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碑

标签:
文化 |
分类: 古玩收藏 |
http://s12/middle/657ddd12ga7512f74707b&690
工具
○白芨水:中药店有出售白芨,使用前熬煮至像胶水一样即可,不要太稀了。一次购买二三两白芨可制成一二瓶大瓶可口可乐塑料瓶装的白芨水。白芨水当天或前一天准备即可,切勿提早储存,以免失去黏性。
○刷子:鬃刷,敲打宣纸,使文字凹入,字迹显现用,毛质软硬适中即可,以免劲力不足或损及宣纸;软毛排刷两把,上白芨水及压平宣纸用;清洁刷一把,用于去除碑面尘埃污垢,毛质硬度务求不损伤碑面。
○拓包:两个。用绸布包棉花,扎紧成蒜形,上端绸布结成手把、下端形成扁圆状,即成拓包,其质应略硬且富弹性者为佳。一个沾墨汁,拓印用;另一个用于调节拓印拓包上墨汁的干湿浓淡程度,均匀墨色。使用多次以后,布面玷污或穿洞,即需清洁或重制;否则拓本上会墨点斑斑。
○墨汁:着色用,可使用松烟墨或现在精制的书画墨汁。在墨汁中加少许香料,可祛除拓片的腥臭味。
○宣纸:纤维长的,厚薄适中,有韧性。纸比所要拓的碑上下左右稍大约一二厘米。
步 骤
上纸
1、拓碑前必须先用水清洁碑面,将碑上苔痕土垢洗刷干净,以免玷污拓本,然后等碑面干燥。如有油污泥封,可用小刀或清洁剂清除,但不可损坏文物。
2、先在碑上刷一层白芨水,必须涂均匀,使拓纸牢牢沾在碑上而不会移位。
3、上纸后用软毛刷(油漆滚筒亦可)刷平,赶走空气使纸与碑面密合,切忌出现褶皱。
敲 打
1、 用鬃刷敲打,使文字凹入,但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拓纸破裂。可在第一张纸上加垫一张干净白纸后敲打。
2、 敲打时力量需均匀,不轻不重,每个字凹入,字迹清晰显现即可,等字全部均匀凹入即完成。
上 墨
1、在上墨之前,宣纸的干湿程度必须适中,纸略呈泛白,方能上墨。过于干燥,碑、纸间容易渗入空气,造成送浮现象,字迹易位;太潮湿,墨渍易渗入碑文之中,拓本字迹模糊不清,失去传真的效果。
2、上墨时左右手各执一拓包,(以惯用手为例)左手拓包沾墨汁,右手拓包均匀左手拓包的墨色,两拓包相互捶打,左手拓包引墨汁至右手拓包,使之墨色均匀,可先在预备纸上试打,看色泽是否均匀。
3、拓纸七八成干时迅速用拓包上下来回渐次密集捶打,不可左右斜打或过分用力,也不可专打一处或东打一下、西打一下,一般上三次墨直至全碑皆上色完毕即可。
4、 第一次上墨时墨汁要干且浅,以后逐次加浓,上墨不宜太浓太潮,以七成干为佳。
取下拓片
1、 取下拓片的最好时机是拓本八至九成干时,因为此时拓片较不易破损且易于取下,若尚潮湿即急于取下,易破裂。
2、 事先预备好报纸,平面放置,自然晾干,若让拓片晒太阳则拓片将出现凹凸不平及发硬的现象。
拓碑的艺术
拓片分类,大致可分三种:一是刻石类,即碑、墓志、造象、经幢等;二是吉金类,即钟鼎、铜镜、古钱等;三是陶土类,即古砖、瓦当、封泥等。拓的过程是:清理原物、上蜡、上纸、捶纸、上墨等几个步骤。这中间既要讲究材料,又要讲求技术手法。
根据清代鲍康《鲍臆园手扎》、陈介祺《■斋传古别录》、《陈■斋笔记》等书记载:
