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行甘南川西高原(7)】画巨转经筒写阿坝城郊(图文原创)

标签:
旅游 |
分类: 《河底石》原创 |
【2024秋行甘南川西高原(7)】画巨转经筒写阿坝城郊
欧阳英
早餐后出发。出城即宽阔草原,漫天阴云低垂,云脚轻点小山尖。东边天幕脚,有条窄长晨光帶,点缀着少许细碎金箔状霞云。
不久,过黄河大桥。忽而西边天际,撕开一块云幔,旭日光投射出一片黄绿色山坡。前行,山腰以上是云团,上行公路曲线延伸通天。
继行,阳光破云而出,云块遮不住青天。翻过垭口,草原又宽平,黛色远山戴云。又见大群牦牛正低头早歺,有的见人发出拱拱叫。青草原上,水凼映天色。山下大片湿地,草呈黄褐为主,绿与浅黄镶嵌其中。
跑约一小时,过阿万仓镇。湿地草原上小溪曲蜿,各种水凼如鉴。一支苍鹰在低空迎风而翔。十分钟后至宁玛寺,路旁不远有世界最大转经筒。据说,建筑总高42.38米,筒净高37.73米,上筒直径17.6米,下筒直径12.6米,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纯手工锻铸,以60公斤黄金鎏金。 筒总重320吨,内装大藏经1080部共11万册。
它矗立在三层石台上,每层汉白玉栏杆环护。大经筒圆顶上有锥形尖,顶环上八个龙头,筒身挺直,铸满一圈圈经文,脚覆莲瓣,底圈铸有力士举托像和十二生肖及人推杆,整体端庄雄伟,旋转稳健。
转经筒坛附近金顶寺庙和转经廊都显得矮小。许多人在经筒脚下小如虫蚁,弯腰弓身齐力顺时针推转。我也从众推了几步。随即下台,就近在草地水凼打洗笔水写生。【世界第一转经筒】画了一个多小时。
11时再过黄河桥,别甘肃入青海,海拔过3500米,平整柏油路立即变为烂路。坑洼泥泞路两旁草地牛羊从容啃浅草。因沿途施工重大车碾压,烂路延续到久治县城。
午后进城,海拔3634米。在宁静街上,找到一家川菜馆。问卫生间,青年老板指示附近有自家超市。超市中年老板说:“久治县城原有公厕,因一些本地人卫生习惯太差而消失。”老板父子汉语流利,川菜味也还可以。
午歺后出城,草坡上有不少人栽树苗。不久,见河对岸康赛寺金瓦红墙醒目。前行,草原空旷,河水清浅多弯弯绕,远处牦牛群,呈缓动小黑斑,近处“浅草恰好没牛蹄”。
没多久,从青海入川界,海拔3825米。路边一长段格桑花夹道,秆短花繁。进入阿坝,草原渐宽大村子渐多。忽来过云雨,快来快去,阴转多云。入左侧草原岔路,到一座高大寺大门,门口有“游客禁止入寺”牌。只好在门口眺望后即行。
他们回来时,我已画完【眺望城外】。
一块上街晚歺。薄暮,儿子带我和老伴去看格尔登寺。车可径直开进大门且免票。刚停车,即闻低沉喉音诵经如呼麦共鸣声,众多红衣僧盘腿聚在敞开大厅台上倾听。入寺门,大雄宝殿门旁有个面容和蔼的红衣僧,儿子去与他交谈。我和老伴脱鞋进大雄宝殿瞻仰,金身神像高大光亮,中间是释迦牟尼佛,两旁是藏传神。出殿,再去大佛塔。49米塔体纯白高大壮硕,由四个金顶小庙和转经筒廊房围绕,天色已暗,没有进去。外面有几人在五体投地匍匐叩拜。
202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