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投掷技术力学原理
(2011-12-28 08:33:33)
标签:
鏉傝皥 |
(一)投掷技术力学原理
投掷项目是通过人体的运动将器械掷出,器械的抛出近似物体斜抛运动,因此,常依据物理学中的力学、空气动力学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些理论对投掷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用这些理论指导运动实践。
由于公式中重力加速度(g)是一个常数,所以器械飞行的距离(S)主要取决于器械出手时的初速度(Vo)和出手角度(a)。但是,上述物体抛射公式是物理学在真空中实验得出的,物体的发射点和落地点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而投掷项目的器械出手点和落地点都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也不是在真空里,因此,投掷的远度除取决于器械出手的初速度和出手角度之外,还要受到气流和出手高度的影响。
投掷项目中的铅球和链球,由于它们的重量较大,体积较小,且成球形,器械在空中运行时空气对它们的影响不大,所以一般情况下可以不考虑气流对它们的影响。而标枪和铁饼的形状易受空气气流的影响,因此,气流是影响标枪和铁饼投掷远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
影响投掷远度的因素有多种
1.器械出手速度
从物体斜抛运动的公式中可以得知,如果抛射角度不变,初速度Vo越大,远度S就越远。远度的增加是随器械出手速度的平方值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运动实践中,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都是围绕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器械出手速度来进行的。投掷器械时,人体肌肉用力必须在器械合理的运行方向上作用于器械,同时,使力作用的距离长、时间短,才能提高器械出手的初速度。
2.器械出手角度
田径运动投掷项目器械出手点高,落地点低,出手点和落地点之间的连线与地面水平线的夹角通常称为地斜角
由于地斜角的影响,投掷项目的出手角度不是45度,而是小于45度。目前的研究和分析认为,除掷链球的出手角度略大于40度外,其他投掷项目的出手角度约在30--40度之间。有的研究认为,投掷项目的出手角度有减小的趋势,以利于提高出手的速度。
3.器械出手高度
器械的出手高度与人体的身高、臂长和最后用力的动作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手点越高,投掷距离越远。但因人体条件的限定,出手高度对器械飞行的距离产生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出手高度。
4.器械在空中的姿态和气流的影响
标枪和铁饼在空中要受到气流的影响,顺风和逆风都会影响器械飞行的距离。在器械出手的一刹那间,可以形成三个角度
投掷器械在空中飞行时,空气对器械一方面产生阻力,另一方面也产生一定的升力。阻力和升力的大小与投掷出手角、器械仰角、冲击角以及出手速度、器械的自转速度有关,同时,还要受风向、风速和器械本身的结构、材质等的影响。因此,在投掷运动实践中,根据上述因素有效地控制好器械的投掷角度,合理地利用升力,减少阻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风速不大时,顺风投掷,应适当增大出手角度,逆风时应适当减小出手角度。
此外,在投掷器械出手冲击角度为零时,称为零冲击角,冲击角度小于出手角度时称为负冲击角,大于出手角度时称为正冲击角。目前一些研究认为,在零冲击角至负冲击角5度左右时,有利于人体的作用力作用在器械上 。
二、投掷项目共同的技术特点
投掷项目的完整技术都是由握持器械、准备助跑、助跑或预先加速、最后用力和器械出手后的维持身体平衡等几个不可分割的技术阶段组成。虽然各项目的各个技术阶段动作形式各有不同,但是总的要求是一样的。
(一)握持器械
(二)投掷项目的预先加速
投掷项目技术通过预先加速,使器械获得一定的速度进入投掷阶段,以便最后用力的加速用力。一般情况下,各投掷项目的预先加速形式都有所不同。掷标枪的预先加速形式称为助跑(包括直线持枪助跑和交叉投掷步),推铅球的预先加速形式称为滑步或旋转,掷铁饼和掷链球的预先加速形式称为旋转。无论何种形式的预先加速,都应该做到:
(三)最后用力前的准备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