界和军界。
  例如,上木诚昭在1979-1985年间的军人政府中任采矿和能源部长,而续木清吾也曾担任过卫生部长。
  现任卢拉政府信息部长的也是一名日裔。

    *图上的雕像为丰城秀吉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在资料中得知,
原来19世纪末,巴西政府曾派人来到中国,与清政府商谈移民。
当时巴西政府提出了三项条件:第一,凡愿移往巴西的中国人,必须加入巴西国籍;
第二,愿移往巴西的中国人,必须带家眷同往,单身汉不得移民;
第三,愿移往巴西的中国人,必须是农工为业之人,无业游民不收。

清政府当时虽然开放了国门,但是仍然有着天朝上国的心态,一个遥远的不知道何方神圣的巴西竟然要让中国移民,而且还提出条件。
清朝政府认为有损尊严,便没有答应。

如今想想,如果当时清政府同意了,中国移民涌入巴西。
此刻的东方街会不会是出现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或是面塑、剪纸、彩绣,牛郎织女游行场面?
而到了春节,东方街是否会出现广东人的花市?

   一个身上布满了纹身自由女神发型一身皮甲的外星人下地球打扮的潮流MM走过,一带着儿子的巴西男人拽住她,对她的打扮表示仰慕,与她一起合影。
  我趁机偷拍了他们。
  
  不知神仙们会给这位外星MM配位什么样的牛郎呢?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集市很长,走到尽头,已是华灯初上了。
  华灯初上正是归家的时候。
  抬头看,有三个特别的彩球,上面的星星写着“七”“夕”“祭”。
  便知道这是集市尽头了。
  
  这便是华南麻花猫我2010的怪味七夕节了——混着日本风情和巴西风情,折射着中国文化。
  对着这三个飘舞着的彩球,合起猫爪,祝各位七夕快乐!
圣保罗东方街七夕祭——我的怪味七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