搞各种墨拓,比较起来,拓碑、墓志等,较为容易些,因为它是平面的,上纸、捶打、上墨都容易。拓碑也有困难的地方,那是因为有些碑都散在各地,不少都在山崖上,攀登困难,寻找困难,有时真要披荆斩棘,剔除泥沙,才够拓到。所以前人称为“访碑”。乾嘉时画家兼金石家黄小松写过一本《嵩洛访碑日记》,记录他带拓工到嵩山、龙门等地拓碑的情况,从中很可以看出一些拓碑的甘苦,如有一则道: 二十五日,视工人拓龙门诸刻。山僧古涵精摹拓,亦来助力。僧知伊阙洞顶小龛有开元刻字,猱升而上,得一纸,乃邱悦赞利涉书,向所未见,非此僧莫能致也。 从所记可以看出这一纸小拓片得来的不容易,不是这个和尚身上有功夫,可以猱升而上,一般人哪里办得到呢?又一则记道: ……龙门石洞内,见顶刻大唐永隆等字,圜转巨书。老君洞顶之刻几遍,架木高危,不能拓取,叹息而已。 这就是石刻太高,不能拓取,使得他望石兴叹了。鲁迅先生丁巳(一九一七年)三月十八日记道: 午后往琉璃厂买洛阳龙门题刻全拓一分,大小约一千三百二十枚,直卅三元。 把先生的日记和黄小松的日记对照来看,先生买得这份拓片,是十分便宜的了。 拓碑之外,谈到拓造象、铜器等,就要比拓碑困难了。因为这些都不是平整的东西,原物都是不规则形状,有各种弧度,而且都是阳文。《篮斋传古别录》说:“上纸有极难者,鼎腹为甚,必须使折皱不在字而已,纸不佳则尤易破,纸不可小,须留标目、考释与用印处,纸文宜直用。”除此而外,拓古铜器还要注意土花铜绿等,拓时既要把文字和花纹拓出来,还不能损坏器物铜绿,所以铜器拓时不可上蜡。总之手续复杂,技艺要求很高,没有一点水平的人是弄不来的。
一些内容撷自网络,作者不详。
】坟碑是记载信息的良好载体,经年不坏,对整理族谱工作无疑会带来很大的益处,但因年代久远,总有风化退色等因素,有一些碑文已不能仅由数码相机来完成保护工作,这就需要辅以拓碑。特介绍拓碑方法,以供大家使用。
拓碑所需材料与用途
一、 纸
1.宣纸,即拓本用纸,紧贴碑阳,市售全开大幅者为佳,便利裁剪。
2.棉纸,覆盖湿濡宣纸之上,一作防止捶碑时损及底层宣纸,具有保护作用;二为吸去宣纸上部分水份,以利上墨,可谓一举两得。也以全开大幅者为佳。
3.就实务而言,棉纸的韧性与延展性皆较佳于宣纸,故多采用棉纸。
二、墨
1.着色用,市售现成化学墨汁即可。研墨者又有添加松胶,以防止墨迹沁染。
2.如作朱拓,可用市售广告颜料,加入少许水份,以免过于胶稠。笔者尝拓制数幅朱拓,
在众多墨拓之下,特别显眼、效果尤宏,值得尝试。
三、水
净水,作为洗碑、粘纸、润纸等用途;并予宣纸湿润,增加延展性而耐捶碑时的敲打,
以利宣纸嵌入碑文而不破裂。
四、白芨
增加碑面与纸张之间的粘着力,虽有浓度调制与混匀不易的缺点,但可以快速有力的搅拌(果汁机)而获解决。至于浓度、黏度的比例,则视需要与经验而定,甚难表达。
以上材料均属必要,缺一不可。
拓碑所需工具与用途
一、容器
1.水桶,盛水用,视水源情况与携带方便,来决定水桶数量与大小。
2.喷雾器,盛水或喷水于高大石碑上端,或加强宣纸湿润情况。
二、刷子
1.清洁刷一、二把,用以去除碑面尘埃污垢,也可以用洗衣刷或油漆刷,毛质硬度务求不伤害碑面为要。
