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荒草掩盖下的青春记忆

(2014-05-04 02:42:22)
标签:

旅游

回忆

青春

童年

三线

分类: 视觉日记

往成都西南方向距离1个多小时车程的山里,遗留有一个完整的工厂,一个曾经的三线厂,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那是我们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地方,留有我们青春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http://s10/mw690/001RbQHbzy6IxTHD0Vzc9&690
三线厂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关于他的历史网上比我们知道的更多,由于远离城市,这里可以说是一个全封闭的小世界,有工厂、医院、学校、宿舍、体育场、剧院,我和我的很多同学都是出生在这里,直到90年代离开,父母们挥洒他们最好岁月的时候,正是我们从无知到懵懂的最纯真的一段时光。这种环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谁家有点事全厂都知道,偷拿一支铅笔都是很大的事,那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年代,是我经历过的最安定和谐的年代,比如小孩都是自己上下学,没有人接送。
那时候没有什么玩具,大多数业余时间都是到同学家玩,或者约同学去山里瞎逛,不过我们有很多游戏:弹玻璃球、打乒乓、跳绳、放风筝、滚铁环、滑轮车、弹弓、斗鸡、打游击、玩烟盒、贴画、砸杏核、分土地等等,小孩最喜欢的事还有冒险,我最大胆的一次是跟同学走高架引水桥,顺着很窄的水道从这头走到那头,没有任何护栏及保护措施,掉下去一定死挺挺的,现在想想挺后怕。不过跟现在有一点最大区别就是那时候人与人的交往非常多,家里做了点好吃的或者新摘的水果,都愿意给邻居送一些尝尝,邻里间都很熟,小孩子最多的时间也是花在和其他朋友玩,而不是玩游戏机,时到今日很多从小玩到大的小朋友给人感觉更像一家人,这非常珍贵。
离开成都已经20多年,曾经多次梦到山上,这次同学会的主要行程就是重回故地叙叙旧,我终于可以借这个机会完成夙愿了。
http://s6/mw690/001RbQHbzy6IxTI1dQhf5&690
经过"组委会"的努力工作,本次活动联系到了来自国内各地40多名同学,够包一辆大巴车了,很热闹,绝大部分人我都20多年没见过了。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I5iRY52&690

