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经外科后住院总时代(5)

(2011-03-23 22:51:41)
标签:

神经外科

医生

医嘱

诊断

健康

      现在是三处上班,三处身份,三处的不同心境,综合科我是实习生,四分院我是试用员工,而只有神经外科,才和陶老师等人亦师亦友。

      前两者,无话可写,无话可说,综合科依旧是无穷无尽的病程,不说也罢,在那里,只感觉自己是一台写病程的机器,四分院,把一部分门诊任务交给了我,病人较少,基本上,一天下来,也就一两个病人,少,我看书的时间多,而只有神外,才是继续学着基础东西的地方。

      最近一次的在神经外科,是在三天前,没上手术,陶老师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给我及另一个同学,讲了一些当医生的秘籍,也就是如何处理突发医疗事故,怎么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的本事,所谓秘籍,也就是不能说,不能写的,不然看到这篇日志的一些朋友,又该骂万恶的医生了。

      除了不能说的,还和陶老师及那位同学聊了很多,其实咱们的实习分这么几个层次:

     1.就是我目前在综合科的状态,跑腿工,打杂工,递文件,送报纸,帮老师拿病历,这不叫实习,这叫傻瓜,可就是傻瓜,也得继续去当,四个周的时间,浪费的我心痛;

     2.独立完成大病历及各大治疗文书的书写,这是我还在神经外科时候的状态,不管内科外科,这是当医生的基础;

    3.独立下完整医嘱及针对老师的诊断,提出自己的修正诊断,这是我神经外科后住院总的状态,也是我目前的状态,稍后细说,怎么做到不漏项。

    4.独立进行医患沟通,也是我目前的状态,我自己沟通过,但总体觉得不理想,还有窍门,陶老师倒是总结了一句话,抓病人心理。

    5.不仅自己处理上述各项,还同时带实习同学,告诉他们该怎么做,我目前只带过一回问诊查体,也是在神经外科后住院总时期。

   下医嘱及修正诊断,以前下医嘱,纯属靠背,老师对于一个病人,怎么下的医嘱,我背下来,然后下一个类似病人,我也这么下,但是此种方式的坏处,就是时间久了,就要遗忘,而且不一定正确,而修正诊断,自己更是无所触及过,也是一个偷懒思想,没把位置摆正的思想,老觉得自己是实习生,没去思考老师的诊断是否全面,后来听陶老师说了以下方法,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下医嘱,分病人刚入院时和初步检查处理后,对于刚入院病人,主要的医嘱是检查类医嘱,除了检查,也别忘记,给病人用上一些“无伤大雅”的药,让病人及家属感觉你在处理病人,在治疗他们,而不是光开一些无所谓的检查,此类医嘱,要求十分钟内完成。(针对此部分的练习,可以多翻看同一病种,不同老师的医嘱,取长补短,就是自己)

     初步检查后,也就能做出一些初步诊断(如何诊断后说),根据诊断内容,从九大系统,进行医嘱下达,这九大系统,不是按照我们平时背诵的那样,而应该这样考虑(以脑外伤为例):

     头(神经、五官、循环、呼吸): 治疗(止血、促醒、营养神经、脱水等)、监测(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益口口腔护理等)、预防(抗感染)

    躯体(消化、运动): 治疗(抑酸剂/制动)、监测(末梢循环等)、预防(压疮,翻身等)

   其他(皮肤、黏膜、血液、内分泌、生殖): 治疗(补充血容量等)、监测(每隔多少天复查血常规等)、预防(保留导尿、会阴护理等)

   基本按照这个思路来,就不会漏项。

   诊断,主要是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直接可得出的结论

   待诊

   实验室检查

   器械检查

   会诊结果

  从这几方面考虑后,下初步诊断,然后根据每日患者最新检查结果及查体结果,进行诊断修正,在交出院病历之前,通翻一遍病历,查找漏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