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2/mw690/657d533agd6337d3dbd51&690
有母亲的地方,才有年味
文/冷雨清秋
年,在不经意间在人们的欢聚和声声炮竹中又走远了,转眼又是正月中旬了,人们都从“年”的懒散中恢复了生活常态,该上班的上班了,该上学的上学了,该外出的外出了,该离开的离开了,一切似乎都已经常态,所谓的“年味”也越来越淡化。不禁让人想起了,生活还在继续,拼搏还在延续,生命还在奔走。
如今过年给我感受最多的就是一个字“累”,中国人繁文缛节多,每年的春节都是走亲访友最佳时期,这和我们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文化有关系,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讲究“落叶归根”讲究“一切回归自然”更所谓的“百行孝为先”,因此每年的春节也成了全家团聚的最佳时期,春节更是“吃吃喝喝的”盛期,除了吃好像再也感受不到别的“味道”,由此不得不佩服我们中国人的“吃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啊。
而每年的过年期间,也是母亲最忙碌的时间,这不从腊月开始忙到现在我就没见她消停过。尤其正月期间,新婚妹妹带着妹夫还有婆婆公公特意从上海回来拜年,这是居于上海西安妹夫带着父母第一次拜访温州我的父母,两位老人也是初次来温州,初见父母那感动的场面至今我历历在目,妹夫是独生子,早年因长期在国外留学,回来之后又在上海工作,因此和父母的接触时间很少,那酒席期间,妹夫一个劲的给父母夹菜,一边喊着给岳父岳母夹菜,我不禁想起了,女婿是“半子之说”,很惭愧,我到今天都没有给父母夹过菜,平时我和父母之间的情感也很淡,除了吃饭时间基本和他们都是擦肩而过,母亲每天在家里操劳很多事情,不仅仅在生活上要照顾家人,还有照顾年迈的奶奶,因此奶奶一直居于老家,因此母亲长期两边跑。
而我们这些孩子平时大家都很忙,基本没什么时候去兼顾这些问题,那日看到妹夫对父母的关爱和嘘寒问暖,不禁让我们几人都觉得深有体会。妹夫的父母在酒桌上一直不断的夸妹夫不仅仅学习成绩好,更对大人很关心很体贴,那种幸福和满足的样子让母亲“既感动又羡慕”。我是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是的,我们欠母亲的太多了,直到今日她一直在操劳在为我们奔波。母亲今年已经59了,母亲也已经渐渐老去,头上的白发日益增长,但是我们带给她的依然是操不完的心,和用不尽的力,每逢过节都似乎只有她在为我们准备着东西,也只有在她那里才能体会到节日的氛围。
就拿每年的年夜饭来说,母亲都一个人在哪里辛辛苦苦为我们准备,而她每年的年夜饭都没有好好吃过。我们大家围着桌子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的时候,母亲都是永远一个人在厨房里为我们做这个做那个,年年是如此,这几年我们都叫她别自己做去酒店吃,但是母亲一直说年夜饭就是大家图个热闹和快乐,去了酒店吃完大家就散了,没有年的味道,更没有“年夜饭”的味道,无奈每年拗不过她,只能在家里大家聚在一起吃,而她永远都没有和我们一起吃,这样的场景已经持续很多年了。
我记忆中,在每年的年底母亲特别的忙,首先按照温州人的过年习俗,在年底的时候都要大扫除,而母亲一向很爱干净,因此每年的大扫除她都要亲力亲为,从来不要我们动手,也不找人动手,其次,过年期间母亲都会晒腊肉,鳗鱼干,还要买很多的年货,而我对这些东西是从来没有概念的,因此这些重任都只有母亲一个人承担。
而今年我们家又有了变化,妹妹远嫁西安,和妹夫定居上海,这也是他们婚后的第一个年,因为两家父母都素未谋面,因此选在正月妹夫一家从西安远道而来温州拜访父母。自从妹夫一家来后,母亲那两天更没消停过,整天忙里忙外,因为远道而来,母亲自然是想尽办法让客人能品尝到温州的一些比较有特色的食物,母亲可谓是费尽心思,整整两天母亲都守在厨房,整个厨房也成了她的世界。母亲和中国很多家庭妇女一样,没有太多的追求,她这辈子最大的追求和渴望就是能看到自己的家庭能和和睦睦,生活简简单单,家人平平安安,她更和世界上所有的母亲一样,一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平安”。
有人说,女人的世界在厨房,以前我不赞同这话,但是从母亲身上我真是深有体会到这点,厨房似乎成了母亲唯一的世界,满桌香喷喷的饭菜成了母亲世界里唯一的成就。其实不管是什么时候也好,我们吃的其实也只是一份心情而已,我想也只有母亲为孩子做的事情才是最温暖的。看着母亲忙里忙外,看着满桌香喷喷丰富的菜肴,看着母亲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看着桌上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着母亲精心烹制的饭菜。我不禁想,“有母亲的地方才能有温暖,有母亲的地方才有浓浓的“年味”。
祝福博友们“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