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出没的桑托斯古城
标签:
santos大西洋旅游巴西南美 |
分类: 巴西 |
萨尔瓦多成为了巴西第一个首府。
四十六年以后,1546年,一个名叫布拉斯库巴斯(Bras Cubas)的葡萄贵族把船开到了萨尔瓦多南边的海域的南边,发现了桑托斯。
桑托斯经过建设,成为了巴西最大的港口,以及世界最大的咖啡输出港。
葡萄牙人的侵略史和建造史赋予了桑托斯厚重的沧桑。
这些沧桑,就刻在那些古老建筑和断壁残垣之上,如游魂般飘荡在那默不做声的欧式街道里。
这是我在桑托斯博物馆里拍到的一张旧照,葡萄牙人正在修建桑托斯港口。
在桑托斯市政府广场的前面,停着一班老式导轨电车,五巴币一张票,它便载着游客在桑托斯老城区游荡一圈。

排了一条具有南美人特色的慢悠悠长队,穿着旧时制服的司机姗姗来迟,半个小时后,车终于开了


离开古色古香的市政府大楼,电车如同幽魂一样带着我飘进老城区里。
除电车和铁轨那属于旧时代的摩擦声外,耳边是寂静无声,所有的乘客都靠着车窗安静地张望着外面,一种莫名的气氛令我们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街道两边空无一人


车把人带进了死寂的旧巷里,幻觉随之而来,一双眼睛在黑洞洞的门里朝外张望。

一张张嘴巴在私语着源自十六世纪的秘密——葡萄牙人来了,印第安人被屠杀,血流成河,原始村落被毁,葡萄牙人在这片土地上建造自己风格的屋子,然后法国人来了,西班牙人来了,日本人也来了.......

从十六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来自世界各地的脚在这石板路上踩踏了五个世纪.......

阴沉沉天空下的欧洲建筑让人如走进了英国玄幻电影那诡异的幽灵街道中

门是否会“吱哑”一声打开,一张惨白的脸从里面露出来,礼貌而冷漠地说:“你们吵醒我的主人了!”
话毕,冷风蓦然间从看不到顶的楼梯间吹了过来。

巴西“飞行之父”桑托斯·杜蒙特的雕像。
杜蒙特1873年7月20日出生于巴西马讷吉内斯州的卡班古村。
他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咖啡种植主,杜蒙特是个有追求的花花公子,除了经常衣冠楚楚在巴黎上流社会名媛淑女之间猎艳外,还花了许多时间在研究气囊飞艇和制造摩托飞艇上。1898年,他制造的一艘名叫“巴西” 的气囊飞艇成功地升到了巴黎上空,引起轰动。
在巴西人的心目中,杜蒙特的这次飞行要比莱特兄弟的飞行更具有“人类第一次飞行”的意义。

法院

桑托斯码头的第一个仓库,五百岁了,还在苛廷残喘中


一个多小时后,电车把我们带回了起始站,市政府大楼前。
意犹未尽。
老城区的一幢又一幢古建筑仍在我脑海里游荡着。

在圣保罗城市里,我感觉到更多的是对欧洲文化的模仿和改造,而到桑托斯,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欧洲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的演绎和沉淀。
这个老城里游荡着无数欧洲侵略者们的幽魂,他们把故土的一切在这里复制了一份,而复制的这一份俨然已成为了历史,成为了恒久的文化痕迹。
至于那被消灭的印第安人,他们的文化早被岁月冲散了,连幽魂也消逝了。
阴沉的天,空空的街道,廖落的游客.......
它们是桑托斯老城这幅古画的油灰,描绘了这如同旧梦的画面。

离开之前,仰视了许久桑托斯市政府大楼的执法之神雕像。
这位神仙优雅地斜卧在楼梯上,目光眺望着大西洋的方向,葡萄牙人的故土在海的另一端.......
侵略者和移民们都在这里代代繁衍了五百年,故土早已成为了一个虚空的名词。
而这些永生的神仙们呢,他们对故土的思念是否从未停歇过?
咖啡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殖民者们功不可没。
是他们咖啡带到了世界各地。
1720年,殖民者把咖啡树从从Guyana奎亚那带到了巴西。
从始,咖啡树便在这块插根筷子也会长成大树的沃土上疯长了起来,时至今日,巴西已经拥有39亿7千万棵咖啡树,巴西有27个州,17个州出产咖啡,让巴西成为了咖啡世界的巨头。
而桑托斯港成为了世界是最大的咖啡输出港。
最初,许多殖民者摇身变为咖啡种植园主,奴役黑人为劳力生产咖啡是为了供应欧洲所需,多年前,央视曾经放过一部名叫《女奴》的巴西电视连续剧,讲述就是咖啡种植园里发生的爱情故事。
而如今,咖啡除了是巴西经济的重要来源和巴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外,已演变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
这杯足球图案的咖啡,足于说明咖啡在巴西人的生活里到了一种什么程度的地位。

