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采月湖的早晨

(2011-03-30 05:24:43)
标签:

南师大

仙林宾馆

采月湖

湖水

早晨

朱成山

杂谈

分类: 我的散文新作

                       采月湖的早晨

                     朱成山

     采月湖的早晨是非常宁静的,宁静的如同眼前这明镜般的湖水。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声喧闹,只有不知名的鸟儿,在树木丛里发出“叽哩、叽哩”的清脆鸣叫声,打破了早晨的宁静。远处,不时传来几声“咕——,咕——”的鹧鸪鸟的鸣奏曲,更增添了几份野性。

    想不到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新校区的后山,以及东学生宿舍楼后面,还藏着一个湖,并且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着采月湖。采月的湖,多靓的名字。从前只听说过采菱、采荷、采(捕)鱼、采(捕)虾,还没有听说过水中可以采月。太浪漫了,这是诗人的意境,抑或其中蕴含着一段神话的故事?

    说来也真有点儿奇怪,仙林新校区对我应该不算陌生。因为1999年它刚开张时,我就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这里读大学,并且一读就是四年,期间不知多少次来过这里。从2004年起直至现在,我应邀担任该校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连续带过7届的研究生,在这里多次上课,多次参加过学院或者学生组织的活动,但竟然不知道校园内有个如此幽静漂亮的去处。

    采月湖边有个仙林宾馆,还是个三星级的,一幢建筑体量不算小的、造型独特的白色楼群,就坐落在湖的北岸,成为湖景中唯一的建筑。

    2011年春天的一个周未的夜晚,因为儿子报考博士,我“陪公子读书”,住进了仙林宾馆,走近了采月湖。

    次日清晨,一阵阵的鸟鸣声,把我从床上拽起,一骨碌翻身下床,为的是去看看真实的采月湖模样。

    出得仙林宾馆的大门,向右一拐,便是一条呈弧形的宽广公路,像一把弯弓,又像男人那副有力的胳膊弯肘,护卫着仙林宾馆和采月湖,它的实际功用是把过路的车辆引开,护卫着采月湖的安全和宁静。

    我沿着弯弓似的公路跑步,很快便来到湖的东北角,这里桃红柳绿,秀色可餐。远远地看见湖边的一棵大树稍上有个雀巢,两只黑白相间的雀子正在“喳喳喳”地叫个不停。它们站在高枝上,显然不是为了高人一头,难道也是被这片好景致吸引在这里驻足,安家落户?这种雀子在民间挺受喜爱,所以落个好名字叫喜鹊,喜欢的雀子。幼时就听大人说:“喜鹊叫,客来到”。今天是它们把我当作客人,还是例行在进行晨练?我不得而知。

    采月湖的东面是一条校园内的公路,路边是绿草地和垂柳,湖边是一排白色的护栏。一打听,公路是连接学生东宿舍区和北宿舍区的通道,我带的几名女研究生周同、赵媛媛就住在北宿舍区,原来她们每天都要通过这条优美风景的公路去教室、图书馆上课和看书学习。走这么好的路,享受如此好的风景,她们太有幸了。看那杨柳已经含着绿色的芽包,在风中秀着春色,就好像一排美丽的女孩儿,在水边婀娜起舞。我慢慢地从这排柳树边上跑过,一棵、二棵、三棵……,好像欣赏一个个舞蹈演员在独舞。

     湖的东南角栓着一只小船,亲吻着清澈透亮的湖水。船儿离不开水,水中不能没有船。可水中若是船太多了就显得闹,如玄武湖和秦淮河里的游船就是如此;可是如果没有了船,水就缺乏灵动。试想,一湖清水中,一叶扁舟划过,定会增添几分诗情画意。眼前这条小船与湖水是什么关系呢?一定是打捞湖面漂浮物所用,我在心中自问自答。可这湖水很干净,没有一点儿漂浮物呀?我在内心里又自我否定。待走近前一看,是只绿色的玻璃钢小船,船上写着一排小字:“科研用船,闲人免动”。原来是科研用的,真看不出来,这湖水还具有科研用途。

    湖的南面有个小山坡,估计是在人工造湖时留下的大土堆,上面经过精心地绿化,种植着竹子、梅花、雪松、夹竹桃等,没有一点儿黄土暴露。正是这座土山,遮挡住了这片湖水,使其成为“藏在山后人未识”。世上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太直白或者裸露,内敛和含蓄一些儿可能会更美。

    遗憾的是这么美丽的湖边,早晨竟然没有人锻炼身体。这等风景、这么好的地方,要是在城里面,大概这时候会被晨炼的人们挤成“罐头”模样,可在这里,我一人独享着这片景色,真有点奢侈的感觉。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晚上不睡,早晨懒起”的习惯,而且是社会陷入了“锻炼身体的大多是老年人”的悖论。

