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树花开花落
文/夏汐
苦楝树,也叫苦苓、苦楝、过去在农村人们最喜欢种的就是这种树,因为她的生命力很强。炎炎夏日里叶子被烤得几乎要变焦,仍然纹丝不动,顽强地抵挡着火燎般的阳光 尽管树叶不够宽大、茂密,但是也能独挡一面,她能遮风挡雨,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儿时院子里种了很多苦楝树,每逢夏季的时候她的枝头总是开满了紫色的小花,然后会结出椭圆型,颜色不深,暗霭色的果子,垂挂在那里就像一串串风铃。听大人们说它结果子是带有苦涩味和她的名字一样。苦楝树有一个很凄美的传说:以前有一对恋人,彼此深深的相爱却又无法相守,因无法承受生命中相恋而不能终生厮守的痛苦,他们来到一片不知名的树林里,双双殉情而死。他们死后,林子林紫色的花儿落了一地,像那无名的树泣落一地的泪花。后来人们被他们的真情而感动,就给那些无名的树起名为“苦楝树”,因此苦楝树象征,那种只能相爱不能相守的苦涩爱情,成了不详的象征,千百年来苦楝树和苦涩一直相伴而行。因为苦涩她的果子从来只有结上而落下来最终都没有一个好归宿。
听了苦楝树美丽凄凉的爱情故事,总是让我联想到很多人和事,特别是堂婶的一生,极像这苦楝树。堂婶是我父亲同族的一位堂弟的妻子,她是土生土长的永嘉人,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了堂叔。据说以前堂叔家里很穷,他自小没有父母,后来是家族里的长辈们抚养他成人。因为穷他一直没能娶上老婆,附近一带的人们都知道他是孤儿一贫如洗,因此没有人家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一直到成家立室的年纪, 他还是孤身一人。后来同族的亲戚们,为他谋了一门亲事,女方比他小了足足十多岁,就是后来的堂婶。婶婶老家是永嘉山上的,那个时候我们这里习惯性称永嘉为“山头”,虽然我们这里也是穷乡僻壤,但是对我们而言永嘉远远不如我们,一般村里稍微能娶妻的人们都不愿意娶“山头人”。但是因为叔叔属于特殊原因,他只好接受大家的安排,同族的亲戚们大家相互帮衬,总算娶上了媳妇。新婚的那天,叔叔和婶婶也是第一次见面,婶婶虽然来自“山头”,但是她长相也算让大家满意。那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了婶婶,她看起来最多也不过20岁,甚至没有,一条牛尾辫上扎着一条红彤彤的“丝巾”,瘦的不能再瘦的身体被红色的毛衣紧紧裹住。虽然是冬天,但是她的脸颊上却都是汗,一双大眼睛总是怯怯的看着大家,像只受惊的小兔子,这就是婶婶给我的第一印象,至今的都记得特别清楚。
那个时候叔叔没有住房,他和婶婶住在十多平方的出租房里,这就是他们的新家,厨房、新房、为一体的房子。叔叔因为没有念过多少书,一直在村里给人打散工,今天谁家建房子没有工人了,他去帮忙,明天谁家农活缺人手了,就找他,他们的日子过得及其艰苦。年轻的婶婶也是务农的好帮手,虽说她年纪很小,但是她干农活一点也不马虎,农忙的时候她给人插秧、割稻、再累再苦的活她从来不说抱怨。但是尽管这样,婶婶在村里一直不受人们的欢迎,人们看不起她,总是在背后叫她“山头人”。不管是什么时候她只要路过,背后总是有人指指点点,人们总是觉得她从这么远的地方嫁给一个比她又大很多,家境又这么穷的男人,总觉得她本身有什么问题,经常有人排挤她,因此她在这里的日子并不好过。那个时候婶婶唯一的朋友和亲人只有我的母亲和奶奶,只要有什么事情,婶婶总是会到我家里跟母亲说。年少的我经常看到她在我家里流眼泪,虽然不懂她,但是总觉得她很可怜。后来和婶婶渐渐熟悉了,才知道婶婶的苦楚,婶婶远嫁这里是情非得已。她从小就没有父亲,又是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四个年幼兄弟姐妹,整个家就靠母亲一个人种地支撑着。婶婶从小就很懂事,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没有读过几年书,早早的就把自己嫁到这里来。她的家人一直认为我们这里虽然也是穷地方,但是这里渔民很多,那个时候的渔民生活远远好过农民,因此她的家人认为她嫁到这里一定有好的出路。
但是自从和叔叔结婚后,婶婶的日子过的这么紧巴巴的,婶婶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一直不愿意把这里的真实情况告诉家人。结婚前媒人一直骗她家人说男方家境不错,新房一直没有建好,暂时住在出租房,婚后一定新房住。但是婶婶做门也没想到叔叔竟然这么穷,但是为时已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婶婶心里觉得既然米已成炊,只好接受。叔叔虽然穷,但是对婶婶很好,家里有好吃的好穿的自己都舍不得,都会留个婶婶,婶婶受委屈了,叔叔心里总是比她更难受。特别当婶婶怀上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叔叔什么活都不让婶婶动手,他自己每天白天出去打工,晚上做家务,把婶婶和家里照顾的无微不至。后来婶婶生了个女儿,当叔叔抱着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哭着说自己这辈子值了。或许女儿真的是叔叔的福星,自从有了女儿后,叔叔不再给人打散工了,他借钱跟人做起了“卖机床”的生意。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在他女儿四岁那年,叔叔和婶婶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他们在我家附近建了一间两层的房子,这也是叔叔生命中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家。
