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杨宝忠股市时评 |
分类: 杨宝忠投资论道 |

中国股市从建立那天起,就是一个资金消耗型的市场。总是牛短熊长,频繁的交易就像一个资金的无底洞,股市大量的资金以印花税的形式流进了国家的腰包,以手续费的形式流进了证券公司的腰包。为此我曾写过一些文章,比如:《为1元利润支付15.8元成本
中国股市成立那天起,就是为国企解困服务、后来又提出贫困地区企业优先上市为贫困地区服务。现在又提出为振兴中国科技服务等等。一个重视圈钱不重视投资者回报的市场,只能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政府权力高度垄断的畸形的市场。
政府权力垄断使得中国新股发行人为地成了稀缺资源,新股不败神话在科创板天价发行的情况下依然金身不破。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中国股市所独有的现象。这对二级市场的参与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性的游戏。
大股东为高价套现财务造假成风,大股东天价套现一夜暴富后无心经营企业,使得二级市场进入恶性循环垃圾企业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似乎看不到尽头。
资金被科创板分流后主板贫血症会变得更加严重,在这样的市场中,投资者的生存空间被挤压的越来越小,在中国股市熊市的寒冬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冷的今天。理性投资者该怎么独善其身呢?
巴菲特老师格雷厄姆给出了答案,购买那些分红率感到十分满意,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不大可能发生大的变化的企业股票然后远离市场,或者在股市非常低迷时购买规模最大的指数基金。
这样做的投资者既可以分得股市一杯羹,避免成为股市的牺牲品,又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成为股市中罕见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