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点不想写了,因为几天过去,突然有这样一种感觉,李章洙也许很快就会被球迷淡忘,只是一种感觉。现在,北京球迷更为关心的还是国安队换帅之后能否真的夺冠。
还是继续说一下老李的战术吧。有一个例子我觉得挺好玩,本赛季国安客场打山东,赛前我进去了国安队的休息室。一开始休息室里空空如也,往里走了几步,突然看到老李西装革履的从里间出来了。我问,怎么就剩你一个人了?老李的回答让我差点没晕倒:“我留在这里看东西,怕有人进来把东西偷走。”然后我又问,哦,那是说国安对阵山东的战术都安排完了。老李的回答同样有点不着调,他说:哎呀,什么战术,没有战术!
有时候,我觉得老李的排兵布阵真的没有战术。
在我印象中,老李基本都是靠着固定的阵容和每个不同的对手硬碰硬的去打。不管对手是谁,就拿客场和山东这场球来说,依旧是靠着队员们落后时不放弃,在前场猛冲猛打,偶尔打顺了创造出机会,然后凭借球员的个人能力将比分扳平,真的,很多场次都是这样。然后继续依靠着体能在场上拼搏,然后在领先,或者打不开局面,或者落后等各种情况下,会在比赛结束还有10几分钟的情况下,派上小格等人再去冲一冲,或者看到谁伤了,再在相应的位置上换人,基本看不到针对场上形势,对手漏洞的针对性换人,很少。
2007年,老李来到国安,在体能上给国安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那个时候,中超各队体能状况普遍半斤对八两,而韩国式的训练一来,国安马上就在这方面占据了上风。各支球队很不适应,但是光靠体能拼抢,以及中前场的就地反抢紧逼战术,面对龟缩防守,然后国安队员能力又不明显突出的情况下,李章洙的指挥开始无能为力。他必须有能力突出的球员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战术意图。
提亚戈来了,这个巴西大个子可以保证李章洙的高中锋战术,小马丁的边路突击也非常的好使,再加上体能,国安队好成绩不是偶然的。但是在争夺冠军的最后一哆嗦上,李章洙仍显得粗糙。这一点被战术研究上更为细致的高洪波占了便宜,所以说,长春亚泰夺冠绝不是偶然,从教练层面上看,长春亚泰更有优势。
2008年我们不说,基本是2007年的延续,但是各队开始对于李章洙的战术更为了解。一切隐患终于在2009年开始爆发。
隐患一,教练还是李章洙,但是他要求的人员配备却不如以前,可以说不如2007年了。当然我们是按照451阵型来说的。高中锋,等于没有,只来了大格和小格。他俩谁都不是高中锋的料。左边锋,小格可以打,马丁也可以打,右路有小闯。但是这个配合显然不如前两年小马丁和小闯的两个边路犀利,两人当时还可以左右互换。只有后腰的马季奇不错,但马季奇真的是急需的人选吗。现在我感觉国安最不缺的就是后腰,如果没有马季奇,还有黄博文、杨昊,这两人的能力不用说了,还有隋东亮,谁说东亮上场后就不行呢,每次替补上场都不是表现的不错嘛。后卫线,走了布尔卡,来了保罗,唉,不说了,一把眼泪。
隐患二,老李的执教思路没变,在执教两年后,各队基本都开始了解和研究国安队了,但老李依旧没有变化,还是强化体能,还是451。没有451的合适的人选,就用现有的人员硬往451
隐患三,中国 本土教练再差也不是傻子,他们已经研究透了老李的这一套。所以在打客场的时候,国安队会变得格外艰难。碰到裴恩才这样的本土优秀教练,赢球简直是非常困难。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国安之前打过的所有比赛,得出一个结论,国安怕的是对手的防守,怕的是对手的有针对性的战术,怕的是自己后防出错,让对手先进球。唯一不怕的就是对手和自己打对攻。
第一场主场打重庆,对手个人能力应该是不如国安球员,但是球队战术对头,要不是裁判漏判,说不清重庆就会赢下了。对手没趁机领先,国安队再一猛攻,最后赢球很正常,但已经不令人信服。
第二场长沙金德干脆就玩起了牛皮糖战术,我进不了,你也别想进,结果国安面对铁桶阵就是赢不下来。杜文辉又把门前球踢飞,运气再差点。不赢,很正常。
第三场,不输就不错了。江苏队主教练裴恩才战术非常有针对性,在顶住国安的同时,靠速度奇快的外援前锋打国安的两边防守漏洞。
打过这三场,国安队本赛季的基调就定下了,除了客场打成都,是因为对手实力弱,战术不当输掉外,国安干净利落拿下的比赛只有三场,分别是客场6比2长春,主场3比1深圳,主场3比0青岛。请注意,这三个对手都在比赛中选择了和国安打对攻,再加上自身状态不佳,都被国安抓住机会取得大胜。能在和对手对攻中进球,体能充沛是那时国安唯一的两个优势。
1比0天津,在主场强大气势下,靠着外援乔尔的神来之笔,赢下来也很正常。但是打大连就比较费劲,还是靠着最后的一口气和路姜的运气进球赢下来的。到了后来,国安赢球基本很难。
联赛下半程,国安只在主场大胜了长沙金德,但是注意的是,陶伟用任意球首开纪录,这是个人能力,不是战术安排。这样打乱了长沙的战略部署,赢球很自然。
剩下的比赛中,各队基本全吃准了国安队战术单调,缺少针对性措施的弱点。让国安队变得一筹莫展。而在这其中,国安队的体能也开始捣乱。
联赛间歇期,其实时间并不长。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老李在香河开始更加的狂练体能,在训练中依旧是让队员快速出球,快速逼抢。这段时间有俱乐部夺冠的压力,老李的确开始着急,但是队员却受不了了。
这段时间不比2007年的间歇期,那段间歇期时间更长,队员们有时间调整比赛前的状态,再加上俱乐部支持,队员们都服从了李章洙狂练体能的安排。再加上提亚戈的加入,战术得到贯彻,国安队下半程取得好成绩不奇怪。
但是今年间歇期,队员们就已经感觉到老李没有新东西了。不管对谁,都是体能,都是逼抢,而且间歇期体能练得太厉害了,练得过劲很可能会带来副作用,但老李依旧坚持。
训练场上,队员挥汗如雨,疲惫不堪。连外援乔尔都说自己头晕,队员们的不满开始逐渐写在了脸上。矛盾一点一点在激化。
训练后我问李章洙,这样练下去队员承受不了,伤了怎么办,老李的回答依旧固执:我就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接受不了。如果我这样练的话,他们还踢不好,那我也没办法了。
说实话,我听完后,很担心。
老李的训练内容一般是,队员先慢跑,抻拉。然后分成几对,进行抢圈训练。最后再进行分组对抗。后两项都要求快,再快,中间间隔只有几秒。此外再分成两队,进行真刀真枪的实战练习。期间没有任意球的专门配合训练,也没有角球的配合训练。据说国安队的大巴司机都知道老李的训练次序:哎,这个完了,下一个该练XX了。说的倍儿准!
这么下去,联赛开始打不好怎么办,果然,不幸的是,恶果开始出现了,从那时的比赛打到现在,基本都是恶果的延续,队员受伤也开始增多。大运动量训练难辞其咎。
老李终于走到了下课的边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