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五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与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于10月28日在台儿庄联合召开了“南京保卫战与台儿庄大战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伯兴主持。张会长首先介绍了与会的领导与嘉宾,他们是枣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台儿庄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法远,区人大副主任颜炳珍,区政府副区长张德琦、区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朱崇礼,台儿庄古城管委会副主任王兆海,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李振启,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广电局局长郑学富,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等枣庄市、台儿庄区的领导;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嵬,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中国抗战史学会副会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本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宅巍,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院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孟国祥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经盛鸿,出席本次会议的还有来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江苏省委党校、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南京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本馆工作人员共计50余人。
研讨会首先由朱成山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南京保卫战史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他说目前学界对南京保卫战的研究成果颇丰,为了更好地促进今后的研究,我们有必要对以前的研究成果进行理性总结和回顾,以利于今天更好的研究这段历史。他从南京保卫战史研究发展历程、南京保卫战史的研究成果与内容、关于南京保卫战研究的思考三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南京保卫战史研究的相关情况。南京保卫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实际直至20世纪90年代,人们并没有从一个完整的战争的角度来研究南京保卫战,1997年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孙宅巍先生的《南京保卫战史》正式出版,人们对于南京保卫战的认识更全面和立体了。30多年来,南京保卫战史研究成果颇丰,朱馆长在报告中,从南京保卫战的规模问题、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的损失问题研究、关于唐生智与南京保卫战的问题研究、关于南京保卫战决策问题分析与研究、关于南京保卫战失利原因研究、关于南京保卫战失利原因研究等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南京保卫战史学研究的成果。并且指出要坚持用客观、理性的理念研究南京保卫战史,进一步挖掘相关的历史资料,把研究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和平教育的内容,这对于实现传承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李艳作了题为《南京保卫战和台儿庄战役之比较》的报告,在报告中,李艳在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归纳总结和分析了南京保卫战与台儿庄战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李振启作了题为《台儿庄大战与台儿庄的关系》,他在报告中详细了阐述了台儿庄大战的发生与取得最终的胜利的原因,他说台儿庄大战与大运河、台儿庄的时空、台儿庄的民气、民力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台儿庄人民的勤劳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高涨的爱国热情是大战胜利的重要因素。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研究室马冠群副主任作了题为《汤恩伯军团与台儿庄大战》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全面、客观地评价了汤恩伯在台儿庄大战中的作用。此外,该馆讲解员还作了《南京保卫战与台儿庄战役的比较》。
会上,枣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嵬做了总结发言,他们认为,今天在具有英雄传统的台儿庄召开学术研讨会,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南京与枣庄是两座具有特殊历史记忆的城市,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两地与两馆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把历史更好地传承下去。
研讨会现场
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张伯兴主持研讨会
台儿庄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法远致辞
朱成山馆长在做主题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李艳在作报告
台儿庄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李振启在作报告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研究室马冠群副主任在作报告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孙宅巍做点评
枣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春作总结发言
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嵬作总结发言
本馆与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向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赠送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与文献系列丛书
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合影留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