2.捶碑刷数把,敲打覆于碑阳与宣纸上的棉纸,敲出碑文痕迹,并吸去宣纸水份。可用猪鬃刷、鞋刷或洗衣刷等,毛质必求软硬适中,以免劲力不足或损及宣纸。而其形式,则依掌握施力方便为宜,有柄亦可,市售植塑料毛洗衣刷最佳。也可依需要自行设计制造,例如以人发扎成或毛笔剪齐,皆可为刷。
3.另备小刷子一把,用于边缘、细部或前述刷子不易敲打的碑文。
三、海绵
1.一作沾水湿润宣纸所用,二为排除碑面与宣纸间的气泡。
2.近年改以油漆滚筒取代海绵的原有功能,更具平整、匀称的效果,并以此为纸张吸干或加湿的利器。
四、墨盘
1.盛墨用,平底广面的碟、盘均行,大小不拘,只要方便端拿即可。
2.盛墨易干,亦可以墨瓶直接倒墨于拓包,省墨而不用墨盘。
五、拓包
1.蘸墨、上墨用,必备大、中、小的拓包数个,以因应各种大、小不同的碑面与其细部处理。
2.良好的拓包才能拓出均匀的墨色,其制作必求严格,方法如下:取织纹纤细而柔韧的布料,裁成所需拓包底面大小三倍的布块,再填入所需拓包大小的棉花团;然后合拢布块、捏紧扎实,上端余布结成手把、下端形成扁圆状,即成拓包;其质应略硬,且富弹性者为上品。
3.今为控制吸墨程度,更在布与棉花团之间增加一层塑料材质(如塑料袋),以为隔绝棉花吸墨而令布面吸墨,以达良好控制墨色。
4.至于拓包大小,全视便于掌握用劲为原则,没有标准尺度。使用多次以后,布面玷污或穿洞,即需清洁或废弃重制;否则拓本遗瑕,墨点斑斑。一般制作同一幅拓片,需要大小两个拓包。
六、胶带
以封箱大片胶带为佳,胶着面既大且牢,方便撕取。有用浆糊者,既不牢固又污染石碑,不足取也。
七、其它
小刀、剪刀、大头针(刺气泡)、梯子、大伞等等。
以上工具亦属必要,但工具是活的,只要能够达到拓本完美,工具可以因应变更,无庸囿于上述,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拓碑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洗碑
将碑上苔痕土垢洗刷干净,以免玷污拓本。如逢油污泥封,尚需使用小刀或清洁剂,但必须注意不可损坏文物。
二、刷白芨
将调好的白芨均匀刷于碑面。
三、上纸
1.裁剪略大于碑阳的纸,平贴,以不产生皱纹为佳。贴时最忌直接贴上,而要由同一方向推行,或由中往两侧舒展,拓本乃得以匀称、平整。
2.大碑应分数段,重迭拓制,较易成功。
3.超出碑阳的宣纸,沿碑侧往后折,环以胶带牢固,避免风渗入;但最好留下一、二侧未胶,以待上水后、视宣纸平贴情形,来拉平或刷去皱纹。
四、上水
以滚筒沾净水,浸湿滚平碑面的宣纸;亦如上纸一般,采同一方向仔细移动,免于触破宣纸,增加皱纹与气泡。然后再以干海绵(或滚筒、油漆刷)轻轻排挤碑、纸间的气泡,或以针刺使其气泄。于是整张宣纸已与石碑完全密合,空气无法流入,这是拓本成功的开始。
五、捶碑与吸干
1.用一或两张棉纸覆于湿宣纸上,然后以刷子轻敲细打,使有字部分的宣纸凹陷于碑文之中。敲打时必先注意碑文、藻饰图案所在,亦由同一方向平均直行,或上下或左右,并加强镂刻部分,才不致于忽略部分碑文而功亏一篑。
2.水往下流,竖碑下方含水份必多,故要费时敲打吸干,甚至再添一张棉纸,增加吸水功能。
3.敲毕,去棉纸,留下宣纸。此际如水份太少,宣纸可能与棉纸同时掀动,可以微湿海绵轻轻地将宣纸按于原处。
