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4-04-29 08:56:12)
标签:

旅游

分类: 《河底石》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

欧阳英

在攀枝花原单位招待所住了三天,见到罗毅先生,他多年来工作之余,出于爱好文史,自费展开田野考察,深入山村农舍,调查了解口头鲜活历史,也阅读了攀枝花建设中很多文字资料。经攀枝花三线建设展览馆副馆长张鸿春推荐,也见到拙作《渡口散记》,而成神交。

此次与他相见,恍若似曾见过。仔细看,他有点像电影甲午海战主演邓世昌的李默然。他随和健谈,先带我南行,从仁和翻山,让我看到6566年间,做线路时去过的地方。我们先到混撒拉,那个水库仍在,当年大片荒坡,已变成处处芒果园。那混撒拉水库就在眼下谷中,犹记19664月住在水库坝旁席棚中往事,水库大坝已变,但岸边石灰岩凹凸地貌还在。。从前山民的干打垒破房,也变成农家别墅。

再下山,沿路到裕民街,也是景色巨变,看不见当年冷清破旧老街迹象,裕民小学也拆迁到另一处,公社院落消失,供销社也不见了,在临街楼后,看见地坝边有低矮旧干打垒瓦屋,恍惚旧物。再走到街尾,路旁有株大攀枝花树,据说就是当年赶街子时,供销社烧血旺、烧牛杂摊、肉架子所在地,1965年时,不到10米高。

在街尾问询一些本地人,来了位80岁老人,叫袁启华,他曾经是裕民生产队老队长,讲起裕民街原为岔河街,民国时来了个李森乡长,是鱼鮓人,大学生,他把土神庙用来办小学,取名裕民,意为富裕乡民,此地也就叫裕民街。他又说出当年蔡校长夫妇、高老师、黄老师名字,还说黄老师与他同庚,已回到永仁县城,去年摔断腿骨卧床。其他老师已不在世了。他还能记起,我去过的王大爷家情况:王大爷的生产队贫协组长,养子姓陈,有个孙女。

过大龙潭,路线仍像我当年修便道公路路径,只是景物大变,还能看见水库一角,大龙潭池塘还在路旁。车未停,上干坝子,找到去长箐林场牛圈房后路,又看到满山青松,那条路正是我66年初,从牛圈房穿越森林小道,走到裕民街的路。但昨夜暴雨,红土公路泡软,还有六七公里,怕车进去被困住未去。

之后去了迤洒拉,罗先生说,迤洒拉是彝语,意思是水落下去的地方,原先很干燥,现在用多级提灌抽水上山。从小道去玻璃观景台,眺望大金沙江大峡谷,此岸能看见平地后属于永仁县的方山,雄踞最高点,对面是会理大山,数百米陡坡上有一些小村,模糊看见一条曲折小道从高坡下垂到谷底。峡谷苍茫,未经商业打造,还带着原始古朴味。

车上平地,当年街景消失,直接上高速。路过仁和镇街,罗先生讲起廊桥下小河叫龙塘河或龙潭河,发源于山泉,估计源头泉水形成池塘水潭,下流成河。如今,冷清破旧的老街变为热闹街道,河填平,廊桥消失。

在仁和街午餐后,罗先生带路去大渡口,原地貌已不存。先找到围墙铁丝网内三线总指挥部旧址瓦屋,作回忆坐标,再找到在楼房中,原柴油发电机站那株大酸角树为坐标。沿公路走下去,看到路旁一株大攀枝花树,估计应是1964年秋,原四川送变电工程处三工地食堂旁那株,但树牌上写着树龄61,看见那样高大粗壮,觉得树龄写小了些。

因涨水,江中航道工程队筑起的拦水低坝,被洪水淹没。过去的山坡地貌消失。江边已筑起混凝土堤,挡住视线。岸坡上,有三层高低不同,桥墩架起的公路。

第二天下午,罗先生再带我西北行,从渡口大桥过江,路过烂泥田、弄弄沟口、新庄、清香坪、大水井、河门口。到宋家坪,仍有不少水泥杆堆码。到变电站下,雨中避雨。当年送变电工程队建筑全消失。遇见一个变电站中年职工,说起当年情境,他认为是我是胡说,我们也没与他争论,交谈一阵,雨大,不便久留。

去水泥厂旧址上,看《火红年华》拍摄基地。罗先生提及近来冒出的三线家书,我说,当时多次开会要求保密,在与外界通信中不得提及攀枝花及自己工作情况。之后,回走,过桥走施家坪,在灰老沟口稍停,小雨中在桥上眺望弄弄坪。再去纳拉河口车站上坡,从南山坡上眺望弄弄坪全景。

     因原单位安排,我见到当年领到我的吴恒泰师傅,最初他是班长,干渡平线后,他成了攀枝花劳模八闯将之一。现在已九十岁,依然头脑清醒,身体硬朗。开会时,我和他交谈攀枝花建设初期往事。他是给我上艰苦奋斗第一课的老师傅。

第三天下午,又到南山坡眺望弄弄坪。打开后备箱,这才发现,走时匆忙中忘记带画箱。太难得到此,却不能画色彩!那就用水墨在油画纸上画吧。我在1969年时,就住这附近的一个小水库旁,当时只有一条土公路通向大宝鼎煤矿。我坐的地方原是一大片荒坡,临江陡峭。在这里可以俯看弄弄坪全景,后面靠北是高耸的大黑山,下面是金沙江三面环绕,东边是隔江是地龙井梁子,西边的清香坪新庄尖山。坪上钢铁厂高炉凸出,厂房楼房密集,公路铁路管道环绕交错,人工树林成行成片,天上云气与地上烟雾连城一气,各种机器声融汇成一种深沉的共鸣,在峡谷中回荡。我身边已不再是荒坡,而是停着小卧车的农舍院落,满破芒果树硕果累累。

回家后,我将水墨画改成丙烯。

此次因时间短,未能与许多老同事老朋友老师傅老师兄弟见面,甚是遗憾。

2022.6,14随记,2024.2,12定稿。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以上为水墨速写及丙烯画

以下为手机随拍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2022夏行】(二)攀枝花三日(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