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春万里行】(四)游龙门石窟及白马寺(图文原创)

标签:
旅游 |
分类: 《河底石》原创 |
【2024春万里行】(四)游龙门石窟及白马寺
欧阳英
早歺豆腐脑素煎包后出发。雨后天阴沉,远山朦胧。上洛栾高速,烟雨中穿过浅山区台地上一系列短隧,入伊川县界,岀洛龙收费站,走龙门大道。两小时多点到龙门石窟停车场。
步行约2里至龙门石窟景区门。进门,宽敞的林荫道上空,十多条长带上挂满红灯笼,路两旁柳绿松茂。走到伊河边,河宽水浅,河堤上柳丝随河风飘舞,右侧山坡上松林茂密。从高高的河桥墩下穿过,再过仿古汉阙,路右有禹王池。再前行即到宾阳三窟,潜溪寺坐佛,陈抟碑。再至摩崖三佛龛,为三世佛题材。到万佛洞,崖上小窟密如峰房,旁与惠简洞连。窟下有老龙窝泉,水清冽。崖上为莲花洞,洞口刻“伊阙”二字,下为老龙洞。再前行至卢舍那大佛窟下,沿高梯上行,游客蜂拥蚁聚,都被这最大最美佛龛吸引。大佛神情安然,慈祥地看着脚下来来往往顶礼膜拜的芸芸众生,他的手以下残损严重,但姿态依然沉静稳固,历经千年沧桑,凝聚了龙门石窟艺术精华,凸显在壁立高耸的崖窟上。人太多太密,没有坐处,太不好动笔,令人犹豫。但觉得今生难得来此,面对向往已久的艺术精品,不动笔肯定会后悔,便果断站在侧面栏杆边上,仰望大佛坐像,河风吹得纸抖响,一些人过来围观,有的问这问那,有的拍片拍视频,我目不旁顾,心无旁骛,只简略回答,左手端本子,右手果断下笔,尽快把佛像画到本子上。
画完后下行,至火烧洞,石像巨残。已是正午,便在景区摊贩处,买根煮糯玉米棒,坐路边石凳上打尖。边啃边看。只觉得山崖上密密麻麻残破洞窟,如一个个古骷髅头上的眼眶和口鼻孔,很不是滋味。
吃完苞谷,过河桥去对岸东窟。桥上河风呼呼。到对岸,沿河边林道走了一段,隔着宽阔河面眺望,只见一长列石窟镶嵌在对岸山崖上,卢舍那大像窟最为巨大,佛像也能大致看清。再转向上坡去东窟。路上游人稀少,大萬伍佛像龛闭门修整。坡上的洞窟也到处上锁。总算进了看经寺,这也是东窟中最大的,莲台上佛坐像断手似在看经。其余洞窟石刻像皆模糊不清。
看完石窟下公路,沿河行。香山寺在路边山上,老腿不想再爬,由子女上去。我和老伴坐在桥头附近,想趁空写生,但眼前景一般,正在思考怎样画得有点味。儿女已下来,说:“寺内有三圣殿,供三个圣母。还有蒋中正宋美龄别墅。”听说坡上还有白居易墓未去。过桥后,出景区不远,在路边店午歺盖浇饭。餐后穿行于商业区寻路许久,这里仍有不少现代古装仕女走来走去。
离开龙门石窟,穿过洛阳城区塔楼群。出城,路两旁高壮法桐挺拔,树干呈浅黄灰蓝灰及浅褐斑。下午三点过到白马寺外, 路旁随处是拦车人,导向自己停车场,甚至到了白马寺停车场口,仍有人拦车引路。曾在西安看秦俑时遭遇过类似情况,便一概不理。
开到寺旁停车后,穿过圣教西来石牌坊,从检票通道入寺,寺内也是古装女男很多。进去后,才知道是从侧面进景区,古典青瓦屋顶下土红墙八字摆开,三个门洞,正门关闭,两个侧门大开,门外台阶前两个石狮子守门。广场上有两匹石马,分立两边,石栏杆护卫。进红门,天王殿隶书楹联刻着:“年年空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覺他歡天喜地;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懷。”大佛殿前敬香跪拜者排队。卧玉佛殿中,佛像赤右臂支头侧卧,双眼半闭神态安详姿态优美,上写“得大自在”。慈航普度殿有黑底金字行草楹联:“贝叶演真如,万劫尘埃开觉路;莲花生妙相,九天云水焕慈光。”。接引殿内金身巨像矗立,殿旁有一株红梅盛开,一位古装美女坐在墙边高高石条上拍拈花微笑照。从接引殿后上清凉台。进砖门洞,院内正支脚手架检修,支架旁一树红梅亭立。里面有高僧金身合十坐像。又遇见一对古装青年,男子肥硕,身着甲胄,束长发披肩。我问:“你是哪位武侠?”他宽厚一笑:“不是。”身边红袍云髻唐妆胖女,也恬然一笑。
从后门出,入泰国佛殿苑,再过缅甸佛塔苑,有大金塔。到印度佛殿苑,见石色浅土红,庄穆典雅厚重无艳色。壁画较艳。这些异国建筑虽然各具风貌,也只匆匆走过,拍几下便离去。
再转到正门侧面,狄梁公墓并不高大,坟头上迎春花覆盖,墓前有石栏杆围护的两座碑亭。从跨路菩提道场廊桥过去,进齐云塔院,这边远比白马寺的游人少。大雄宝殿上檐角风铃响叮当,墙边山朱萸花碎黄。齐云塔(释迦舍利塔)风铃更响成一片。此塔建于东汉永平己巳年(公元69年)为中国第一古塔,当时是九层木塔,毁于雷火。现为金代建十三层砖塔,八百多年历史。池畔大柳绿,红梅开,牡丹才吐芽含苞。牡丹圃旁悬铃木高耸粗壮。
出景区门。从大道入村道,过大片农田区红黄土干燥,麦苗不高。再左转大道。到了方知,网订宾馆在物业区内。外为旷野。到服务总台无人,电话叫自己登记自己拿房卡。电梯上四楼,进房间。觉得这是接待物流司机的地方,但几乎没见到别的房客,地坝中停了许多大卡车。网查这里离食店几公里。开车去,在村街中有几家小馆子,进了电话问的那家晚餐。
202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