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篇文章改变命运的投资者——杨宝忠
自从1993年1月初,盲目进入股市至今,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这24年的经历可以清晰地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3年初——1996年初,三年地狱般地生活。
第二个阶段:1996年初——2001年初,五年价值投资硕果累累。
第三个阶段:2001年初——2007年八月,离开过热的股市,研究投资房产。
第四个阶段:2010年初——至今,传播巴菲特思想,建立股票投资组合。
第一个阶段:1993年初——1996年初,三年地狱般地生活。
1988年至1992年我利用业余时间经营了一个小的烟酒生意。5年起早贪黑赚取了7万元利润。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当时我母亲抱着我三岁儿子,照看小烟摊的情景,后因竞争激烈我们关闭了这个小生意。
图片:我上班时母亲抱着我两三岁的儿子照看这个小烟摊
为了使赚到手的钱保值增值,我计划将这些钱换成国库卷,于是我来到一家工商银行。在排队时前面一位小伙子说;"最近股市特别火。一个月就赚了百分之二三十。他来是为了要把国库券换成现金投入股市。还说证劵公司最近要把开户门槛从五万元提高到十万元。"听他这麽一说我打消了换国库券的念头。在赚快钱的诱惑下,我非常盲目地在北国投工体证券营业部开了户。现在叫国都证券营业部,从此与股票市场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国投证券营业部现已更名为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交易大厅里,只有一台大电视显示股票的名称、交易价格、交易数量等信息。没有股价走势图。于是我就自己动手画上证指数走势图,和十几只股票的价格走势图。
每天画图、听股评、猜涨跌、频繁买卖股票。陷入了疯狂的赌博游戏不能自拔,勤奋换来的却是巨大的亏损,感觉就像生活在地狱里一样。
当投入股市的7万元亏损的还剩下2.5万元时,为了挽回一些损失我又打了一次透支,头一天晚上我对妻子说:明天开盘我就透支买“北京天龙(现在的“电子城”代码:600658)上涨后当天就卖出。”但事与愿违,第二天开盘买到的却是当天的最高价,然后股价就一路下跌。
当年透支购买的股票——北京天龙股价走势图
从开盘时贪婪的买入,到股价下跌带来的恐惧,我感觉身心受尽了折磨。这一天我就是在惊恐和最后的绝望中渡过的。眼看着就要收盘了,不得不认赔卖出通过透支购买的股票。仅剩的两万五千元当天就亏损五千元。当时人们的月工资至于一两百块钱。
当天不放心的妻子下班路过东四十条华夏证券营业部,看到我购买的股票,开盘就是最高价,然后就是一路下跌。她感觉四肢发麻,回到家里就瘫倒在地上哭了起来。
我还清晰地记得那天我离开股市的情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失败的赌徒正在离开赌场。不知如何面对自己妻子和亲人。感觉股市就像地狱一样。走出股市大门的那一刻,仿佛又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进入股市一年半的时间,经历了股市从1993年2月份1500多点跌到1994年7月份300点附近经历,我投入股市的7万元赔的只剩下2万元。
即便是这样,我依然不服输,认为自己是交了学费了。一天早晨,我对我爱人说:“我一定要用别人的钱,把咱们家赔的钱赚回来。毕竟我也有过连续5次做短线赚钱的经历。不久我就在股市里,寻找到了一位合作的伙伴。开始赚了一些钱,也给过我一些提成,但是经历了一年半的合作最终还是赔了钱。
1996年年初,我感到彻底绝望了。我预测股市还会大跌,所以我劝朋友认赔卖出了所有的股票。尽管我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很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合作关系走向尽头,但是良知告诉我,为了防止朋友账户出现更大的亏损,我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当时在广发证券永安里营业部二层大户厅里做股票。

当年上证指数走势图——1996年1月19日跌破一年前低点524点
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破一年多以前的低点(524点)。时间已经过去20年了。但当时的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当时我在广发证券永安里营业部,二层的大户厅里做股票。大股厅里每人一台电脑,因为行情低迷大约有半数股民没有来。那一刻,没有任何人走动,没有任何人说话,一片死一样的寂静。大家眼睁睁地看着指数跌破了一年多以前的低点524点。
就在这一刻,我的内心发出极为痛苦的感慨:这么大的股票市场,竟然没有我杨宝忠的立足之地。自己一年半的操作,亏损的一踏糊涂。与朋友合作一年半又给人家赔了钱。失去了朋友的信任,合作关系走到了尽头。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彻底绝望、心灰意冷、万念俱灭的滋味。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5天后一篇改变我命运的文章,我国第一篇介绍巴菲特的文章刊登在上海证券报上。
第二个阶段:1996年初——2001年初,五年价值投资硕果累累。
一篇文章改变命运,1996年1月24日上海证券报刊登了《证券投资巨擘——华伦·布费》这篇文章。华伦·布费就是当时沃伦·巴菲特的译名。

这篇文章接受说:“巴菲特白手起家,通过投资1993年已经成为世界首富。巴菲特认为:“市场价格和股票的内在价值经常有很大的背离,由企业基本经营所决定的内在价值,终将反映在股价上。其次,他认为股票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事业,因此只有在股价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才值得考虑购买。”巴菲特传奇式的投资故事和独特的投资理念深深地触动了我,从此我不在猜股市的短期涨跌,而是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
一.初战告捷
我发现刚刚上市不久的“湖北兴化”(现:国投电力证券代码:600886)有一个大的在建项目很快就要投产,其利润将出现巨大的增长。但这些信息并没有反映到股票价格上来。于是我建议与我合作的朋友大量买入这只股票。

