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馆举行纪念馆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2011年工作计划暨未来五年规划

(2011-01-29 15:51:01)
标签:

学术委员会

第二次会议

工作计划

五年规划

纪念馆

朱成山

文化

分类: 我的活动

     2011年1月28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贵宾会议室举行了纪念馆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讨论2011年工作计划暨未来五年规划。与会委员会成员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跃(委员会主任);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研究员、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学会副会长朱成山(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社科院世界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汤重南(委员);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21世纪委员会中方委员刘江永(委员);  江苏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桑学成(委员); 《中国武警》杂志社原总编、中国作家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王久辛(委员);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教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孟国祥(委员)。此外,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日共同历史究中方首席委员步平(委员)、《中国博物馆》杂志社社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秘书长闫向东(委员)、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城市社会学会副会长叶南客 (委员)因事请假,未能参加会议。
     首先,会议中朱成山馆长详细的向专家委员汇报了纪念馆一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就2011年主要工作与未来五年规划纲要征询各位委员的意见。学术委员会委员均对我馆取得的发展给予了认可,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汤重南委员提议设立南京大屠杀研究奖,对专业历史研究的突出贡献者做出奖励,并提议在纪念馆内组建研究院,利用馆藏文物、资料等资源,号召大学院校博硕研究生对南京大屠杀以及和平学的课题进行研究。
     王久辛委员提议创办“警钟和平文艺奖”,面向全国范畴,对在和平学领域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文学、艺术界人士颁发奖项,并且不仅邀请历史专业的,还可以邀请文学界、文艺界知名人物开设大讲堂,从而也提高纪念馆的社会影响力。此外,还建议我馆设立一位和平形象大使,为我馆树立鲜明的公共形象。
     刘江永委员提议创建在纪念馆举行国际和平周活动,将各种和平活动整合在一起,突出纪念馆特点,起到立足南京面向世界的效应。并且还提议扩充渠道,多方面的收集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历史文物。
     桑学成委员对我馆计划5年时间创建国际一流场馆的规划方式提出意见,建议统一思路,做好规划。
     孟国祥委员提议按照联合国对博物馆提出的一些课题标准,与各高校建立合作,组织联合调查活动,促进年轻人对历史的认知识。
    
最后,学术委员会主任王跃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各位委员的建议。他希望细化计划和方案,将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分开规划,并有效地落实。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336765.jpg

图为纪念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现场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417129.jpg

图为与会委员的合影,左起分别为:孟国祥、王久辛、刘江永、朱成山、汤重南、王跃、桑学成、陈俊峰(副馆长)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52373.jpg

图为朱成山执行主任在发言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540597.jpg

图为王跃主任在发言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611471.jpg

图为汤重南委员在发言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635162.jpg

图为刘江永委员在发言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658746.jpg

图为王久辛委员在发言

http://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720304.jpg

图为桑学成委员在发言

http://www.nj1937.org/UploadFile/201112911739444.jpg

图为孟国祥委员在发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