成都好天气并不多见,刚到的那天阴天,晚上出去宵夜还下起了雷阵雨,尽管我们这次活动的方针是风雨无阻,但是第二天一早推开窗,竟然看到金色的朝阳,而且越往老厂走天空越晴朗,真是天助我也
http://s11/mw690/001RbQHbzy6IxTGi8Ouca&690
回去的路比过去好走多了,以前要先从山里出来只能蹭厂里的小面包或者大卡车,还要起很早,山上的交通主要靠走。
http://s5/mw690/001RbQHbzy6IxTGfcXO34&690
回水镇的这座石桥是以前去成都的必经之路,每次车从上面经过都会有小小的失重感,那感觉至今记忆犹新,不过石桥现在已经禁止车辆通过,另有新路通往山上。
http://s4/mw690/001RbQHbzy6IxTI50Ura3&690
上山的路不知何时翻修过,已看不出原貌,但是比原先平坦,很适合开车,唯独路面不够宽阔,错车不太方便,路两边的树比以前多多了。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Gq3vQf2&690
当汽车终于慢慢驶入厂区,记忆仿佛被拉回到几十年前,周围的景物看上去既熟悉,又陌生,最大的不同是人去楼空的寂静和疯狂生长的大树、杂草。
右侧是游泳池的外墙,当年是贴电影海报的地方,那是我最想要的东西之一。
http://s1/mw690/001RbQHbzy6IxWA4EVia0&690
游泳池的外墙已经残破,旁边教学楼的窗户也毁坏得差不多了
http://s2/mw690/001RbQHbzy6IxWzrAT741&690
站在这里仿佛还能看到夏天的时候池里热闹的嬉水场面。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Ge2pib8&690
比人还高的荒草,也许再过很多年,人们会象发现古迹一样意外地在一片草丛中发现一个完整的工厂遗址。
http://s2/mw690/001RbQHbzy6IxTI3KsVc1&690
厂里的主干道
http://s14/mw690/001RbQHbzy6IxTGmaIt3d&690
远处的山头没怎么变,那根天线还有那些农田还是老样子,山坳下能隐约看见设计所的楼顶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H8Syz07&690
当年的口号永远留在了这儿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WzNU3c4e&690
这是每天上学要走过的必经之路
http://s4/mw690/001RbQHbzy6IxTGxL9hf3&690
游泳池的栅栏门已不知所踪,门口也陷入一片草丛中
http://s6/mw690/001RbQHbzy6IxTGCdzDa5&690
上小学部的楼梯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GNx7dbb&690
以前的大操场,现在应该叫草场了,楼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还很清晰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GF33Ub6&690
顺楼梯上去是小学部,再往上更高一些的梯子通往中学部,厂里的孩子每天从四面八方走来上课,中午各回各家吃饭,下午继续回来。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Iytvi18&690
远处的楼是曾经住过的地方,离学校还算挺进,能随时看到中学部
http://s11/mw690/001RbQHbzy6IxTGNeJAba&690
12号楼的中间有一台公共电视,那时候大部分人家里都还没有电视机,12号楼中间有一小块空地,孩子们最喜欢聚集在这里看连续剧、卡通片,我记得以前吃过晚饭就赶紧从家里往那跑,早点去找个好位置看"森林大帝",现在从这边穿过去的路已经被野草堵死,只能从其他路线绕行。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IOYJ066&690
顺石梯而上来到小学部,门前是一个小操场,有四个水泥乒乓球台,那是最受欢迎的娱乐场所之一,如今近两层楼高的荒草占据了整个操场,如果阴雨天来这里不知会感觉有多荒凉,小学课间有时候会玩一些很弱的游戏:猜拳定输赢,输的站前面,双手背在身后,赢的蹲在后面,有前面的同学拉着滑行;或者三个人猜拳,赢的由输的两个用手搭“轿”抬着跑,真是弱智儿童欢乐多。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GUrZc7e&690
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人类消失以后》,讲述了没有人类活动之后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四分之一个世纪后的真实样子已经可以看到了。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TNcRG78&690
我们最初的教室,启蒙的教育就是从这里开始,老师由自己厂里的职工担任,学生都是职工子弟和附近农村的孩子们。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HsHc7cb&690
是谁留下最后的板报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GNeE666&690
再不见琅琅读书声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Ih8fo72&690
通往高中部的长梯对我们在熟悉不过了,现在几乎快看不到了,以前放学在这滑过梯子背过书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Immr052&690
当年的老照片,左下方便是通往中学部石梯原先的样子,旁边的天线塔早已被拆除
走上高中部我都惊着了:这俨然是一片丛林啊,远处那个三层楼的水泥建筑就是中学部的教学楼,都快看不到了。
http://s6/mw690/001RbQHbzy6IxTHd7Yp65&690
中学6年就是在这"丛林"里度过的,三楼是整个厂里的至高点,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遥远的雪山,那是最好的景色之一。
http://s1/mw690/001RbQHbzy6IxTIsL1C60&690
空无一人的教室,不知道这个建筑还能坚持多少年,很幸运至少在有生之年可以用照片把它留下了。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IxpqCee&690
高中曾经在这间教室念书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IBnp062&690
那会儿老师用白纸把窗户下半部分糊起来,掏了几个孔用于随时监控里面自习的情况,多年后仍不止一次梦到在这间教室考试的画面…。
http://s16/mw690/001RbQHbzy6IxTIKk4D1f&690
快乐、搞笑、紧张、压抑、无聊,都已经烟消云散了,如今只剩一个空荡荡的破屋子,有时候真希望能带一台相机回到过去。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ILFQef2&690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分东西。”我喜欢这扇窗户,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呆望窗外,山区里没有什么噪音污染,窗外只有虫鸣鸟叫和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个世外桃源。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IwS7hbb&690
中学部的外墙也残缺不全了,看上去土基似乎也岌岌可危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H0Qv062&690
俱乐部,是后来修起来的,以前更多的是看露天电影,有时候也会在大食堂放。我记得霹雳舞就是在这看的,还没修起来的时候,我们在这片空地上打过雪仗,现在前面的空地上种了大片的油菜
http://s14/mw690/001RbQHbzy6IxTHbJRH6d&690
植物开始代替人占领这片厂区,楼梯上基本覆盖了厚厚一层落叶。
http://s16/mw690/001RbQHbzy6IxTHlFqn6f&690
梧桐我觉得是最美的树之一,那时候的窗户都很简单,也不时兴装防护网
http://s2/mw690/001RbQHbzy6IxTIP8DD41&690
3号楼是我出生的地方,但我记忆却不是从这里开始的,因为不久就搬到另一处去了。这里有厂里唯一的一个星光篮球场,球场上现在堆满了木屑,有人用来做蘑菇生产,前些年有剧组来山上拍片,还留下了一些蹩脚的布景
http://s14/mw690/001RbQHbzy6IxTOBwex5d&690
出生地
http://s5/mw690/001RbQHbzy6IxTOIncw84&690
对面三楼把角住着一个同学,第一次在她家见到孔雀羽毛,当时觉得非常神奇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OD5i4bc&690
3号楼旁边这段路是厂里"最美"的路段之一,梧桐是这里种的最多的树种之一,很漂亮
http://s14/mw690/001RbQHbzy6IxTITGgJ1d&690
幼儿园,我没上过,印象并不深刻,只记得在那儿玩过一次转椅,很晕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Mfc1o6e&690
赏心悦目的好天气
http://s11/mw690/001RbQHbzy6IxTMdYPU7a&690
厂区的大门,
http://s4/mw690/001RbQHbzy6IxTHgbvB63&690
曾经的样子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My9Ay4e&690
熊猫馆,接待贵宾的地方,从来没进去过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MjGiGf6&690
没人走,路也就没了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MtTGb8b&690
熊猫馆门前的花坛,全部被植物覆盖,不见当年的艳丽。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MSBE4f8&690
从这下厂区的弯路是厂里最美的路段,秋天当梧桐叶变成砖红色,地上铺满落叶时,美极了
http://s4/mw690/001RbQHbzy6IxTNCN7td3&690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OtjRxdb&690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ODGt6fc&690
这段路是当年玩滑轮车的地段之一,滑轮车是自己用轴承和木头做的,做工好的不仅车体宽大可以带人,还带有方便的手刹。夏天我们在这些路灯下抓蚂蚱,用狗尾草穿成串带回家喂鸡,没有高科技,但玩的很high。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NEE6P77&690
这个楼里有一部电梯,当时可是非常新鲜的玩意,我还跟大人进去蹭坐过一次,可稀罕了,旁边有一个垃圾池,一些工业废料都堆置在那儿,有时候会去那儿扫荡一下看有没有烟盒,玩烟盒也是当年最流行的游戏之一。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OjejJe7&690
前方是设计所,从这里可以看到我家第三个住所。最早教我画画的一个老师就在这里上班,夏天这楼里特凉快,假期有不少时间都在这里度过,右侧有石梯向上通向食堂,左侧有小路可以回家,那时候去哪儿都是用走着,没有累的概念,生活越好人似乎越懒。
http://s10/mw690/001RbQHbzy6IxTNYUQN39&690
旁边的建筑物顶已经垮塌,以前在二楼抓过蝙蝠,在下面的水道里掏过鸟窝,那会儿的"娱乐活动"太原生态了。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NS2sia2&690