六、上墨
1.在上墨之前,需要检视宣纸的干湿程度;必须干湿适中,略呈泛白,方能上墨。过于干燥,碑、纸间容易渗入空气,造成松浮现象,字迹易位;水份仍多,墨渍易泌入碑文之中,形成拓本字迹模糊不清,均失去传真的效果。
2.一切妥当后,始能上墨。先将墨汁注于墨盘中,再以拓包蘸墨少许,并用拓包相互涂抹,务求墨汁均匀分布于拓包面上;然后就干纸先行试拍,检视墨色是否一致与扩散情形。如可行,则快拍纸上,黑底白字立即显像,拓本即是制成。
3.拓本的好坏全视清晰度而定,拓本的清晰度则系于扑墨功夫。墨色的控制特别重要,扑墨时手指紧握拓包布柄,同一方向正面拍纸,触纸即扬,淡墨轻拍、徐徐加深,以匀称清晰为理想。墨色的浓淡,来自一至数遍扑墨,悉如所需。
4.拓包重新蘸墨,亦必涂抹均匀。碑文藻饰亦可部分刻意强调,增进效果。而拓包灵活使用,常有意外之功;例如以小拓包勾划碑额轮廓(通常是龙纹藻饰或较大字体),既免墨迹不小心玷污空白纸面,又能表现凸出鲜明的美感。
七、完成
1.扑墨完毕,检视是否需修润;如无,应立即而小心地取下拓本,避免碑石所含水份渗沁,而令心血功败垂成。
2.拓本取下必须晒干,或以吹风机吹干,以免水份沁染。
3.拓碑的善后处理特别重要,务必清洁碑面,不可污损文物,方是维护古物之道。
4.拓本送裱,大功告成。
以上拓碑方法,可一人或数人施行,端视石碑大小与难易程度;最好两人以上合作,相互支持照应为佳。而方法也可随时突破改良,不必限于上述。
影响拓本制作的因素
一、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与齐全的工具,关系拓本的完美颇大。这是客观因素,可以经验累积、事先准备而渐臻功夫。
二、石碑质地、碑文的凹凸深浅与碑阳的光滑完整,则是主观因素,影响最巨。自然风化、人为损坏,均可导致拓本墨色斑驳不匀,字迹模糊难辨。不过,精湛的拓碑技术多少能够补救,譬如小拓包细部施用、勾划字迹轮廓,既加强拓本效果,也可显出文物受损情况,颇为传神。
三、气候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风常令服贴的宣纸浮动,脱离碑面;雨天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大,即使以伞遮护而拓碑,亦难以吸水除湿;阳光曝晒却又令宣纸速干,不易均匀上墨。故拓碑以室内为佳,室外次之;而临机应变,弹性运用,时有济穷奏效的功效。
】坟碑是记载信息的良好载体,经年不坏,对整理族谱工作无疑会带来很大的益处,但因年代久远,总有风化退色等因素,有一些碑文已不能仅由数码相机来完成保护工作,这就需要辅以拓碑。特介绍拓碑方法,以供大家使用。
拓碑所需材料与用途
一、
1.宣纸,即拓本用纸,紧贴碑阳,市售全开大幅者为佳,便利裁剪。
2.棉纸,覆盖湿濡宣纸之上,一作防止捶碑时损及底层宣纸,具有保护作用;二为吸去宣纸上部分水份,以利上墨,可谓一举两得。也以全开大幅者为佳。
3.就实务而言,棉纸的韧性与延展性皆较佳于宣纸,故多采用棉纸。
二、墨
1.着色用,市售现成化学墨汁即可。研墨者又有添加松胶,以防止墨迹沁染。
