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纪事

标签:
京都应仁之乱第二次世界大战清水道银阁寺杂谈 |
再没有比京都更妩媚的城市。
暮春,有似美人堕泪般的落樱,一地凄艳;浓秋,却是满城枫红的时节,点缀着浅深不一的桂花香氛;到了严冬,更有氤氲的温泉可以偷闲,细雪如雨,肤若凝脂,渐渐地自己也就痴了。
京都是适合一个人欣赏的城市。
http://www.japan-i.jp/chs/explorejapan/kinki/kyoto/d8jk7l00000027xr-img/d8jk7l00000027yb.jpg
精致的房舍,淡雅的色调,配上细雨弱风,完全是惆怅旧欢如梦的最佳感叹地点。在这个城市呆上两个小时,满心尽是无比私秘的个人心绪,如何可以与佳人共享?
时间停止,是非常分明的感觉。陶艺,禅,以及书道,隐藏在现代化城市的表面下,仍然固执地生长着。整个城市以一种古老的韵律有缓慢地进行着:三月的时候,商店里卖着以咸樱花叶包着的樱麻薯,秋高气爽时,可以去看菊花展里的白纸灯笼﹔寒冬时节,新年的钟声响起,神社里满是盛装的和服女子;到了梅花盛开,四季又展开了新的轮回。
不知不觉,整个人就象浦岛太郎生活在龙宫般,完全遗忘了岁月的概念。
一位京都的老妇人感怀地向我悲叹:“如今的庭院,根本失去了过去的风味。我家曾经有一栋漂亮的房子,夏天假山上铺着青苔,一天一地的棣棠花瓣——可惜全都在战争的时候烧毁了!”
我陪着她回味,脑海里幻想着那种老式的日本中庭,真木柱子与池塘,栏干边摆着新罗来的青瓷花瓶,女孩子们穿着青朽色的软外裳,脚下系着浓紫的缚脚裤,随时要走出去看贺茂祭的样子,于是心里也不禁有点唏嘘。
可是突然想起什么,只得惊讶地问:“好象不太对吧,据我记得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京都并没有受到空袭啊!"
“当然没有!”她停顿了一下,一副很不可思议的样子,然后说道:“你以为我记错了么?我说的是应仁之乱啊!那段日子的恐怖生活,现在老人们还常说,真是象堕入了修罗道般!”
惊奇的我实在没有办法接下她的话继续了,应仁之乱可是发生于1467年的!!也许京都经历的城郭沧桑太少,室町幕府时代的战争已经算是最痛苦的记忆了吧!
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自从公元794年作为天皇的都城起,京都已经作了日本千余年的首都,期间没有经过任何大的战乱。所有的人的生活节奏,都仍旧是象停留在一千年前般悠缓。
城市是完全仿照着当时的唐朝长安城所建,棋盘格式的都市方方正正,从一条到九条,间隔成很多小小的町与坊,全部格局千年都没有修改过,连名字也是分外趣致古旧风味:一条大路、寺町通、白川通、今出川通、清水道。
至于小的街巷,统统都唤作某某小路:盐小路、油小路、茶小路、锦小路、花儿小路……从树到花,连开门七件事都齐备,索性就叫做七味小路。沿着这些青石的小路走过去,一时可以看到卖金鱼的小铺子,一时又是某八条内亲王的院宇,非常华丽地沿伸下去,然后就是开着铃兰的紫草地。
有一条路,名字叫做哲学之道,从若野王子神社出发,沿着它可以从法然院到银阁寺。沿道有樱树、有枫,遇有条琵琶湖延伸出来的小溪流,秋天或樱花盛开季节经过,可以看到一座墓,长着乱乱的青草,很败落的样子。然而墓前有块极大的粗石,上面只孤零零刻了个“寂”字。据说此处是某位著名文人的安息之地,想必生前盛极一时,如今只求清幽长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