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4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2010年度年终总结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贵宾会议室举行。参加会议的研究会领导有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研究会会长张伯兴,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会副会长王嵬,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研究会副会长、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张宪文,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馆长马振犊研究员,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徐康英,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孙宅巍,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孟国祥教授,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经盛鸿等。
张伯兴会长全面总结了研究会2010年的工作,他说,2010年研究会在省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之下,在市社科联的指导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连续14年被市社科联评为先进学会。2010年,研究会成功举办了“南京大屠杀成因”和“南京保卫战”重点专题学术报告和研讨会;精心办好《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新出版的《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从内容到装帧印刷,都实现了较大的改观和提升,一跃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有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国内三大权威期刊转载,在2010年南京市社科系统学会会刊评比中被评为“十佳优秀期刊”;召开有关抗战史学座谈会、研讨会共12场,分别由来自俄罗斯、日本、孟加拉、泰国及中国北京、南京等地知名学者主讲,拓展了研究会学术研究领域,促进了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骨干专家作用,积极培育青年学者,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纪念馆组织申报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专题档案(五组)》通过评定,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现正积极筹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副会长朱成山、孙宅巍、经盛鸿、著名学者杨夏鸣等先后在《抗日战争研究》、《南京大学学报》、《江苏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他特别指出,一年来,研究会得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全力支持,纪念馆为研究会成员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深厚的史料基础,成为研究会成员研究成果传播的平台。
张会长表示,2011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的工作要在省、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和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依靠全体会员,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不骄不躁,再接再厉,不断巩固和发展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坚持科学历史观,深入扎实地推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取得新的成绩。2011年,研究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继续做好南京大屠杀史料和文物的征集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史料集的出版工作;精心办好《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期刊,争取更多高质量的论文被各类刊物转载;加强对青年学者研究南京大屠杀史的培养和扶持;配合纪念馆筹编《南京大屠杀史辞典》;举行有关南京大屠杀史料小型专题学术报告研讨会,2011年研讨重点是国际安全区问题;筹备并实施学会的换届工作。
与会的研究会领导围绕张会长的报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就2011年学会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大家一致认为,2010年研究会在张会长的积极领导下,在纪念馆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丰硕成果。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研究会副会长、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充分肯定了研究会2010年的工作,认为研究会工作有创新、有成效:各项学术研讨活动无论从规模还是专家学者的层次上都是历年最高的;《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首次公开发行,知名专家学者纷纷投稿,文章频频被国内三大权威刊物转载。
会上,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研究会副会长王嵬做了总结发言。他说,2010年研究会在张会长的领导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效。2011年研究会要继续做好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传承与宣传工作,专家学者要走出去、请进来,使研究会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与传承的高地。
图为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研究会副会长、本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发言
图为总结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