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从心开始!

标签:
读懂孩子内心军嫂育儿 |
分类: 牛牛成长 |
在博客中看到很多妈妈们都在热推这本《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终于在今天买到并一口气读完这本心灵鸡汤。
每天我都在博客里怀着愉悦的心情还很自信的谈论自己如何育儿,周周妈的这本《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如晴天霹雳般给了我一棒,是啊,懂她,从心开始!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句看起来尖锐刻薄的话幼小的孩子还不会如此质问,这书的标题就告诉我们:孩子的内心到底想什么?我们真的懂孩子的内心吗?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自以为是?这一刻,我无法一一作答,只能冷静思考,审视自己,想懂得孩子的内心,还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吧?
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有这样一段醒目的文字:世界上有三类家长,第一种是既不懂教育,又不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的中等;第二种时既不懂教育,但又要教育孩子的家长,其其孩子成长最糟;第三种是既懂得教育又重视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成长的最好。
很庆幸,我不属于第二种,我介于第一种和第三种之间,是那种懂得一点却很重视教育类型的妈妈,我自以为看了几本育儿书,脑袋里装些知识就能说教之理。恕不知每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育儿方法岂能模仿他人?
我很坦然的说,自从我得知自己怀孕那天起,什么妈妈宝典,食谱,胎教,亲自游戏等等等的育儿书籍全都搬回家里,从牛牛初生之后,我更是浏览驻足于育儿网站,遇到问题就在网上寻找答案,没有自己的育儿方向,更不用谈什么育儿计划了。
自从孕32W,给牛牛开通了这个育儿博客,自己以前的博客就不再经营,现在自己的心情杂七杂八都搬到牛牛的地盘上,新浪育儿博客真的为我的育儿路指明了一些方向,善良的妈妈们分享着自己的育儿经还互赢互助,看着那么多优秀的妈妈们养育出那么多的优秀孩子,最让我敬佩的就是情深雨蒙和铁甲红妈妈,看到他们轻松育儿,快乐育儿,让我倍感惭愧,因为我在育儿14个月的路上并不轻松,碰到问题就纠结的无从所适,其中原因就是他们的育儿方法永远不能为我复制,而我呢?缺乏育儿本领,何谈轻松育儿?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变化,看育儿书籍和精彩博文只是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自己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慢慢体会,能将学来的知识在思想的革新和时间的总结中发生化学反应,真正变成对自己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硬道理!!
二、有种爱叫放手。
“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绝对不要推给别人,学会控制,做好每一件事情……”
从牛牛身上体验出N个自己做主的事件,暂列一二。
1.吃饭。牛牛在周岁左右自己一个人就开始掌勺,当你用勺子盛起米饭,面条送往牛牛嘴里的时候,小家伙拒吃,不是不想吃,而是要自己动手,自己掌勺才吃,那么点孩子就懂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点没什么不好,孩子既然愿意自己吃饭,那我只好服从,买上专门的托盘,供牛牛吃饭用,刚开始牛牛的力度掌握不好,真正吃到嘴里的连地上的三分之一都没有,在公公婆婆心疼浪费的情况下,我还是坚持服从牛牛自己动手吃饭的意愿,事实证明自己的做法很正确,虽然浪费了,但换来的是牛牛独立吃饭,自己动手的快乐,看着牛牛剥鸡蛋,还有米饭沾到鼻子上那小丑样,让我大笑的背后是感动。
2.走路。初学走路的孩子都愿意走,愿意不停地走,牛牛也不例外,现在的牛牛走的相当稳当了,但是婆婆总是害怕小家伙摔着碰着,总喜欢用手牵着牛牛,牛牛每每这时总是抗议的说,不,还甩手给婆婆,有种爱叫放手,该放手让孩子自己走,总说等再大点,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孩子就永远长不大。
3.洗衣服。牛牛近来非常喜欢洗衣服,因为牛牛经常看着我洗衣服于是自己也有模有样的学起来,而婆婆总是怕牛牛把自己的衣服弄湿,不愿意让牛牛去洗衣服,每次弄的牛牛都高声抗议,我看到都是支持,让她洗吧,在婆婆看来这是宠孩子,我绝不是在纵容孩子,既然牛牛愿意自己动手,总比那些不愿意动手的的孩子强把?何乐而不为??
所以,与孩子相处时要多关注孩子,不是去干涉孩子。
三、快乐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通病,尽管有些妈妈说,我不对孩子抱任何的期望,不给他压力,只希望他健康快乐的成长,能理解大人的良苦用心,能懂事,上课时认真点,好好学习,将来上个好大学就可以了,天哪,这些还不够多吗?
我对牛牛的期望也同样很高,希望让琴棋书画都学会,希望她长大后的审美观好,希望她做一个有气质有书气的女生,希望....这些在牛牛成长面前似乎像座山,此刻告诉自己要放平心态,让牛牛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四、心与心的靠近。
周周妈书中那篇《我们是如何阻碍孩子》中有这样一个场景:“我停下手头的事,蹲下来问:发生什么事了,告诉妈妈好吗?”停下,蹲下,两个简单优雅的动作,让我深深体会到周周妈对待孩子是多么的用心啊!!
相反,书中还有这样一场景:“苗苗妈以不想让苗苗在别人家吃饭的不好习惯为名,强行把苗苗从周周家带走,苗苗撕心裂肺的大哭,还用力挣扎大喊:不回家,我要在周周家玩。”我的脑海中仿佛回荡着苗苗的哭声,不敢想象苗苗回家后妈妈怎么对她?是蹲下来给苗苗擦眼泪?还是?可怜的孩子只能用哭来表示反抗,大人反感的情绪和孩子的哭声只会使彼此僵化,不善而终。
所以,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高姿态,和孩子做朋友不是家长,缩短和孩子心与心的距离。
看了《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这本,感触颇深,给了我思想上的洗礼。是的,在不该让孩子听话的时候,我们让孩子听话了,不该让孩子谦让的时候我们让孩子谦让了,最终变得胆小怯懦的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日后,我们还会发问:“这孩子怎么这么窝囊?”却不知道这窝囊是自己一手打造的,“谦卑”这个词很好的诠释了孩子因谦让不当导致的后果,那就是“自卑、卑微”。我们处处以孩子的监护人自居,却不知道何时自己成了孩子认识世界的桎梏,搬走了她爬高的凳子,藏匿了她好奇的螺丝,关闭了她渴望的电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我们的不经意间都已经完成,我们觉得呵护备至,可是孩子却觉得无法自由呼吸,虽然她们小不善于表达,但是终归有一天孩子会告诉你:“妈妈,我长大了!”失落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滋味儿,14个月以来我照着牛牛的小屁股打了多少次?我不知道,反正是一次又一次,可是我在心疼过之后,依然没有住手,牛牛只是偶尔一次失手打在了我的脸上,我就大发脾气,觉得委屈不已,现在想来那不过是让我感受一下孩子内心的滋味儿吧!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么经典的言语,我想,懂她,真的应该从心开始,这个“懂”不是偶尔的放纵,偶尔的满足,偶尔的理解,而是真正的交流,真正的体味,真正的呵护.....
爱她,懂她,从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