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戏治疗理论

(2010-04-16 22:54: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情感教育

游戏治疗理论

  

                                                                                                                                       朱晨晨整理

一、   游戏治疗的含义

游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儿童在游戏中体现出来表达某种内在愿望的主动性,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儿童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追求自由的愿望和需要;令一方面,儿童由于身心能力的不足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自主控制的感觉,以达到消除不能真正融入现实世界带来的紧张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游戏使儿童内部心理活动外显化,便于观察自我和澄清问题,探索儿童的相关情绪、防卫机制。

  游戏治疗的产生源于精神分析学派,佛洛依德在心理分析中发现游戏对儿童精神分析的意义。他认为人格结构中本我(Id)所遵循的快乐原则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首要原则。游戏和其他心理事件一样,都受快乐原则的驱使。儿童的游戏中,表现为游戏能够满足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和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得到发泄,游戏是儿童症状的表现,于是他将游戏作为精神分析的内容。随后安娜(Anna Freud)和克莱因(Melanie Klein)在精神分析中使游戏治疗系统化和理论化,承认游戏是儿童自由表达的方式。这些精神分析学家的研究革命性改变了对儿童及儿童问题问题的态度,之后关于游戏治疗的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国际上游戏治疗不仅用于儿童,而且用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不仅用于个体还用于团体的心理咨询。

游戏治疗的突出特点是心理治疗中的应用游戏作为沟通媒介,因此游戏治疗定义为通过游戏手段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进行矫正和治疗。在游戏治疗中,游戏本身不是治疗的目的,而仅仅是治疗的一种手段或方式。游戏治疗强调以游戏作为沟通媒介,凡是运用游戏作为沟通媒介的心理治疗都可称为游戏治疗,由于心理治疗师不同的理论取向,发展出个人中心游戏治疗、认知游戏治疗、格式塔心理治疗、心理动力治疗等不同流派。以个人中心治疗取向的游戏治疗认为孩子才是问题能够真实、完整知道这个私人世界的个体,咨询者应保持放松的心态、保持立场中立,更多的“用我的眼睛听”,完整接纳孩子,营造可令孩子自由表达情绪的环境,在次过程中咨询者不指导,仅跟随。认知——行为治疗取向的游戏治疗认为咨询者应积极介入,有时会扮演“教育者”角色,介入方法有示范、角色扮演等。格式塔治疗取向的游戏治疗强调帮助孩子学会自己做选择,实现自主。心理动力学取向的游戏治疗认为儿童在游戏是自我的运作能解决本我和超我的冲突,于是儿童在游戏中克服自己对世界无法控制的感觉,游戏是一种扮演,特别是当与现实环境分开时,能让儿童的自我屈服于本我和超我的需求,游戏能有效的处理儿童丧失控制感的负面影响。因此,游戏治疗不是某一学派的特有方法,而是任何一种心理治疗中均可使用的工具,它以游戏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中介。

游戏治疗的实施

(一)     主要方法

游戏治疗以游戏作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常常借助某种玩具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解决心理问题,在具体方法和技术上具有特殊性,常有的方法有:

1.     “两间房子”的游戏。孩子所创造的房子通常可以表示对其身体的看法和感觉。房子的结构也可以看做事一个孩子心理状态的表达方。儿童用微型玩具摆出家庭中的事物、人物,体现人物间的作业和关系,把一个没有秩序的环境尽量安排、找出秩序来。尝试在假想的环境中的人际交流。此类游戏长帮助于有失落感、退缩感或被拒绝的孩子。

