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IBM错了?巴菲特称已经清仓IBM

(2018-05-05 09:56:12)
标签:

杨宝忠

时评

股票

分类: 巴菲特、格雷厄姆、查理·芒格

凤凰国际iMarkets讯 柏克夏首席执行官巴菲特接受CNBC采访,在回答该公司是否持有IBM股票时,称“我想我们没有。”

“答案几乎可以肯定,是的,”柏克夏不再拥有IBM股份。

根据监管文件,去年第四季度,柏克夏将其在IBM的持股减持了94% 。

推荐阅读

投资IBM,巴菲特为什么错了

《证券市场周刊》

2011年,IBM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寿诞,这一年,这家科技巨头也成为了“股神”巴菲特生平首次投资科技股的投资对象。根据公开的资料,巴菲特从2011年3月份开始买入IBM的股票,到11月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经以每股170美元的价格,耗资109亿美元,一共买入6390万股IBM股票,占IBM总股份数量的5.5%,成为IBM第一大股东。之后三年,巴菲特又陆续增持IBM,根据伯克希尔.哈撒韦年报,截至2014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共持有7697万股IBM股票,持股总成本131.57亿美元,平均每股成本171美元,因为IBM近年大量回购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所持有的股份比例也上升到7.8%。

可是巴菲特的这笔巨额投资并没有带来理想的回报,按2015年3月12日的收盘价,IBM股价为157美元,相比巴菲特的平均购入价格171美元,每股已经跌去了14美元,巴菲特浮亏10.8亿美元,虽然凭借IBM这四年的股息可以挽回7亿-8亿美元的损失,但是如果再考虑时间成本的话,这并不能说是一笔成功的投资。巴菲特说过,他对所投资企业的期望是至少要长期超越标普500指数的涨幅,否则不如推荐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去买标普500指数基金。过去四年标普500指数总涨幅为60%,年均增长12.5%,IBM显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即使与标普500指数长期年均8%的增幅比较,这笔投资也让巴菲特少挣了近30亿美元。

脱离巴菲特的能力圈

巴菲特投资IBM,从核心原因上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圈。科技——尤其是当前席卷了全球的互联网,重新塑造了一个商业世界,和传统行业统治的商业世界相比的话,这是两个差异化巨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而投资人在判断企业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发展需要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型。

巴菲特在瞄准“大象(蓝筹企业)”时追求的是拥有优秀的历史记录的企业。一个企业过去多年的表现在巴菲特的思维模型里至关重要,他希望自己投资的企业所在的行业尽量不要发生大的变革,企业在悠久历史中积累的“护城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有效,所以巴菲特翻阅了可口可乐过去100年的财务数据,而投资IBM之后他也说过自己看过IBM过去50年的财报。

正如他在1996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所称的,“我们观察企业时一般认为变革可能会对我们不利,我们不认为自己有能力预测变革到底会带来什么,我们寻找不怎么可能会变化的企业。华尔街总是说,假如一家企业将出现很多变革,那么就代表着会有很多机会,但我们完全不认为变革是机会,变革让我们害怕,因为我们不知道事情会怎样变化。”

巴菲特买入IBM的重要理由是其拥有强大的品牌效应和客户黏性,他认为这可以抵御科技行业的变革。他这样说道:“我到伯克希尔下属的所有公司进行走访,实地调研这些公司的IT部门是如何运作的,为什么他们会做出那些历史上的采购决策。调研之后我了解到,IBM公司在IT部门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IBM公司能够拥有这样的优势地位和这样的客户黏性等等一系列非常突出的特点,这让我对IBM公司有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看法。没有人曾经因为买了IBM的东西而被解雇,我想我们可能听到这句话有一千多次。”

如果说判断传统蓝筹企业“护城河”的核心依据是过去的历史的话,那么对于科技企业来说,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无论科技企业过去曾经拥有多么强大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或市场份额优势,只要错失行业的下一波创新浪潮,随时都有可能被颠覆,所以历史积累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传统行业。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就是很好的案例,这两家曾经的手机行业领导者最终的结局都是以只有巅峰时期几分之一的价格出售,而且从巅峰下滑到谷底的过程非常迅速。

虽然巴菲特看过IBM过去50年的财报,也做了很多的调研,认为IBM拥有很宽的“护城河”,可惜科技行业并不是他的能力圈,他这次判断错了,互联网影响是巨大的,整个科技行业传统软硬件服务的商业模式都因为互联网推动的云计算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正是巴菲特最不希望看到的。

2014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之后,巴菲特接受CNBC采访,在谈到对亚马逊的看法时他说:“亚马逊的商业模式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强大的商业模式之一,而且掌管亚马逊的这个家伙(CEO杰夫·贝索斯)有着清晰的公司愿景,每天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被外界声音所阻碍,比如人们所说季度盈利之类的,聪明和专注的离谱的一个人。”像巴菲特这样成熟的投资大师公开称赞亚马逊,毫无疑问他做过很详细的研究,可是过去几年里对IBM冲击最大的是正在崛起的以亚马逊AWS为代表的云计算服务。即使做过研究,却还是未能感受到AWS对IBM产生的冲击,这进一步地说明科技行业不属于巴菲特的能力圈。

与之相对应的是巴菲特对金融业的洞若观火。

在2002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用了很长的篇幅详细解释他和芒格对金融衍生品带来的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表示了极大的担忧。“查理跟我对于任何可能的潜在重大意外都戒慎恐惧。或许对于长期衍生性金融商品的大量交易及巨额膨胀的无担保应收款项的保留态度,让我们看起来有点过虑了,但我们还是认为衍生性金融商品是财务金融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其所带来的危险虽然是潜在不可知,但绝对拥有致命的可能。”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想不迈出自己的能力圈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在和人的本性抗衡,尤其是投资者在一个领域内获得成功后,自信心会不可避免地膨胀起来,在看到似乎符合自己思维模型企业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离开自己的能力圈,当离开自己的能力圈之后,即使是股神也同样会犯错。我想这个案例能够再一次说明,对于投资者来说,能力圈是多么的重要!

不过,虽然IBM长期来看不太可能给巴菲特带来他期待的回报,但是这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整体的业绩影响会非常有限,伯克希尔依然拥有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投资体系,它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公司http://p2.ifengimg.com/a/2016/0810/204c433878d5cf9size1_w16_h16.p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