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薪火相传

(2018-10-31 20:57:04)
22年前巴菲特思想开始传入中国,这就是1996年1月24日的上海证券报,这张报纸刊登了中国第一篇介绍巴菲特的文章《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华伦·布费就是当时沃伦·巴菲特的译名。文章作者是美籍华人孙涤教授。

如何让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薪火相传

这篇文章的发表,拉开了巴菲特思想传入中国的序幕。20多年来巴菲特思想在中国已经生根、开花、结果,一大批中国股市参与者在巴菲特思想的启发下,走上了价值投资道路,在股市从失败走向成功。我作为其中的一个缩影,1996年1月在《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这篇文章的启发下,我非常幸运地摆脱了股市赌博陷阱,通过不断学习、研究、实践巴菲特思想,我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

20年后,即2016年1月13日上海证券报发表了纪念专刊,纪念巴菲特思想传入中国20周年,即《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这篇文章发表20周。这张报纸就是纪念巴菲特思想传入中国20年的纪念专刊。

如何让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薪火相传

作为这篇文章的受益者我应邀为纪念专刊,撰写了一篇纪念性文章,题为《在股市“方向比勤奋重要100倍”——巴菲特思想改变了我的人生》

回顾这段历史我的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我在股市经历了三年地狱般的生活,我总是说是巴菲特伟大思想和智慧挽救了我,我希望通过宣讲巴菲特思想挽救更多的人,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在巴菲特思想被越来越多的股市参与者接受的同时,质疑巴菲特思想在中国适用的声音,从巴菲特思想传入中国那天开始至今从来就没有未消失过。20年前就有人撰写文章,发表在1998年9月24日的证券时报上,题目就是《赶走巴菲特》这就是那篇文章的剪影。

如何让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薪火相传

为什么对待巴菲特思想,在中国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呢?22年前我带着求救的渴望,如饥似渴地收集一切与巴菲特有关的信息。有人却撰写文章要赶走巴菲特,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听到巴菲特思想在中国不适用的说法,甚至有人两年前亲口对我说,有关巴菲特的书我不敢看,我问对方为什么不敢看?对方回答说:“怕中毒”。说这话的人不是股市的普通参与者,是首届财经网红大赛的获奖者,毕业于我国最著名的高校,而且还筹建了股民教育学校。

这些现实让我们不禁要问,对待巴菲特思想人们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泾渭分明的态度呢?经过20多年的思考,我终于搞明白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持有两种相反态度的人,观察问题的视角不一样造成的。

举例说明就更好理解了,如果有人问:“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适合种粮食吗?”笼统地回答适合或不适合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应该是:“中国有2/3国土面积是高山、沙漠、江河湖泊,这些地方不适合种粮食,有1/3的国土面积属于平原和丘陵,这些地方适合种粮食。”同样原理,如果有人问:“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股市适不适用”,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大多数股票不适用,少数股票适用。”从这样的角度看待问题,持有相反观点的人之间的分歧也许能够部分得到化解。

如何让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薪火相传呢?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确存在着严峻的考验,有大学老师说:在美国大学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只是众多投资方法中的一种,被一带而过而已。并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原因在于绝大多数人对巴菲特投资策略缺乏足够深入地理解造成的。我认为巴菲特投资策略的核心思想除了买股票就是买企业外,追求未来的确定性在巴菲特投资策略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其它概念比如优势圈概念、护城河概念、经营特许权概念、安全边际概念等等,都是为追求确定性服务的。

我认为让巴菲特思想在中国薪火相传最可行的途径是,已经接受巴菲特投资策略的股市参与者,能够全面深入地研究巴菲特投资策略,并取得骄人业绩的基础上,成为巴菲特思想的宣传员传播者。通过星火燎原的方法让巴菲特思想更加发扬光大,这也是召开本次大会的价值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