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表扬的危害
(2015-01-17 08:39:32)
标签:
育儿 |
一、过度表扬让孩子盲目自大,难以发挥行为导向的作用,还容易让孩子听不进合理的批评
幼小的孩子,自我评价尚处于“依从性”时期,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以成人特别是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的评价为转移的,成人说她漂亮,她就认为自己漂亮,成人说她聪明,她就认为自己聪明。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成人经常用“你真棒”“你真聪明”之类空洞、甚至不切实际的语言表扬孩子,不仅很难让孩子明白自己到底因为什么行为、品质等受到了表扬,难以明确努力的方向,令表扬无法发挥引导成长的作用。而且久而久之,还容易让孩子获得一种自我意识:我是最好的,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一旦孩子带着这样的自我意识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在不可避免地受到批评时,就可能听不进去或者反应过激,我接触的咨询案例中,就不乏因为在幼儿园被老师批评而拒绝入园的孩子!
二、过度表扬让孩子过于依赖外界的认同,向好行为的动机外化
如果孩子一有什么好的动静就用表扬大力“伺候”,甚至不厌其烦,稍有风吹草动就表扬,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有一个家长,可谓把这种表扬用到了“极致”,孩子看到一个小狗,指着小狗说“小狗”,家长就非常夸张地说“哎呀,宝贝,你说的太对了!”过了一会儿,又看到一个小猫说“小猫”,家长又热情洋溢地说“哎呀,宝贝,你真是太聪明了,连小猫都认识了!”…..跟他们同行了不到五分钟,听到她对孩子的表扬声不绝于耳,其实孩子早就认识小狗小猫了!
不难想象,被这样的表扬“喂大”的孩子,将会如何将表扬视为生活的常态,一旦孩子做出任何他认为好的行为后,都习惯性地期待表扬的结果。可想而知,一旦孩子离开家庭走向社会,出现什么“好”行为没人表扬时,他还有没有动力将这个行为进行下去。其实,对于这类“表扬成瘾”的孩子来说,停止好行为还算相对较轻的负面结果,更严重的结果还可能是,在一个没有多少表扬的环境里,他原有的那种“表扬常在”的秩序感将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很容易产生焦虑不安、自我怀疑等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