2.     “沙戏”。沙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我们通常能看到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沙堆上或沙滩上乐此不疲地玩耍,用沙和迷你玩具建造心中的世界。如果在配上一些塑料玩具,那么一个沙堆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游戏场。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沙的世界所形成的意义是一种象征的意义,它所描述的是一个人内在能力系统分配的方式”。在儿童的沙土游戏中,他所构建的沙的世界的布局可以体现内心世界的格局。混乱的内心纠缠的情绪状态下,沙的世界也是一片混乱,没有生气。瑞士荣格心理学派的分析师卡尔夫(Dora Kalff)将其发展成为沙盘游戏。在玩沙的过程中孩子有机会解决心理创伤。儿童玩耍时咨询者不必过多干涉、解说,儿童在玩的过程中能慢慢整理自己的世界,实现内在能力的释放、转换。

3.     水戏。水也是儿童在玩耍中热情、投入的事物。水可以用来做多种游戏,那些有社会性发展问题或注意困难的儿童对于与水有关的游戏特别感兴趣。在玩水的过程中获得的掌握感和成就感,令儿童放松,水也是一种表达攻击的媒介。

4.     泥土和黏土的游戏。随着儿童年龄增加,沙、水、土的功能会逐渐被黏土等其他可塑性的材料所取代。儿童使用粘土通过玩耍投射个性的意义。

5.     乱画游戏,适合儿童有兴趣、愿意画的时候使用。咨询者和儿童一方先在纸上随便画一条曲线,另一方在次基础上画一幅画,并讲一个画的故事,之后双方互换玩游戏的次序。通过游戏儿童投射感受和建立关系。

6.     角色扮演、棋类游戏,适用于学龄儿童,后者有助于获得成就感、竞争感和自我价值。

(二)     咨询者的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游戏治疗是一种态度的同化。依靠咨询者态度的传递,接受治疗的儿童可获得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并在游戏情境中自有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潜移默化 地接受咨询者或矫治。下述三种态度对游戏治疗过程最为重要。

信心、接纳和尊重。三者在治疗过程中缺一不可。信心是最普通的一种态度,接纳和尊重较为具体。三者态度有机结合,构成了良好的治疗关系。在游戏治疗中若缺少这种基本的态度,是很难达到其预期结果的。

(三)     游戏治疗的过程

情绪困扰儿童的游戏治疗师按照负情绪泛化——正负向情绪具体化——正负向情绪分化并与实际情境吻合这样四个阶段向前发展的。当然,并非所有的治疗过程都有这样明确的阶段划分,有时阶段和阶段之间存在部分重叠;此外,治疗过程不会自主产生于游戏情境中,它以来于咨询者的态度、引导和功力。

(四)     游戏治疗的实施原则

阿科斯莱恩(Axline)认为,游戏治疗必须遵循下列8项才能取得成功:

1.        尽早与儿童建立友善的关系

2.        接受儿童真实的一面

3.        使儿童获得宽容的感觉

4.        识别儿童的反应线索

5.        保持对儿童尊重的态度

6.        不干涉,让儿童做引领者,启发儿童自觉领悟

7.        不去强求治疗进程

8.        制定必要的游戏规则

四.关于游戏治疗理论的评价

由于儿童本身缺少成年人心理咨询中的很重要的因素:对心理不适的觉知;主动求助的愿望;希望咨询的动机。儿童不会主动去寻求治疗,不会觉得痛苦也不会察觉自己的问题,孩子的问题带给他周围的环境和他周围的人的困扰比带给他自己的要多。

游戏治疗开辟了一条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游戏的自我表达特性,它表露儿童的情感,起到释放和宣泄的作用,同时,心理治疗师借助游戏为中介与儿童沟通,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这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两大难题——如何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如何使儿童主动参与到心理治疗中来?

  游戏治疗理论也有自身的不足。对于以人为中心理论指导下的游戏治疗时间的突出问题是,强调自然观察、儿童带路,对咨询者技能技巧的主动发挥重视不够,这样就势必使得治疗过程拉长。给人以缓慢、效率低的厌烦感。其次,强调儿童的顿悟和自知,这对理解力强的儿童固然有效,但对那些理解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就有困难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更多的儿童积极参与和接受游戏治疗。随着多种治疗取向趋于整合化,较为有效的解决了游戏治疗的上述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