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

(2011-09-03 22:35:21)
标签:

早教

孩子

独立

体验

最好的爱

自信健康

成长

育儿

分类: 婚姻家庭


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
    带着满身的疲惫回到家中,首先感谢笨笨牛同学和牛牛小朋友的大力支持,陪伴我回老家,尤其感谢笨笨牛同学第一次亲自驾车带我去这么远的地方,带我去思念已久的老家和家里的亲人们,太多的感谢就先保存在脑海,以后用实际行动来感谢我的大小牛吧,直奔主题,写出此行三婶的育儿方式带给我的感受。

     感受: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让孩子成为自己,似乎是很简单的事情,“孩子不就是自己吗,难道还会成为别人?”然而,要做到做好这点,实属不易的。很多时候,我们会摆出父母的姿态,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关注着,呵护着,发号施令着,却不顾孩子们的所思所想。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离不开父母的理解和尊重,而且,得融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马上迎来公公的生日,趁着笨笨牛休假,今年好好给公公过个生日,所以,今天中午我们就从俺的老家沂蒙山区赶回淄博,途中经过新泰我三叔家,一年多没有见到三叔一家人了,临时决定去看望三叔全家,一切很顺利的到达,其快乐气氛就省略描述。

    我三叔家有的儿子今年8岁,今年开学读二年级,当我问及今天怎么没上学的时候,八岁的弟弟说周末不上学,下文就是已经近两个月没去上学了?我很惊讶的问其原因,在两个月前弟弟不知什么原因频繁的流鼻血,去医院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医生就对我婶子说,尽量不要让孩子剧烈运动,多吃水果和青菜。就是医生的这句“不要剧烈运动”让我婶子的脑袋开了“窍”,不让弟弟去学校了,在家里养着,我的天哪!简直不可思议。

    我得知这个情况便对婶子说了一番及其反对的话,婶子又说,最主要的是孩子在学校受其他孩子的欺负,在学校天天挨打,偶的神!我听了以后一股莫名的火气,不过还是控制住了,这是什么理由,难道孩子天天守候着你就不被欺负了?不上学难道就不流鼻血了??那以后的人生路怎么去走?这样的育儿方式鬼都知道不可取,很可恨!

    怕孩子受欺负就不去上学读书了,什么谬论啊?简直无语!

    我一再告诉自己要冷静点,对婶子说了不少开导的话语,强烈要求婶子周一送孩子去学校,婶子也同意了,在这里不想描述太多当时的情景。

    不是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优秀,但是我敢说一岁不到五个月的牛牛比三叔的八岁孩子更懂得独立,牛牛在任何场合都不扭扭捏捏,只能说目前,以后不可预知,再者,牛牛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包括三岁左右的,绝对是主导核心者,不倡议牛牛去欺负其他的小朋友,但是牛牛绝对不被其他小朋友欺负。

     这次回老家,牛牛和一个三岁的男孩(牛牛称谓他舅舅),小男孩在家里一直很调皮,家里人说天不怕地不怕,但是跟牛牛在一起,只有牛牛欺负他的份,都是他为争玩具先动手,牛牛再出手,几招下来,小男孩不敢再动手打牛牛。试问:一个八岁的男孩,且个头不算矮,竟然受同学的欺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家庭教育!

  我们能做的,就是陪着孩子一起起成长,尽最大努力呵护孩子敏感,脆弱的心。也尽力给孩子提供一个和谐的,适宜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目光所及之处,看到的是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但孩子的生命中,也有很多是我替代不了的。比如孩子在外面和被人发生矛盾,或者打架,父母总不能出面动手吧?只能靠孩子自己。

 还有好多滋味,诸如挫折,失败,痛苦……是孩子必须要去体验的。孩子会在挫折和痛苦中学会珍惜,不断成长。我不能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记得《遇见世上最好的爱》一书中看到这段话的:

孩子的生命里,

不是每一场风,都需要躲进母亲怀里

不是每一场雨,都需要一把慈爱的伞

人生有许多滋味,是必须自己体验的

是的,孩子的生命中,不是每一次哭,都需要父母的劝慰和拥抱;不是每一次轻微的擦伤,都大惊小怪地去包扎;不是每一次疼痛,都需要父母去缓解。的确,人生中很多滋味,必须他自己去体验。

孩子不是脆弱的瓷器,必须在挫折中锻炼承受能力。温室里的花朵难以长出百折不挠的勇气。要让孩子做一棵树,一棵大自然中,可以经受风吹雨打的树。

  希望,婶子能帮助孩子顺利渡过这一阶段,得以健康成长。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放手,信任孩子,同时做好相应的引导,把握好做事的原则和底线,让孩子健康快乐自信的成长···

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

 

 

孩子的路需要自己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