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对比中发现柴窑

(2013-07-06 18:27:36)
标签:

柴窑

五代柴窑

葵口洗

分类: 唐宋五代瓷器

http://s8/bmiddle/657de3c1ge0d4a2964717&690

http://s7/bmiddle/657de3c1ge0d70ff92dd6&690

http://s12/bmiddle/657de3c1ge0d49d84694b&690
    以上3件古时文人喜欢的文房用品"洗".第一件是故宫官窑,第二件是本人的藏品.第三件是台北故宫的汝窑.


http://s3/mw690/657de3c1ge0d4a061a792&690
   故宫博物院官窑洗            我的五代柴窑洗            台北故宫汝窑洗

 

 

     咱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您是宋代皇帝,那嘛您会最喜欢哪一件呢,按照古今审美标准来看,当然以漂亮艳丽的排在前面了,为啥历代帝王与文人都把柴窑排在汝,官,哥,钧,定窑之前,我认为就柴窑与汝窑来比;"柴窑的敲击如磬,而汝窑敲击是木声,说明柴窑胎体坚致,烧结温度比汝窑高,在高倍放大镜下能看出柴窑的釉里面含有红蓝宝石一类矿物质颗粒,釉面平滑,没有汝窑那样的桔皮纹,发出的是宝石一样的明亮光泽,我这件柴窑葵口洗胎壁很薄,加上两面釉才不过1.5毫米左右,所以书中古人描述的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非常准确的,古人能讲出这种话来,他必然是见到了实物,绝不可能是无的放矢.那么将柴窑排在六大名窑之首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关于柴窑瓷胎骨,郭葆昌著《瓷器概说》云:“瓷器胎质,今就传器论之,唐越窑质莹白如玉;邢窑澄泥为范,细白如粉;后周柴窑,纯白而细腻。北宋越窑与唐越窑同”,此说,与发掘出土之残器、碎片基本相符。柴窑有白、灰、黑、黄者。

明李日华撰《六观斋笔记》云:“汝窑用玛瑙为末作釉,当时只供御,绝难得。”御柴窑用玛瑙作釉是周显德年间,到北宋大观年间汝窑贡青瓷,相距四十三年。这种配料釉之技法,自然源于柴窑之匠师所传。

     现在有些专家讲耀州窑就是五代的柴窑,我认为那是大错特错,以耀州窑的一个民窑的制瓷水平,怎么能让颇有文采的宋徽宗看好,而且还要将它排在五大名窑的前面,简直不可思议.现在没有见到的东西不一定就不存在,世界这莫大,有人得了宝贝可能就深藏不露,像元青花50年以前谁都不认,现在不也认了吗.不多说了,欢迎喜欢柴窑的朋友随意评说,各抒己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