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以前也得过一回倒数第二,高中,高二吧,数学37分,全班倒数第二,这个37分,除了成为梦魇,也成为动力,后来自己找了本数学练习册,专心做完,高考,数学91,过关了。
这回这倒数第二是怎么回事?
雷叔是二医院科教处长,相比起老贾,我更怕雷叔一些,在实习期间的时候,好像就因为迟到吧,被雷叔臭骂了一顿,所以今儿雷叔郑重其事在饭点告儿我,说等吃饭结束之后,要批评我,还要让老贾知道,让我咯噔一下,谁又告我了又?
呼吸科?除了主任曾叔我就没带教老师,曾叔每天看我脸都快笑烂了,应该不会告我。
消化科?我的带教钰姐?那百分百不可能,天天儿钰姐叫我名儿的时候,全叫我小名,还开车送我下班,还叫我去她家吃饭,能告我?哎呀死了,可能性最大的是消化科主任陈叔了,哎呀哎呀死了,可他在出差啊,我也没什么事儿犯他手上啊,最多个迟到,能告我什么事啊?
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是自己吓自己。
最终,饭局结束,雷叔公布谜底,居然是我最想不到的人-我的学生!
其实也不是告,就是一个测评,全院带教老师大测评,我倒数第二,原因是我的学生们给我打的带教平均分得了倒数第二。
其实,这个事情,也真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自我剖析,我比起他们实习生,也就最多从理论学习,多到临床待了两个月,就得不仅自己学习知识,还得传授他们知识,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内容涉及定位,虽然当时在呼吸科,自己的定位摆正了,是一个医生了,可在师生身份上,从来认定自己是一个学生,因此,当学生们叫我刘老师的时候,我统一让他们叫的是师姐。
自己在做学生的时候,很喜欢军区总医院连总的那套带教方法,见习-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医生,实习-学习如何像一名医生。所以我对待学生的要求,也和连总差不多,要求他们自己问诊、自己查体、自己完成大病历,因为这些事情,我在实习的时候,就已经能圆满的完成了,他们跟我一样,所以我认为他们也能完成,所以,在认知上,更多的是把他们当成我的同事而非学生。
细细一想,也许自己真的存在问题,就是在传授知识方面,你要我讲理论,好,我能背书,学生们有的也喜欢背书型老师,我自己还是实习生的时候,就以背书形式,在内分泌科对着众实习生讲糖尿病并发症这一章讲了四十分钟,但是,有部分学生,则更喜欢听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临床经验,这点是我的致命弱点,因为我也刚刚从学校毕业,也只比他们多两个月的实习期。
从客观上看,当时在呼吸科,上午一查房就是一上午,查完房改完医嘱,已经饥肠辘辘,没心情讲,下午有时候又不上班,而每个夜班的晚上,又是办理大量出院的时间,所以真的很难见缝插针,再回头看,我自己也问过他们,是否愿意听我讲讲如何写论文?有学生摇了头,回答我的是:“我们本科教学大纲没要求。"
迷茫了,现在没带学生了,但有一天还会带学生,希望,那时候我的带教测评,能像我的高中数学一样,成为一个奇迹。
http://fmn.rrfmn.com/fmn058/20111128/2130/b_large_8XX8_2a420001789a125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