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一段逝去的历史(散文诗)
朱成山
走进元上都遗址,
是为了找寻一段神秘的历史。
在蓝天白云之下,
在蒙古包的旁边,
在金莲花盛开的地方,
在长满芨芨草的草场。
深埋着规模庞大的皇城遗迹,
掩盖着700年前辉煌的帝都;
叩问着古老神圣的元朝故事,
找寻着曾经消逝的历史传奇。

遍布的芨芨草
走进元上都遗址,
是为了考证一段逝去的历史。
虽然用作护城的闪电河已经干涸,
虽然明德门、大安殿、穆清阁早已倒塌。
但我们仿佛听得见马头琴依然作响,
仿佛看得到人声鼎沸城池旌旗飘扬。
好像忽必烈大汉正在排兵布阵,
一代天骄豪杰在这里叱咤风云。
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威风八面,
融合游牧与农耕文明平定中原。
一份份捷报飞传送到京城报喜,
一个个海内外宾客挤满上都皇城。
就连马可·波罗也曾到达过这里,
在他的游记中盛赞该城精美至极。
可惜当年红巾军放火烧毁了烧没了,
战争总是把最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他们烧掉的不仅仅是一座皇城宫殿,
还有一个民族的荣耀、自尊和文化积淀。
干涸的闪电河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
走进元上都遗址,
是为了发现一段悠久的历史。
感谢考古工作者用刀铲和毛刷,
挖出了一个曾经强盛民族的根基。
王朝宫殿可以倒塌、烧毁和掩埋,
但历史的功绩与民族精神难以毁灭。
从草丛中扒开的不仅仅是断垣残壁,
还有一个民族曾经辉煌的历史文化。
那许许多多的琉璃瓦和汉白玉构建,
就是元朝强大富有的历史见证。
历史不死故去的只是历史人物,
文化有根有脉值得深究和传承。
抢救和保护是为了重塑历史真相,
虽然是废墟但复原陈列供后人铭记。
(作者于2011年8月25日,参观住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元上都遗址后的感悟而作,完稿于2011年8月31日)
作者简介:
朱成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化无域—朱成山散文集》、《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文集》、《为和平讴歌—朱成山研究和平学文集》、《我与东史郎13年》、《东史郎连环画集》、《金陵血泪》等作品,在报刊上先后发表过200多篇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