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nimg.cn/img/editor/emot/emot-04.gif奥运会,盼了七年,就这样结束了,听着油AND米,又让我回想起我那七年的乒乓球运动员生涯,感触良多.
八岁那年,因为身体不好,老妈让锻炼身体,强壮体魄,于是到了我们市的少年宫,面对琳琅满目的课程,为了不让老妈让我报跳舞,就随手点了一个乒乓球,一个这样的偶然,让我家的客厅里,出现了一个挂着让我练球感的乒乓球,一拍一板中,开始做起我的奥运冠军梦.前几年的训练生活都只能算业余队,主要训练地点在学校和少年宫,启蒙教练是郑英萍,练的都是基本功,压根就没战术意识,就这样,10岁的我居然参加了市里面的比赛,呵呵,成绩当然不理想.
后来少年宫的训练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比赛要求,到了市乒乓球队,教练变成了唐倍天,他曾任过四川乒乓女队教练,市队里都是市里面的精英,里面的训练也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每天放了学,就直奔这个半地下室的训练场,发球是一筐球接一筐球的练,教练喂球练接球反应,陪练和我们打比赛,增加我们的实战经验,每天两小时的专业训练不算完,还有体能训练,摸左右墙的训练,因为我个子高,总拿队里的速度第一,但是那个跳板凳就不成了,估计我天生协调能力不成,后来这样的体能训练太枯燥,教练干脆改成了踢足球,倒也不亦乐乎.(每天的训练所得,还要以日记形式记录,由教练批改,导致我现在也有记日记的习惯)
13岁,第一次参加了省比赛,说白了,那次去纯属参观,那时,刚进市队还不到一年呢,单打败北,大哭一场,那一次,第一次从教练那里知道了,在球场上,要有天下老子第一的信念,就是打不赢你,也得先吓吓对手.
15岁,九运会,在省九运会前两年,为了雪耻,个顶个的不要命,教练也更加"残暴"竟然动用刑法,谁当天打队内比赛,输了不要紧,但是,如果打比赛赢球时没吼出杀气,要挨鞭子的......
就这样,我上了九运会的赛场,单打,团体,双打,混双,场场必上,在这次运动会上,拿了两块牌,拿了国家二级运动员的证书,即得到了入省队的入场券,不过,老妈一句"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中断了我进入省队的步伐,也草草结束了我的运动员生涯......
http://s3/middle/6575efb5x745d602d57f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