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馆今年第2期馆刊所载三篇文章同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

(2010-12-01 17:01:47)
标签:

学海

杂志

中国现代史

人大复印

报刊资料

文化

朱成山

分类: 我的活动

    本馆主办的《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2010年第2期(总第7期)刊载的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撰写的《南京大屠杀历史解读的多维思考》、日本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律师团副团长渡边春己先生撰写的《日本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审判》和台湾中央研究院李恩涵教授撰写的《再论南京大屠杀: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实际遇难人数之争》三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中国现代史》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该期共刊发17篇文章,其中转载本刊文章即达3篇。
    在《南京大屠杀历史解读的多维思考》一文中,针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受关注度越来越来越高的现状,朱成山研究员敏锐地指出,如何解读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文化需求,并进一步从现代人对南京大屠杀的几种普遍性认知出发,提出正确解读历史的角度和方法,同时指出历史的问题不仅应该历史的去看,还应该从文化的层面深度去解读,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可谓独树一帜。《日本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审判》一文是日本中国人战争被害赔偿请求事件律师团副团长渡边春己先生根据对日本国内审理的南京大屠杀相关案件的梳理,在分析有关南京大屠杀争论发生的原因和日本国内南京大屠杀否定派的特征方面卓有功绩。南京大屠杀中实际遇难人数一直是中日两国争议不断地话题,中日两国的学者及专家虽对此问题进行过大量研究,但双方始终存在很大分歧。台湾中央研究院李恩涵教授的《再论南京大屠杀:中日关于南京大屠杀实际遇难人数之争》一文洞幽烛微,通过对中日两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尤其是日本战后关于南京大屠杀实际遇难者的人数研究的评述,分析出了中日双方分歧的主要原因。此外,李恩涵教授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国防部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两大法庭的权威判决以及新发现的史料,得出南京大屠杀实际遇难人数超过30万的结论。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国内最早从事搜集、整理、存储、编辑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料的学术出版机构,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信息出版领域享有很高的品牌地位。其主办的《中国现代史》一刊遵循探讨传统文化,关注当代中国,反映学界热点,追踪学术前沿,贯彻“双百”方针,捕捉争鸣焦点的编辑原则,成为了解中国现代史最新研究成果的最集中、最权威、最精华的集萃园地。此期本刊共刊发13篇学术论作,3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转载率达31%。这既是对《学海•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开阔的国际视野、稳健的编审质量、严谨的办刊风格、扎实的学术水平的极大肯定,也是对本刊始终坚持专题研究、始终立足学科前沿、始终保持专业特色、始终恪守学术规范的褒奖。

本馆今年第2期馆刊所载三篇文章同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