我的朋友感觉非常不可理解。刚刚建议人家卖出股票并且造成了一些亏损,怎么又马上建议人家买股票呢?于是我把朋友请到家里讲述刚刚学到的巴菲特观点,并且介绍了“湖北兴化”的在建项目,最终得到了朋友的信任。
当年湖北兴化股价走势图
第二天一开盘我就以12元附近的价格大量购买了这只股票。当时的心情与以往买股票时的恐惧与贪婪的感觉完全不同,以往买股票时总是在恐惧与贪婪的情绪支配下进行的。而这次买股票却充满了自信。感觉就是买到股票就可以赚钱了。不久这只股票就出现了暴涨,由于短期上涨过猛,当上涨到18元附近时,我们终于忍不住卖出了所有的股票。在我们卖出之后,这只股票又陆续上涨了5—6倍,成为那几年最牛的股票。通过这次价值投资实践,我们得出了两个结论。
第一.价值投资的确管用。
第二.买了价值被低估的股票如果能够远离股市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二.模仿巴菲特合伙投资公司模式赚钱
这次投资的成功使朋友对我的信心大增,陆续将大量的资金调入股市。在发现新的投资目标之前,我利用朋友账户里的闲置资金开始申购新股。我发现申购新股收益率非常高,年收益率可以达到30%
多。于是我效仿巴菲特1956年创办合伙投资公司的模式,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大量亲朋好友的资金汇集到一起,专门从事新股申购,为此我还聘请了一位会计帮我整理账目。1997年至2002年这五年当中,通过新股申购的方式,我为大家赚取了大量利润,同时我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由于2002年新股发行方式改为市值配售,所以我将大部分资金陆续返还给出资者。留下的一部分资金,在2002年至2007年之间,与证券公司合作,通过委托理财的方式,又获取了稳定的收益。
三发现新的投资机会
投资燕京啤酒
1997年至1999年我们投资了燕京啤酒,我们当时用了两个账户买入,这两个账户都进了公司前十名大股东的名单,在持有期间我们多次到公司进行考察,参加股东大会,我还给李福成先生一本有关巴菲特的书。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持有期间账面利润曾经达到过50%,我们没有卖出,在接下来的下跌中甚至出现了少量的账面亏损。我向朋友介绍巴菲特投资名言。巴菲特说:“投资者必须在财务方面和心理方面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应付股市的反复无常。如果你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的股票,跌到只剩下买进价格的一半,还面不改色的计划你的投资,你就不应该玩这个游戏”。巴菲特思想在精神方面给了我们巨大的信心与支持。,持有两年后我们获利达到80%
,卖出了全部股票又一次获得了重大成功。
投资东电B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B股市场出现了持续暴跌,所有股票都大大跌破了净资产,市盈率更是低到了只有几倍的程度。1999年11月我开立了自己的B股账户,以每股0.24美元的价格重仓买入东电B股(证券代码:900949),其市盈率只有五六倍,而且每年的现金分红收益就可以达到10%以上。
当年东电B股股价走势图
但是我购买之后不久股价就跌到每股0.2美元,账面出现近20%亏损。心情一时变得有些低落郁闷。为了增加自己的信心,我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巴菲特写的文章。巴菲特在1987年致股东信中讲述了“市场先生的故事”。巴菲特说他的老师格雷厄姆很久以前就描述了面对股市波动应当保持的心态,格雷厄姆说:“你应当想象市场价格来自于一位非常热心的市场先生。他是你生意中的一位合伙人,你们共有的生意具有稳定的经济特性。但是,市场先生的报价却不稳定。你知道市场先生患有不可治愈的精神疾病。在他极度乐观的时候会报出非常高的价格。在他非常沮丧悲观厌世的时候又会报出非常低的价格。记住:市场先生对你有用的是他口袋中的报价单。而不是他的智慧。如果某一天市场先生表现的特别不正常,你可以忽略它或者可以去利用它。这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你的情绪被市场先生所左右,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巴菲特说为了能够将自己与市场的情绪隔离开来,他总是将“市场先生”这则故事谨记在心。
在《胜券在握》这本书,第82页中写到:“巴菲特表示,因为他做的都是长期投资,所以短期的市场波动对他根本没有影响。尽管大多数人,对于下跌的股价总是难以忍受。巴菲特却总是自信满满。他相信自己比市场更有能力评估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巴菲特指出:”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就没有资格玩这个游戏”。巴菲特思想又一次在精神方面给我以巨大的支持和安慰。我告诉自己:自己比“市场先生”更有能力评估东电B股的真正价值。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市场先生”给出的定价是不合理的,并且是错误的,巴菲特所倡导的价值投资方法,不就是不断寻找市场错误定价带来的投资机会吗?
通过进一步学习我发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曾在《证券分析》一书中表达的一个观点非常适用于当时东电B股所处的情况。格雷厄姆说:“证券分析的目的并不是要确定某一证券的内在价值到底是多少,而是只需搞清楚其内在价值是否足够”。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必要精准的知道东电B股每股的内在价值到底是值1美元还是值0.8美元,但是我们很容易判断出0.24美元的股票价格已经包含了足够的内在价值。
2001年在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之前我持有的东电B股账面利润已经达到了50%。B股市场对国内投资者开放的政策公布后,B股市场出现了连续的暴涨。2011年4月我将所持有东电B股以0.78元/股的价格全部卖出,获利达到三倍多,再一次利用价值投资获得重大成功。为我接下来投资房产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