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资金撤离沪市银行股正在形成黄金坑

标签:
杨宝忠投资股票时评 |
分类: 杨宝忠投资论道 |
回顾银行股从2016年2月初至2018年2月初两年的走势,以四大行为代表的银行股走出了一波波澜壮阔的行情,在股市整体依然疲软的大背景下,涨幅一倍有余,回过头来看除了价值使然外,政府救市资金运作其中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下面两篇回顾式文章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今年2月初救市资金突袭创业板撤离主板市场的行为,造成银行股溃不成军,银行股四个多月的下跌已经使得银行股整体估值中心过度下移,整体上看正在形成一个长期投资的黄金坑。
下面是来自本人新浪博客的两篇文章
2018-02-06我在新浪博客发表了一篇博文,题目是《中国股市可能出现流动性枯竭式下跌》、2018-02-09发表文章题目是:《救市资金偷袭创业板
前天在创业板创暴跌至两年多新低,出现资金断裂式暴跌之际,所谓资金断裂式暴跌是指个人融资盘和机构法人股票质押盘被强制平仓时的股票抛盘,因缺少接盘而出现流动性危机。为避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股市救市资金突然调转枪口,撤离沪市突袭创业板,令创业板中午闭市前20多分钟拔地而起,直线爆拉创业板70多点,令创业板指数爆升3%以上,故意暴露自己的意图十分明显,意欲引来更多的跟风盘,达到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这时救市资金扮演了股市庄家的角色,运用的手法也如出一辙。
救市资金在稳住创业板化解创业板流动性危机的同时,上证指数出现了一泻千里的走势。相信主板的部分抛盘就来自于救市资金,因为救市资金规模也是有限的,这就必然加剧了主板的下跌速度。
这充分暴露了中国股市除了一般股市共有的风险外,还添加了一项风险就是政策性风险。而股市政策或说救市资金的动向和股市涨跌一样诡秘多变不可预测。这就使得中国股市参与者的操作难度大大增加,幸亏巴菲特价值投资思想传入中国已经超过20年,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长期看股价波动并不是风险,只有在购买股票的价格大大高于自己认定的价值时才认为面对巨大的风险。但是对于一般股市参与者来说股市的大幅震荡会使他们感觉股市风险进一步放大了,从这样的角度看救市资金并没有增加股市的稳定性,反而加剧了股市的震荡程度,对此股市参与者与管理层同样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