http://s4/mw690/001RbQHbzy6IxTO7lNFa3&690
从这里顺梯而上可以到达面包房,除了面包那儿还有桃酥卖,当年这算非常好的美味了,这也是一条很漂亮的路。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OBpd5e7&690

http://s6/mw690/001RbQHbzy6IxTPAb3v75&690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O3JFO3c&690
旁边是缆车道,上下班的时候可以坐缆车
http://s5/mw690/001RbQHbzy6IxTOutX654&690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HuLsnbb&690
顺右侧斜坡下去是幼儿园,入口也已被野草覆盖,这里以前是一溜菜市场,没注意后面的墙上还有标语。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MSn36cc&690

http://s14/mw690/001RbQHbzy6IxTMwm7z8d&690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MF02qae&690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GmhJOac&690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NeJmS3e&690
6号楼已完全成了危楼
http://s3/mw690/001RbQHbzy6IxTMSeJ4d2&690

http://s16/mw690/001RbQHbzy6IxTN2xBlef&690
路边的橱窗全部被毁,最后一个六一节前的早上,晨跑时在这为了躲小朋友磕在橱窗水泥墩上,躺了一周,错过了那个六一的汇演与合影,有点遗憾,课余排练了很久呢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Nu0m3d7&690

http://s2/mw690/001RbQHbzy6IxTNtZkd61&690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NqZGCe6&690
7号食堂,以前下雨也在这里放电影,记得小时候还跟大人来这,听他们唱大海航行靠舵手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NdmwK4e&690
里面现在留下了不知哪个剧组的布景
http://s11/mw690/001RbQHbzy6IxTNcKPo3a&690
小卖部的门,很有历史特色,小时候经常拿空瓶来这里打酱油,我还记得那个长柄的金属舀子,还有漏斗,一直很喜欢粮店的气味。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NDlt99b&690
21号楼也比较危险了
http://s5/mw690/001RbQHbzy6IxTP4F3Cf4&690
走廊已经裂开,不定哪天就断了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P19bN87&690

http://s10/mw690/001RbQHbzy6IxTP0jGh19&690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P4BGb3b&690
围着厂转了一圈又回到小学
http://s1/mw690/001RbQHbzy6IxTPkHXG10&690
小学的另一个入口
http://s2/mw690/001RbQHbzy6IxTPgfxD71&690
我们曾经在这个楼梯拐角旁倒立、跳马、跳绳、玩沙包
http://s5/mw690/001RbQHbzy6IxTU51uA24&690
乒乓球台没有球网,一般都是在周围捡砖头来替代,不够多、不一样高都不影响玩,关键是要占到位子,缺点是石台非常毁球,破了的球通常会用火柴点着让它最后闪亮一把。
http://s2/mw690/001RbQHbzy6IxTTOpuV21&690
仿佛还能看到同学来往的身影
http://s8/mw690/001RbQHbzy6IxTHtsyzf7&690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U54n25c&690