桑托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输出港口,关于咖啡的各种设施当然少不了。
这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咖啡博物馆(cafeteria do museu)。
咖啡博物馆的前身是桑托斯的咖啡交易所。
旧咖啡交易所!!!
就是欧美电影中,一群头顶礼帽、身着西服的咖啡商各怀鬼胞举手竞标的场所。
这就是桑托斯最吸引我的地方,海滩其他地方有,老城其他地方也有,但殖民者的旧咖啡交易所博物馆,却只有桑托斯才有。
来,时空穿梭一下,回到两百年前。
这些西装革履的男人都是当年的咖啡商,不是演员。
那幢建筑是咖啡交易所,不是布景。
虽然站在最前面这个小个子男人居心叵测的眼神非常戏剧化,但那只是因为对照机相的好奇。
这巨幅旧照就挂在博物馆展厅里,靠近时如同挤身进了旧电影中。

再穿梭回来二十一世纪,今时今日这个变成了景点咖啡博物馆的咖啡交易所
交易所上的女神衣袍因为落满了岁月的灰尘,已经残旧发黑.......

一进咖啡博物馆,就被咖啡的香味撩得魂不守舍。
原来入口处就有一个咖啡馆。
整个桑托斯老城区静寂无人,唯有这个咖啡馆里欢声笑语的。

我本是要点一杯招牌上的足球咖啡,谁知服务员却告诉我因为巴西输了世界杯,所以足球咖啡已经停止供应了。
我只得要了其他图案的咖啡,然后坐下来,慢悠悠地喝了起来。
这个咖啡厅的特色是可以看投影,投影正在放篮球......这是我在巴西的店里第一次看到电视在放篮球,可见巴西输球对贝利故乡的打击要比圣保罗严重得多。

巴西人喜欢在饭后来一小杯咖啡。
所用的杯子都非常小,像咱们中国人的白酒杯,一口就可以干掉。
巴西人一般喜欢喝清咖啡,里面滴几滴代糖。
我开始只习惯于咖啡伴牛奶,但是呆久了,也渐渐开始喜欢上清咖啡了。
因为巴西咖啡入口顺滑,焦味浓郁,且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味,喝着喝着就上瘾了。

咖啡交易大厅。
当年从南美销往欧洲的咖啡价格、数量等等就是这里定下乾坤的。

主席台,油画,昏黄的壁灯

穹顶花窗,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

爬咖啡树的、扫咖啡叶的、铲咖啡子的、犁咖啡地的

装咖啡的、筛咖啡的

烘咖啡的、煮咖啡的
碾咖啡的

吹咖啡的

秤咖啡的

数咖啡钱的帐本

赚咖啡钱的富商们

缝咖啡袋的缝纫机

贮存咖啡的仓库
喝咖啡的各式杯子

管理咖啡买卖的办公室
这就是被剥皮被辗磨被烘烤被买卖被飘洋过海被冲泡被喝被消化被盘算个没完的可怜的香喷喷的咖啡豆......

是他们咖啡带到了世界各地。
1720年,殖民者把咖啡树从从Guyana奎亚那带到了巴西。
从始,咖啡树便在这块插根筷子也会长成大树的沃土上疯长了起来,时至今日,巴西已经拥有39亿7千万棵咖啡树,巴西有27个州,17个州出产咖啡,让巴西成为了咖啡世界的巨头。
而桑托斯港成为了世界是最大的咖啡输出港。
最初,许多殖民者摇身变为咖啡种植园主,奴役黑人为劳力生产咖啡是为了供应欧洲所需,多年前,央视曾经放过一部名叫《女奴》的巴西电视连续剧,讲述就是咖啡种植园里发生的爱情故事。
而如今,咖啡除了是巴西经济的重要来源和巴西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外,已演变成为了一种民族文化。
这杯足球图案的咖啡,足于说明咖啡在巴西人的生活里到了一种什么程度的地位。

这其中最著名的景点就是咖啡博物馆(cafeteria do museu)。
咖啡博物馆的前身是桑托斯的咖啡交易所。
旧咖啡交易所!!!
就是欧美电影中,一群头顶礼帽、身着西服的咖啡商各怀鬼胞举手竞标的场所。
这就是桑托斯最吸引我的地方,海滩其他地方有,老城其他地方也有,但殖民者的旧咖啡交易所博物馆,却只有桑托斯才有。
来,时空穿梭一下,回到两百年前。
这些西装革履的男人都是当年的咖啡商,不是演员。
那幢建筑是咖啡交易所,不是布景。
虽然站在最前面这个小个子男人居心叵测的眼神非常戏剧化,但那只是因为对照机相的好奇。
这巨幅旧照就挂在博物馆展厅里,靠近时如同挤身进了旧电影中。

再穿梭回来二十一世纪,今时今日这个变成了景点咖啡博物馆的咖啡交易所

一进咖啡博物馆,就被咖啡的香味撩得魂不守舍。
原来入口处就有一个咖啡馆。
整个桑托斯老城区静寂无人,唯有这个咖啡馆里欢声笑语的。

我本是要点一杯招牌上的足球咖啡,谁知服务员却告诉我因为巴西输了世界杯,所以足球咖啡已经停止供应了。
我只得要了其他图案的咖啡,然后坐下来,慢悠悠地喝了起来。
这个咖啡厅的特色是可以看投影,投影正在放篮球......这是我在巴西的店里第一次看到电视在放篮球,可见巴西输球对贝利故乡的打击要比圣保罗严重得多。