2.如作朱拓,可用市售广告颜料,加入少许水份,以免过于胶稠。笔者尝拓制数幅朱拓,
三、水
净水,作为洗碑、粘纸、润纸等用途;并予宣纸湿润,增加延展性而耐捶碑时的敲打,
四、白芨
增加碑面与纸张之间的粘着力,虽有浓度调制与混匀不易的缺点,但可以快速有力的搅拌(果汁机)而获解决。至于浓度、黏度的比例,则视需要与经验而定,甚难表达。
以上材料均属必要,缺一不可。
拓碑所需工具与用途
一、容器
1.水桶,盛水用,视水源情况与携带方便,来决定水桶数量与大小。
2.喷雾器,盛水或喷水于高大石碑上端,或加强宣纸湿润情况。
二、刷子
1.清洁刷一、二把,用以去除碑面尘埃污垢,也可以用洗衣刷或油漆刷,毛质硬度务求不伤害碑面为要。
2.捶碑刷数把,敲打覆于碑阳与宣纸上的棉纸,敲出碑文痕迹,并吸去宣纸水份。可用猪鬃刷、鞋刷或洗衣刷等,毛质必求软硬适中,以免劲力不足或损及宣纸。而其形式,则依掌握施力方便为宜,有柄亦可,市售植塑料毛洗衣刷最佳。也可依需要自行设计制造,例如以人发扎成或毛笔剪齐,皆可为刷。
3.另备小刷子一把,用于边缘、细部或前述刷子不易敲打的碑文。
三、海绵
1.一作沾水湿润宣纸所用,二为排除碑面与宣纸间的气泡。
2.近年改以油漆滚筒取代海绵的原有功能,更具平整、匀称的效果,并以此为纸张吸干或加湿的利器。
四、墨盘
1.盛墨用,平底广面的碟、盘均行,大小不拘,只要方便端拿即可。
2.盛墨易干,亦可以墨瓶直接倒墨于拓包,省墨而不用墨盘。
五、拓包
1.蘸墨、上墨用,必备大、中、小的拓包数个,以因应各种大、小不同的碑面与其细部处理。
2.良好的拓包才能拓出均匀的墨色,其制作必求严格,方法如下:取织纹纤细而柔韧的布料,裁成所需拓包底面大小三倍的布块,再填入所需拓包大小的棉花团;然后合拢布块、捏紧扎实,上端余布结成手把、下端形成扁圆状,即成拓包;其质应略硬,且富弹性者为上品。
3.今为控制吸墨程度,更在布与棉花团之间增加一层塑料材质(如塑料袋),以为隔绝棉花吸墨而令布面吸墨,以达良好控制墨色。
4.至于拓包大小,全视便于掌握用劲为原则,没有标准尺度。使用多次以后,布面玷污或穿洞,即需清洁或废弃重制;否则拓本遗瑕,墨点斑斑。一般制作同一幅拓片,需要大小两个拓包。
六、胶带
以封箱大片胶带为佳,胶着面既大且牢,方便撕取。有用浆糊者,既不牢固又污染石碑,不足取也。
七、其它
以上工具亦属必要,但工具是活的,只要能够达到拓本完美,工具可以因应变更,无庸囿于上述,诚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拓碑步骤与注意事项
一、洗碑
将碑上苔痕土垢洗刷干净,以免玷污拓本。如逢油污泥封,尚需使用小刀或清洁剂,但必须注意不可损坏文物。
二、刷白芨
将调好的白芨均匀刷于碑面。
三、上纸
1.裁剪略大于碑阳的纸,平贴,以不产生皱纹为佳。贴时最忌直接贴上,而要由同一方向推行,或由中往两侧舒展,拓本乃得以匀称、平整。
2.大碑应分数段,重迭拓制,较易成功。
3.超出碑阳的宣纸,沿碑侧往后折,环以胶带牢固,避免风渗入;但最好留下一、二侧未胶,以待上水后、视宣纸平贴情形,来拉平或刷去皱纹。
四、上水