http://s6/mw690/001RbQHbzy6IxTTLw6F75&690
小学部的地基也是放露天电影的地方,那是小时候最快乐的经历之一,晚饭后大家自带板凳去操场占座,小朋友有时候会趁还没有把门之前提前混进场或者翻门进去 回想起来在星空下看电影是多么浪漫的景象,那时候的娱乐都不上"档次",但是感觉那时候是最快乐的,我想最主要有两条长大后都失去了:一是无忧无虑,一是简单;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TTUHm78&690
我们的很多活动都曾经在这个大操场进行:运动会、开学典礼、歌咏比赛、节日汇演…,现在都被无尽生长的荒草树木掩去,以后没人再知道这里曾经的故事。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UwcQeb6&690
在半山腰有我的第二个家,一共搬了三次,这次我特地回去看了一下老屋。
以前从公路下来有条小路一直通到半山腰,我刚下去没多远,发现道路似乎完全被阻断,不过山里本没有路,既然好不容易来了,一定要过去看看,除非是在过不去了。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UoXxu28&690
迈过前面倒在路上的树,以前的路隐约还在,这是小路的一个转折点,这里以前树了一盏路灯,从这里开始就一路下坡,小时候总喜欢到这里暂停一下,然后一口气跑回去,底下的房屋现在完全隐藏在树丛里,只能试着一点点往下走。由于这个拐弯处相对较高,也是我的最佳放风筝和纸飞机的地方。
http://s6/mw690/001RbQHbzy6IxTUa9xzd5&690
倒在路上的树不止一棵
http://s1/mw690/001RbQHbzy6IxTUM1X2b0&690
穿过树丛后,以前的老房子还在,不过外墙重新漆过,旁边还搭了个小棚,杂草和不知名的树也肆意乱长,我们搬走后搬来的一户人家,在厂子迁址后,也搬到上面的楼房去住了,这里不知空置了多久,我最早的记忆就是从这个平房开始的。
这里有两个相邻的小院子,一院两户,鼎盛期两个院子共有10个小朋友,常在一起满山瞎玩,我家种有樱桃和桃树,隔壁邻居种有李子树。小孩子们最长做的事就是漫山遍野到处去跑,爬树,抓蜻蜓,到小溪里捉螃蟹,捞鱼和小虾,养过很多家畜,比如:鸡、狗、猪、兔、猫、鸭子,每天去鸡窝找寻鸡蛋是件特别快乐的事。大自然里也有各种好玩的东西,光徒手抓过的蜻蜓就不下十种,抓过的小动物还有萤火虫、牵牛、笋子虫、金龟子、知了、竹节虫、刺猬、野兔等,还有很多野生小果子,野酸梅、桑葚、小香瓜...,非常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那时候吃肉要凭肉票,好的情况一周可能吃一次,每次用肥肉炼完油剩下的油渣是特别香的美味。夏夜里,大家都在院子里乘凉,大人们聊天,我拿纸笔画涂鸦,有时候就和别的小朋友躺着找天上会动的“星星”,那时候最普通的日子可能是现在花钱都买不到的。
http://s7/mw690/001RbQHbzy6IxTUrU2O96&690
当时住的平房有4间,两间住人,一间做厅,用于吃饭待客,还有一件是厨房和仓库,屋后还有个小池塘,最喜欢下雨天雨水打在屋顶和屋后的树叶上的声音,是最好的催眠曲。印象里觉得房间很大,后来还和同学做迷藏,这次隔窗拍了几张,看上去并不大,上家住户看来还是教徒。
http://s9/mw690/001RbQHbzy6IxTUbMLeb8&690

http://s12/mw690/001RbQHbzy6IxTHA6EPeb&690
种的桃树、樱桃树已经找不到了,周围的竹林依旧还在,竹林也是捉迷藏的好地方。
http://s11/mw690/001RbQHbzy6IxTUDfESca&690
上方的楼房就是第三处家
http://s15/mw690/001RbQHbzy6IxTUJ3ky7e&690
曾看了10来年的那片竹林,这次可以给他们留个影永远带走了。
http://s13/mw690/001RbQHbzy6IxTHHqLGac&690
最后有几张老照片,还能看到当年的摸样,其实还挺美的,期待下次再见。
http://s16/mw690/001RbQHbzy6IxTUM8qzef&690

http://s5/mw690/001RbQHbzy6IxTHNcuE2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4春分悬日
后一篇:天气好走起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