巴西人喜欢在饭后来一小杯咖啡。
所用的杯子都非常小,像咱们中国人的白酒杯,一口就可以干掉。
巴西人一般喜欢喝清咖啡,里面滴几滴代糖。
我开始只习惯于咖啡伴牛奶,但是呆久了,也渐渐开始喜欢上清咖啡了。
因为巴西咖啡入口顺滑,焦味浓郁,且带着淡淡的青草香味,喝着喝着就上瘾了。

咖啡交易大厅。
当年从南美销往欧洲的咖啡价格、数量等等就是这里定下乾坤的。

主席台,油画,昏黄的壁灯


爬咖啡树的、扫咖啡叶的、铲咖啡子的、犁咖啡地的

装咖啡的、筛咖啡的

烘咖啡的、煮咖啡的
碾咖啡的

吹咖啡的

秤咖啡的


赚咖啡钱的富商们


贮存咖啡的仓库

这就是被剥皮被辗磨被烘烤被买卖被飘洋过海被冲泡被喝被消化被盘算个没完的可怜的香喷喷的咖啡豆......

教堂马路对面,天父正背着海,伸着掌心,对着教堂施法
圣保罗的雕像。
亦称为使徒保罗。
他是上帝挑选的外邦人使徒,也被历史学家公认是对于早期教会发展贡献最大的使徒。
庄严肃穆的教堂,无论你信与不信,进入后都会保持静寂。
那些花都是鲜活的白玫瑰
抹大拉的玛丽亚画像。
她就是传说中用忏悔的眼泪为耶稣洗脚,用密软的黑发来把它们擦干;
在耶稣被钉上十字架行刑的日日夜夜里哀哭祈祷喂他喝水;
耶稣死后她进入停尸的墓穴预备亲自为其用油脂净身,却意外发现耶稣死而复活的那个女人。
拥抱世人的圣父
为世人祈祷的圣母
神圣而华丽的花窗穹顶
2巴币一张的门票,注定了这是一个小小的博物馆。
我喜欢它的阵旧感。
看这鲸骨架
以为是一个老博物馆,但是进去后,却发现内有设置潮流的小乾坤。
整个博物馆底层都是摸拟捕鱼船的结构。
这是驾驶室的入口,必须弯下腰才能进去。
这不是《加勒比海盗》里的那只骷髅猴子和那箱受了诅咒的金币吗?
敢情这是黑珍珠号啊。
有趣。
本来我是没有发现这个底舱的。
因为它的入口十分隐蔽。
但一个巴西小女孩十分热情主动地不断向我招手,把我引到了下面。
这个摆着许多以假乱真塑料鱼的底舱里面,人只能在里面爬行。
小女孩兴高彩烈地邀请我跟她一起在下面爬.......
外国人搞不明白中国人的年龄真是我在国外的最大惊喜——她可能认为我与她年纪相仿,她摸约着是十一二岁左右吧@@
但和她在下面爬了一会儿后,我的老胳膊老腿就暴露了我的年纪——实在太憋屈了!
只得羞愧地落荒而逃了。
从上面透过玻璃往下看,却发现几个巴西少男少女们正悠闲地躺着靠着,静静地享受着这个虚拟的海底世界.......
离开之前,在捕鱼博物馆的一个窗户边上看到了产自中国的美的空调。
继续沿着海边走,下午四点时分,SANTOS的海边集市陆陆续续地摆起来了。
看腻了水晶片风铃,巴西人开始稀罕塑料风铃了
这个集市沿着海一直蔓延,卖的东西跟圣保罗的解放广场周日集市如出一辙,所以我走了一段,便无心再逛下去了。
买了一份巴西经典雪糕"阿萨伊",加了红通通的草莓浆。
坐在海边的长椅上,小口小口地吃。
甜啊.......
日落之前,沿着海边寻找公车站。
路过了一个正在做弥撒的小教堂。
信徒们在里面唱着动听的圣歌,葡语的。
不信教,且圣歌虽然总是那个调调,不知为何听起来却令人动容,心里会涌起希望,感到温暖。
于是便站在外面静静地听了一会儿
终于找到了车站,买了回圣保罗的车票。
向车走过去时,经过的两男一女巴西人像遇到多年熟人似地冲我们大喊大叫。
费劲沟通了半天,才搞明白是让我给他们仨拍张合影。
拍完之后,那个女孩抱了抱我,他们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留下一头雾水的我。
公车离开海边,进入了一条挂满了黄绿布条的小街。
出了小街后,夜色开始降临了。
这时候的气温
细雨中,透过的士车窗,看到两个警察围着一个黑人。
一个小时的间隔,悠闲的旅游城市就变成了罪恶横行的混乱都市。
这便是巴西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