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仲春万里行】(十)黄山叫黟山更贴切(原创)

标签:
旅游 |
分类: 《河底石》原创 |
【2023仲春万里行】(十)黄山叫黟山更贴切
欧阳英
黄山下夜雨,云雾笼罩。心中虽犹豫,又觉得来到黄山脚下,不上去可惜,便怀着侥幸,希望能在山上遇见云开。
早早出发,小雨暂歇,云层很低。很快到景区停车场,十来分钟后上交通车。等一阵发车,下坡过乡镇。7:50盘旋上山,渐入云雾山林中。一个女游客,突然离开座位,跑到车前,要手机抓拍朦胧路景。司机说:“这是有啥拍的?”她退回座位。
8时下车,人蚁聚,密挤。从车站上爬十多分钟,再上索道吊厢。重复了华山索道体验,雾中行,山朦胧。两旁山陡峭,岩有奇松。突然,吊厢冒出云上,把云雾甩在下面,两旁山坡顿时能看清。心中不由欣喜。坐了20分钟,下索道后,云雾又迷濛山头。沿梯道上行至蒲团松。左上陡梯过老鹰石。折回下陡坡右行。接着上好汉坡。路畔松多奇姿且修剪过。风吹雾不散,雨后梯道湿。
8:43至孔雀戏莲花,莲花在云中。8:52至迎客松,人如织。迎客松披着雾纱,看不清,但人们还是争相拍照,相当拥挤。
9:05穿洞。上陡梯,对崖边有“犀牛探海”那崖边伸出的尖岩是犀牛角吧,但整体朦胧。
9:17至手机石,像“大哥大”,顶上短天线杆尤俏。9:20连上陡长梯。爬坡浑身热,风吹头上凉。至莲花亭,大包子8元一个。
9:40下陡长梯(百步云梯)。到莲花洞。发觉是人凿。雾中也不见老僧入定、鳌鱼吃螺狮。
连续上坡。10:07再连读上梯坎。石壁多松常苍劲。10:21至清水池小拱桥。至岔道口左下行。坡上松针铺地红。
10:33到两层石方亭。从白云宾馆再上,10:58不停攀登,梯道两旁是大松林。11:15到光明顶,观光台上全是人,景在雾中隐。
11:30坐路边湿石凳纸垫屁股开自热盒饭。树上落雨滴大,撑伞遮。
12:04食毕再行。梯道上,不时有挑夫上行歇息。问他们,担子150斤。
12:24至飞来石。梯道在石缝中,仅容一人过。爬上去,发现飞来石立在崖边,在雾中高耸。周围看不清。
12:35到行知亭。12:49至啸谷亭。12:52松涛在谷底澎湃,杂树林下多矮竹。13:03至排云楼。13:08雨至,连续爬坡。13:20至团结松。13:25至大王松,应该是黄山最大的松树吧。
再上爬。左行不远,下行。13:39梦笔生花朦胧现。
13:49上陡梯至雨伞松。右行再上。上坡急雨催,乏力怨双腿。抬眼看挑夫,负重雨中行。
14:03下行。14:08至云谷索道白鹅岭站。14:20上吊厢。14:29下。走许久,14:49上景区车。车上有女人怨:“全是雾,啥也没看成。”又有个女人说:“同来的,有个到了迎客松就下山了。我们虽然没看个啥,但毕竟走了全程,这才不枉来黄山!”老伴还听到一个东北女游客说:“来了黄山两次,第一次下大雨,没看到啥。这次好一些,又遇见雾和小雨,没看到啥。但还要来。”
黄山先前叫黟山,这“黟”是会意字,从今日亲游感受到,这云雾笼罩加时有雨水,天光昏暗,自然黑多,大多时间看不清山体,称之为黟山更贴切。
坐景区车回到停车场,立即出发。几分钟后进汤口收费站。过汤口隧,竟然双向行车!出隧亦双向行车。
匝道分开单行后上高速,随即入三千米石头岭隧。黄山是折返回成都起点。脑中冒出:雾中登,雨淋淋,持图走,景点隐。坡坎多,抓绳索,看不清,没奈何。
入休宁服务区稍歇。脑中想:若在美景中行走,赏心悦目,减少疲劳。今天却是雾中登,雨中爬上爬下,连坐的地方也没有,景点人拥挤,看不清,甚至看不见,更增挫折感疲劳度。雾中登雨中下华山教训再次重演,费时费力费资。
再行。过龙湾隧,雨忽大。过相思亭隧,不久雨歇。过白洋冲1、2隧。近18时,出景德镇北收费站。因导航定位不精,误入相隔一巷,倒车艰难。18:30找到网订酒店。从梯坎下去,过大街,在街对面小食店晚餐,味道一般。
2023,3,20
以下为手机随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