    湖边的小路很雅致,是用五颜六色大小不同的石块铺成的,在上面跑步很舒适、很给力。突然间,惊飞了一只在岸边栖息的小水鸟,它惊叫着扑动着双翅,贴着水面飞向湖中心,两只脚掌划破水面,留下了一个个成一条直线的圆圈,在水面上变幻成一个个涟漪,又很快地消失,水面重又恢复了平静。

    我的视线受这只惊鸟的牵引,方才看到湖心中有两个小不点在游动,像小朋友在水中放的纸船,在风力的鼓动下一点点在漂移。转念一想,不对呀,没有那么大的风,那有那么快的动感?是一对鸳鸯吗?也不象,这里不会有野鸳鸯。再睁大眼睛看清楚,原来是一对野鸭,正在相向而行,速度之快,好像在湖面上滑冰。

    再把视线看到湖对岸,清楚地看到了仙林宾馆楼群的倒影,像海市蜃楼。北岸的湖边近处,有一处水中人造景观,一方一圆两座木制亭台分立水两边,一条长长的呈弧形的木栅栏,连接着这两座水中小亭。亭子附近的湖水中,有一个微型小岛,大概是当年在挖掘该湖的时候刻意保留下的,岛上长满了芦苇,虽然时下芦苇还未发青,仍然保留着枯黄色,却在周围绿色的反衬下,显得别有韵味。尤其是那些悬挂在湖水边的杂草,使我悠然想起了芳草萋萋的扬州廋西湖来,自然的美一定好于人工的美。奇特的是,它与湖南岸的人工堆砌的太湖石假山隔湖相望,就好像站在扬州的平山堂,可以看到镇江的焦山寺一样。

    湖的西南角是个小山坡,坡顶处还建了个亭子,小巧玲珑,与周围的绿色植被很协调。从那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静下心来听,是个女孩子在诵读英语。虽然看不到这位女大学生长得什么模样,虽然偌大的后山区域和采月湖边只有这么一个读书声,多少有点单调,但我总觉得此时听到这声音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动听,它应该属于采月湖早晨的最原音之一。我想,读书人,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早上要重视读书。

    采月湖的西面,是个呈扇形的草地,并且有一定地坡度,被设计成一个大看台。细心地园艺师们用宽约一米的绿草皮,把草地等份地切割成一条条直线,与目前尚是枯黄色的草坪形成对比色,好像是打开的一把扇子的扇骨。草地靠近湖边的圆心是一个音乐台,它处于扇心的位置。多么棒的设计,我不禁为之在心底暗暗叫好。当我跑上音乐台时,此地空无一人。置身于此地,不禁产生联想,南师大音乐系、团委或者其他部门,一定会经常在此举办表演活动,这个近水的舞台一定很有魅力,扇形草坪上恐怕挤满了学生,可以容纳下1000多人吧。我在舞台上打了两套太极拳,感觉也像是在表演,只是此时此地没有一名观众而已。

    最后到了湖的西北角,有一片高大的旱芦苇形成的自然景观,与湖水中的芦苇犄角相对,也是挺有特点的,令人喜欢。在旁边不远处,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刻着“采月湖”三个大字,留下名子但并不张扬,感觉是恰到好处。此时,方才发现,天边已泛起了一抹红色,太阳要出来了,湖水更显得亮丽和谐。

    呵!我独享了清晨这片宁静、自然而美丽的风景。仙林的采月湖,将永久地留在我的美好记忆中。

 

 

 

                                                             写于2011年3月13日

 

作者简介:

     朱成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文化无域—朱成山散文集》、《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文集》、《为和平讴歌—朱成山研究和平学文集》、《我与东史郎13年》、《东史郎连环画集》、《金陵血泪》等作品,在报刊上先后发表过200多篇文章。

     

 

采月湖的早晨
zhangsg1987对你的博文《采月湖的早晨》发表评论
2011-03-31 14:54:35   [回复] [删除]

老师好文采!
采月湖的早晨
里中言对你的博文《采月湖的早晨》发表评论
2011-03-30 07:12:36   [回复] [删除]
每个早上醒来,发现自己还活着,就有充分的理由高歌两曲,咏唱全新的一天。
采月湖的早晨
兔子对你的博文《采月湖的早晨》发表评论
2011-03-30 07:05:09   [回复] [删除]
采月湖的早晨

 

夏天的雪 收藏了你的博文《采月湖的早晨》 关注ta 加好友 19:16

03月2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