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端午“粽”无味(育儿端午)

(2011-06-06 10:38:28)
标签:

端午节

屈原

来历

粽子

荷包

牛牛

育儿

分类: 婚姻家庭

                     又到端午“粽”无味

                                  ----- 征文:粽叶飘香话端午

又到端午“粽”无味(育儿端午)

    早上起来把牛牛的个人卫生收拾好,交给婆婆自己去洗漱,在我吹头时映着镜子看到牛牛的脖子里戴着一个小花样荷包,我才恍然,今天是端午节。

   昨晚和笨笨牛煲电话粥还说起端午呢,今早就给忘记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来自唐代的文秀,可见对于端午的记载早在唐代就有,这首诗道出了端午节由来的民间传说,也给端午节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说起端午节,不得不提到粽子。

    粽子,虽来源于端午,却不再是端午节的专属。

     平日里早餐店,超市,常年都能看到粽子。但是那些披上华丽外衣,有着不同品牌,不同味道,花样百出的粽子,哪一个还能吃出儿时唯独在端午节才有那一份纯香?
  儿时的端午,包粽子,是奶奶的专职,搁下繁忙的农活也只为给我们一个飘香的节日。一片粽叶,一根棕绳,都裹着奶奶对我们的爱,缠着奶奶的心。一双粗糙的手,包裹出玲珑喷香的粽子。
  自己做了妈妈,却不会这一手。这是勤快的奶奶唯一给我留下的爱的后遗症。从小,只让我第一个品偿,却不让我渗和,不让我粘手。奶奶说:“不用学,以后只要有钱,还有什么吃不到的?”的确,如今随时都可以吃到粽子,却尝不到来自奶奶手中的独特香味。因此懂得,钱不是万能的。
  看到牛牛脖子里的荷包,想起自己儿时的端午节,吃过了奶奶准备的粽子、鸡蛋和蒜头,泡过艾叶水的清香澡,手上带上五色线,门口插上艾叶,就算过了节。而今,生活条件好了,节日的氛围淡了,对于过节不再有那么多的讲究了,对于街头琳琅满目的香包,想要就买,也不觉得珍贵了。因而体会,越容易得到的就越不值得珍惜。
  物资丰富的当今,人们淡于物质的追求,更注重精神的富足。对于端午节的期盼不在于吃上喷香的粽子和拥有漂亮的小香包了,而在于这三天的法定假期,让心也放个假。轻轻松松,心情愉悦,才算是过好了节。

   端午的今天,没有粽子吃,吃着婆婆用艾草煮的鸡蛋,还有婆婆包的水饺,看着牛牛脸上快乐的笑容,有笨笨牛远方的思念和牵挂伴随,节虽无味,但是幸福却洋溢在心间........

又到端午“粽”无味(育儿端午)
          只偷拍个背影,正面照牛牛不配合,总是抓荷包(荷包是婆婆缝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言的感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