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日子没写实习小结了,不是懒,是实在是有些忙。
每天交接班前,何院长就会提一些问,没回答上的,叫你下去翻书或者上网查资料,第二天交接班前考核,车轮战术,所以着就这样了,不过理论知识,有大幅提高。
这几日,做了两台甲状腺,两台乳腺手术,何院长有时上,有时在一旁观摩,自己总的来说,一助的机会,明显比胃肠多了不少,也算幸福的事吧,感觉路径自己都熟悉了,做着手术,每做完一个步骤,自己还能冲器械吆喝上一两嗓子,请她们递器械,主要就是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双手配合问题,以及我这左手仍然打不开止血钳的问题,比较麻烦,只能多拿着钳子耍着练。
回忆一下,先说昨天帅叔带着我给病人做骨穿的事情吧,骨穿在军总的时候,由于是会诊,加上是呼吸科,压根没亲眼见过,所以第一回看,以及第一回做,都落到了二医院肿瘤科:好一个兴奋,帅叔先拿一个病人做骨穿,算是给我们示范,定位-消毒-铺巾-局麻-穿刺-抽吸-上玻片-收拾走人。每一个步骤,看着特简单,于是乎跃跃欲试,好嘛,帅叔大方的给了我一个病人,让我小试牛“针”,消毒简单,铺巾容易,注意局麻这块,针尖一定要下到骨膜处,还有用穿刺针穿刺这儿,由于前一个病人有骨质疏松,帅叔用注射器针头都能钻进骨头里去,习惯性思维,这个病人,我穿刺一开始的劲用得小了些,后来有经验了。
再有就是今天坐门诊了,何院长的门诊很多病人,在前些天就预约了,那是相当火暴,看完了一半,剩下一截,由于想听何院长讲他日本留学的故事,自告奋勇,帮他看了一半病人,累,诊断下了,何院长签字确认,没出错,十个里面八个是乳腺增生,太常见,所有病人里面,只有一个女的,是甲状腺包块,一听甲状腺包块,我就兴奋,因为最近何院长让我背了亚甲炎,这不正是活学活用的机会,一问:发现甲状腺包块一周,肿胀,变硬,疼痛,无吞咽困难,未向鼻颞侧放射,年轻女性,初步考虑这个病,开个甲功,再上个吸I131,分离试验,以明确诊断,不过也让她先把药开了,泼尼松,一天四次,一次5mg,背书背的清楚,开处方也开的有底气。
说故事,门诊放的早,就听何院长讲日本留学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以下几个方面:
⒈日本人的守信:他说日本医生上班,每天要求是九点开始,可是从院长到下面的医生,每天都提前半小时到医院,精确到分秒,没一个人迟到。(我感觉好象我胃肠外的遭遇,难道吴主任也是日本摔打出来的?)
⒉日本人的医患关系:在日本,何院长说他压根就没见过医生和病人吵架,或者病人告医生的情况,由于聊的不太多,就说一个侧面,每天早晨查房,医生进病人的病房后,先向病人问早晨好,如果病人这时候还在睡觉,医生需要悄悄退出病房,以免吓到病人或者是打扰病人。
⒊日本人的制度:或者叫日本人的认真?何院长说,在日本,医生只要自打上班起,就不能接手机,就算有电话,都绝对是公事,在日本人眼里,上班无私事,每天他们是下午五点半下班,跟我们一样,可就算到了六点,也很少有人离开办公室;他们每个周的一、三、五,分别是科室会议、病历讨论会、读片会......开这些会的时候,不光是医学上的交锋,科主任还会买写糕点、水果、咖啡什么的,让大家开会同时,任意取用,比起中国的严肃,较为舒适;至于上手术台,没有日本的医师资格证是不允许的,何院长说我:“要是在日本,你还当一助?最多穿个白大褂在一旁围观”,何院长在日本做手术,也是冒用一个日本人的名字做,叫萨卡什么什么夫,在日本做手术,是严禁术者以及助手相互之间开玩笑的,不像国内,不管主刀在不在,大家都边聊边做。
⒋日本人的福利待遇:日本医生遇到节假日,也休息,到那个时候,主要是各大院校的研究生,趁着节假日,到医院打临工,一来争外快,二来熟悉临床,当然这个打工费,也收入颇丰,听何院长说,在那边节假日当一天医生的加班费,可以在日本买一部小车(具体牌子没问),工资是国内医生的几十倍,何院长说:“在中国,是药值钱,医生不值钱,病人的性命也就不值钱,而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在于国民的命值多少钱,越发达的国家,医生越值钱,国民的性命也就越值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