搬进新家的第三年,叔叔的第二个孩子出世了,是个男孩子。这个时候叔叔的生意已经做的非常应手了,他经常出差到外地,每次他回来的时候会给家人买很多礼物,经常给我们带上一些糖果什么的。婶婶虽然是山里人,但是她很大方,从来不会吝啬给邻居吃的用的。以前人们对她的排挤也渐渐的消除了,她和叔叔的日子过的非常幸福。母亲经常说婶婶苦尽甘来了,说她的好日子已经开始了。但是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都太过短暂,就在叔叔一家人沉浸在幸福时光的时候,叔叔却突然离开了婶婶。就在叔叔的儿子7岁那年,那天早上婶婶和往常一样,天没亮起来为叔叔准备早餐,婶婶在楼下的厨房里听到楼上叔叔发出奇怪的声音。等婶婶上楼的时候,叔叔已经不省人事了,婶婶哭喊着救命,邻居听到后赶过去叔叔已经断气了。婶婶看着叔叔的尸体死活不相信,求邻居送叔叔去医院,大家看着伤心欲绝的婶婶,最终把叔叔送到了医院,叔叔最终没有留下任何话就离开了她和孩子,那年婶婶刚满30岁。叔叔刚走的那段时间,婶婶整个人像断了魂似得,不吃不喝,每天迷迷糊糊的,两个年幼的孩子都是邻居们照顾着。
过去在农村妇女除了务农做家务基本没有能力出去工作的。自从叔叔走后,婶婶和孩子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叔叔在世前从来不让婶婶操心,生意上的一切经济往来都由自己掌管,叔叔因为脑溢血突然离世,没有任何交代,他的生意就此终结了。婶婶从此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又当爹又当妈,日子越来越艰难,亲戚邻居们都劝她找个好人家嫁了,但是婶婶始终不愿意,她总是说再也找不到比叔叔更好的男人了。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婶婶觉得自己的负担也越来越大,就在菜场谋了一个摊位,做起了活宰鸡鸭生意。要知道菜场的生意是很辛苦的,每天半夜就要起来进货,凌晨就要开市。婶婶自己一个人没有帮手,每天比别人更辛苦,她这边照顾菜场的生意,这边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为了让两个孩子都能读上大学,婶婶每天起早贪黑。女儿考上大学那年,婶婶的生意已经做的非常红火了,生意做的如鱼得水,家里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就在儿子考上大学那年,婶婶经人介绍跟市区一个男的结婚了,对方没有孩子,自己也没房子,就住进了婶婶的家里。本来以为对方人诚实可靠。从此婶婶就能过上了好日子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夜里婶婶和她的丈夫和往常一样去农贸市场进货,丈夫出了车祸,成了高瘫病人,从此生活再也不能自理。
村里总是有人在背后说婶婶是扫把星,谁碰到她都会倒霉,更有人抱怨叔叔要不是娶了婶婶一定还活的好好的。村里的人们一直对婶婶这个“山头人”没有好感,加上婶婶的经历,很多人对婶婶是避而远之,因此在村里婶婶除了我们一家人基本没有什么亲戚朋友。为了避开这些谣言,儿子结婚的时候,婶婶在温州市区给儿子买了一套商品房,从此搬出了村子和儿子儿媳一起住。自从丈夫瘫痪后生活不能自理,婶婶要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孙子她经常不能亲自照顾。为此儿媳经常和儿子吵吵闹闹,只要一吵架儿媳妇就辱骂婶婶,婶婶为了不想给儿子造成困扰,就搬出了自己辛苦一辈子买的房子,和丈夫住进来出租房。所谓祸不单行,孙子四岁那年,婶婶的儿子做生意亏本,把市区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跟婶婶一起挤到了出租房,刚开始一家人还能勉强度日。后来小夫妻经常打打闹闹,最后儿媳干脆扔下丈夫和年幼的儿子一个人出国去了,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从此婶婶的儿子就一蹶不起终日酗酒,一家人就靠着婶婶在菜场这点收入维持。她每天天没亮就出去,菜场一收摊就匆匆忙忙赶回家照顾瘫痪的丈夫和年幼的孙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50刚出头的她看上去像60多岁的人。
奶奶在世的时候,她经常会回老家看我的奶奶,看自己的老房子,每次她来的时候总是给我奶奶母亲带很多食品。每次她和妈妈说起自己丈夫的事情的时候,总是掉眼泪,她觉得生活艰苦她不怕,但是看到自己的丈夫不能行走,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吃饭生活心里特别难受。她一直认为自己是不详的人,一生嫁过两个男人终究都没有好结果。后来奶奶得老年痴呆,她来的更勤了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大包小包来看望奶奶,每次来都会对着奶奶抹眼泪,然后跟奶奶说以前的事情,想唤起奶奶的回忆,但是奶奶始终不记得她是谁。奶奶去世的那天,婶婶哭的特别伤心,奶奶在世时就像她的母亲,她遇到什么事情总是找奶奶商量。现在的婶婶已经是三个孩子的奶奶了,除了菜场的生意外她还要照顾着这几个孙子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
苦楝树的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她苦涩的果子结了又落下,落下又结,日子就这样重复着……婶婶的一生就和这苦楝树一样,她的命运好象苦楝树的名字--饱含太多的苦涩。她更和苦楝树一样坚强、耐劳、顽强,不管风雨雷电她都能为家人遮风挡雨,从来不会因为艰难而退缩。,在风雨中屹立不倒。她这辈子嫁过两次,最终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两个男人都没有让她有所依靠,不能让她享受到女人该有的一切。对于现在瘫痪的丈夫而言,婶婶就是她的避风港,是他的依靠。在他瘫痪多年婶婶对他不离不弃,从来没有抱怨过,一直任劳任怨。不管她是不是不祥之人,她从来没有带给任何人灾难,她只有默默承受着苦涩的果子,默默为家人付出,默默的和生活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