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神经外科后住院总时代(1)

(2011-03-03 22:00:20)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神经外科

健康

      中午,躺综合内科办公室补觉,结果接陶老师电话,说有一个局麻的双侧额颞区硬膜下钻孔引流术,问我愿不愿做。一听,来了精神,觉也不睡了,从南岸冲回了总院。

      先去看了看我第一回主刀的那个病人情况,好转期,CT上显示血肿也没多少了,高兴,他的小孙孙还抓了把糖给我吃,特高兴.

      和陶老师碰了头,他先去整理手术同意书,我则先去看看病人,其实病人情况还可以,一个月前的车祸伤,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主要位于额顶颞区,和我主刀的第一台类似,不过这个是双侧的,神志清晰,只是精神差了点,既往也体健,双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都正常,四肢活动也正常,神经系统查体也未见异常体征。

      把病史一问,回了办公室,打开电脑,再翻看前些阵子整理的钻孔引流的笔记,回忆了下步骤和细节问题,家属一签同意书,拉上手术室。(抱歉,时间仓促,未有照片)

      在电梯里头的时候,就切开这一个步骤,再次请教了陶老师,我觉得我每次下刀之后,都不能直接拉穿,拉到骨膜下,而我明明用了力,也感觉底下是骨头了,陶老师说是由于进刀的时候,应该刀尖进刀,再拉平行线,容易到达想要的解剖位置。

      消毒铺巾等略去不说,划线取的是双侧顶极脊下1cm,为钻孔点,然后沿钻孔点拉线,共长约4~5cm。

       我左侧进刀的时候,还比较顺利,而右侧,则让我惊魂一把,由于怕下不到骨膜,用力稍大,结果没把握住,直接导致切口又延长了2cm,我的个神,幸好不是硬脑膜。我现在也真正体会到,只有别人主刀的手术,才是小手术,长长吐了两口气,继续。

      ( 分离骨膜技巧:可以用手术刀下刀后,进行左右的一个稍微调整,而不要因为没达到骨膜下,而反复下刀。)

        除此之外,颅骨钻孔上回,由于力气小了,没钻通,而且颅骨钻在我钻动手柄的时候,老东跑西跑,后来想想也不是力气的问题,可能是没有垂直于颅骨面的原因,导致受力不均,今天复又尝试,成功。

         其余细节上回自己把握了,这回也基本把握了,只是由于前面切开的时候惊魂一把的原因,在切开硬脑膜的时候,手稍微有点抖,其实说是切,其实是拿手术刀慢慢磨,一层一层切,切少了可以补,切多了补不了。

      容易忽视的细节:⒈管子安好之后,往骨孔里面记得填充明胶海绵,防止外面的血进去;⒉引流袋一定要放患者耳朵旁边,免得引起低颅压头痛。

     手术结束后,将今日所做之事,向干爸汇报,干爸将我又去神经外科的事情,取了一个新词概括,叫:后实习行为.他很支持.

       在综合内科,我是实习生,但神经外科不是,所以还是叫后住院总时代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