以滚筒沾净水,浸湿滚平碑面的宣纸;亦如上纸一般,采同一方向仔细移动,免于触破宣纸,增加皱纹与气泡。然后再以干海绵(或滚筒、油漆刷)轻轻排挤碑、纸间的气泡,或以针刺使其气泄。于是整张宣纸已与石碑完全密合,空气无法流入,这是拓本成功的开始。
五、捶碑与吸干
1.用一或两张棉纸覆于湿宣纸上,然后以刷子轻敲细打,使有字部分的宣纸凹陷于碑文之中。敲打时必先注意碑文、藻饰图案所在,亦由同一方向平均直行,或上下或左右,并加强镂刻部分,才不致于忽略部分碑文而功亏一篑。
2.水往下流,竖碑下方含水份必多,故要费时敲打吸干,甚至再添一张棉纸,增加吸水功能。
3.敲毕,去棉纸,留下宣纸。此际如水份太少,宣纸可能与棉纸同时掀动,可以微湿海绵轻轻地将宣纸按于原处。
六、上墨
1.在上墨之前,需要检视宣纸的干湿程度;必须干湿适中,略呈泛白,方能上墨。过于干燥,碑、纸间容易渗入空气,造成松浮现象,字迹易位;水份仍多,墨渍易泌入碑文之中,形成拓本字迹模糊不清,均失去传真的效果。
2.一切妥当后,始能上墨。先将墨汁注于墨盘中,再以拓包蘸墨少许,并用拓包相互涂抹,务求墨汁均匀分布于拓包面上;然后就干纸先行试拍,检视墨色是否一致与扩散情形。如可行,则快拍纸上,黑底白字立即显像,拓本即是制成。
3.拓本的好坏全视清晰度而定,拓本的清晰度则系于扑墨功夫。墨色的控制特别重要,扑墨时手指紧握拓包布柄,同一方向正面拍纸,触纸即扬,淡墨轻拍、徐徐加深,以匀称清晰为理想。墨色的浓淡,来自一至数遍扑墨,悉如所需。
4.拓包重新蘸墨,亦必涂抹均匀。碑文藻饰亦可部分刻意强调,增进效果。而拓包灵活使用,常有意外之功;例如以小拓包勾划碑额轮廓(通常是龙纹藻饰或较大字体),既免墨迹不小心玷污空白纸面,又能表现凸出鲜明的美感。
七、完成
1.扑墨完毕,检视是否需修润;如无,应立即而小心地取下拓本,避免碑石所含水份渗沁,而令心血功败垂成。
2.拓本取下必须晒干,或以吹风机吹干,以免水份沁染。
3.拓碑的善后处理特别重要,务必清洁碑面,不可污损文物,方是维护古物之道。
4.拓本送裱,大功告成。
以上拓碑方法,可一人或数人施行,端视石碑大小与难易程度;最好两人以上合作,相互支持照应为佳。而方法也可随时突破改良,不必限于上述。
影响拓本制作的因素
一、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与齐全的工具,关系拓本的完美颇大。这是客观因素,可以经验累积、事先准备而渐臻功夫。
二、石碑质地、碑文的凹凸深浅与碑阳的光滑完整,则是主观因素,影响最巨。自然风化、人为损坏,均可导致拓本墨色斑驳不匀,字迹模糊难辨。不过,精湛的拓碑技术多少能够补救,譬如小拓包细部施用、勾划字迹轮廓,既加强拓本效果,也可显出文物受损情况,颇为传神。
三、气候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风常令服贴的宣纸浮动,脱离碑面;雨天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大,即使以伞遮护而拓碑,亦难以吸水除湿;阳光曝晒却又令宣纸速干,不易均匀上墨。故拓碑以室内为佳,室外次之;而临机应变,弹性运用,时有济穷奏效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