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的争论就是不争论

(2017-08-22 18:47:52)
标签:

杨宝忠

巴菲特

查理·芒格

时评

分类: 巴菲特、格雷厄姆、查理·芒格
今天我在微信圈里,转发了我今天刚刚写的一篇文章《巴菲特和盖茨为什么不信宗教》。有朋友发表评论说:“美国人不公开谈宗教,除非你是特别亲密的人。”出于好奇心我把这段评论的话,复制粘贴到百度上搜索了一下。结果发现一篇文章《如何与美国人打交道》。看过之后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争论常常成为困扰我的一个话题。我总有一种传播好思想的冲动,希望能够挽救那些已经掉入种种陷阱的人。就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和别人展开争论比如“宗教”和“中医”。其结果往往就是无休止的争论、伤了和气、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看了《如何与美国人打交道》一文颇受启发。

《如何与美国人打交道》——摘抄
(一)美国人都被明确地告知不要谈论宗教或政治,除非与谈话的人比较熟悉。美国人在公众集会上会对一些政治问题进行公开争论,但是这里谈论的是私人之间谈话的风格。政治和宗教被认为是有争议性的,而谈论有争议性的话题,容易引起争论。美国人受的教育是避免争论。
(二)有一种交往方式是美国人往往避免的,就是“争论”。美国人认为与另一个人进行争论有可能损害两人之间的关系,因此一般不把争论当做是一种运动或消遣。如果美国人在讨论中遇到意见分歧,有可能说:“让我们不要为此进行争论吧。”他们不会去争论,而是喜欢找到意见一致的地方,改变话题,甚至当场离开。
(三)如果争论不可避免,美国人认为应该用平静、温和的口气说话,尽量少用手势。美国人认为大声喊话、用力挥动胳膊、一齐嚷嚷意味着要打架或要发生毫无意义的“喊叫比赛”。他们认为人们在表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应该避免掺入感情成分。美国人在日常交往中避免争论,但在公众辩论中却好像非常喜欢争论。

上面摘抄的三段内容,与巴菲特的一句箴言十分吻合,巴菲特说:“最好的争论就是不争论。”我相信巴菲特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在中国如何对待有争论的敏感话题,的确是考验大家人生智慧的一个绕不过去坎。

巴菲特解密价值投资:https://rc.mbd.baidu.com/6bpb1om
如果你已经富有了 <wbr>没必要再从创业开始
                                    杨宝忠价值投资微信公众平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