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许慧玲常委部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遇难同胞名单墙延长工程于2010年12月12日开始筹建,今年2月19日正式动工,经过四十多天的紧张施工,今天顺利竣工。此次新建的名单墙延长部分达26.5米,高3.5米,为钢筋混凝土基础,优质花岗岩干挂结构,与原有部分浑然一体,新增遇难者名单共2067个。并且,这次还新建了电子查询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将现有遇难者名单全部输入电脑,观众可以通过该系统,迅速查找到名单所处墙面的准确位置,为广大观众和遗属缅怀遇难同胞、祭奠逝去的亲人提供了方便。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遇难者名单墙俗称“哭墙”,由中科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齐康教授设计完成。1995年12月建成时,名单墙原长43米,高3.5米,刻有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3000个,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胞。2007年12月纪念馆新馆开放后,名单墙上的名单增加到了8244多个。此次延长工程仍然由齐康教授亲自设计,并亲临现场指导。经过此次扩建,名单墙全长延伸至69.5米,镌刻的名单共达到10311个。此外,还有近千个名单待进一步核实后,将刻入名单墙之上。
遇难者名单搜集整理是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年代久远、经战乱等多重原因,这项工作的进行较为困难。目前搜集到的1万多个遇难者名单,主要来自战后初期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的调查,以及建国以来特别是1985年本馆建成以后所进行的南京大屠杀史实调查中幸存者口述证言、出版的各种史料书籍以及遇难者家属所提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我们在这里扩建遇难者名单墙,就是要以这种形式铭记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将日本军国主义牢牢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南京大屠杀事件已经过去74年,记住曾经的历史,不忘过去的苦难,就是为了让后人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宁和世界的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向一贯关心、支持本馆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广大媒体的记者以及各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遇难者遗属们表示衷心感谢!对具体承担此次名单墙延长工程的江苏一箭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雨花台硕金园林建筑工程服务部以及南京凯翎会展业有限公司等参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名单墙的工程建设情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