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赌博到投资我经历了哪些顿悟(三)

分类: 远离喧嚣微信群文章大全 |
上文讲到1996年,在巴菲特和格雷厄姆两位大师的影响下,我第一个转变是不再听股评了,第二个变化是大大淡化了图表分析对我的毒害。接下来我遇到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为股票进行估值。带着这个问题我反复阅读了介绍巴菲特的经典著作《胜券在握》
1997年7月燕京啤酒上市,我意识到一个重大的投资机会已经来临。早在1988年至1993年初我家经营小烟酒店时,就与燕京啤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我们卖三种啤酒北京白牌、五星双合盛、和燕京啤酒。后来我们发现燕京啤酒卖的越来越好,最后我们就只卖燕京啤酒了,有一位客户对我说燕京啤酒好喝,是因为它的地下水好,打上来的水就达到矿泉水的级别了。这件事给我就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购买燕京啤酒之前,我照猫画虎按照《胜券在握》书中,介绍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的估值方法,对燕京啤酒进行了一番估值。
根据巴菲特投资时的要求,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燕京啤酒进行了一番评估
(一)企业的产品简单通俗易懂易于了解:这点显然复合。
(二)企业有一个稳定的发展历史:燕京啤酒1980年建厂,从年产一万吨发展到1997年上市时的58万吨,远远超过了当时排名第二的青岛啤酒的36万吨。显然这一条也符合。
(三)企业要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当时我国啤酒生产十分散乱,大小啤酒企业达到630家,美国前7大啤酒企业占有96%的市场份额,日本四大啤酒企业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当时轻工总会提出了:北有青岛、南有珠江、首都有燕京的中国啤酒发展格局。燕京啤酒走出北京面向全国收购兼并中小啤酒企业的发展格局十分明朗,1992年燕京啤酒获得第31届布鲁塞尔国际金奖,1997年4月获得国家级“驰名商标”,当时啤酒行业只有青岛啤酒一家获得过这样的荣誉,所以当时我们非常看好燕京啤酒未来的发展前景。
(四)公司要有一个优秀的管理层:当时公司最高管理者李福成年富力强,高级经济师,曾多次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称号,在合资问题上展示了独立思考能力,坚持不合资,认为燕京啤酒已经闯过了创业的危险期,合资就是让外资来摘果子。从以上看复合巴菲特对管理层的要求。
(五)财务指标优异:当时各项财务指标均处于国内啤酒行业领先地位。
(六)以低估的价格购买股票:模拟书中对巴菲特购买可口可乐的估值方法,对公司未来10年的投资价值进行了一番评估,得出结论:保守估计未来10年利润每年递增10%,股价大致值19元。递增15%大致股价值29元。当时股票市价只有13元。当时我认为这一条也符合巴菲特投资要求,当时我撰写了一份《燕京啤酒价值分析报告》。
1997年9月我向合作伙伴介绍巴菲特的观点,巴菲特说:“当重大机会来临的时候,要结清支票成吨的买”,大量建仓燕京啤酒股票后。当我走出招商证券永安里证券营业部时,阳光明媚看到秋高气爽的北京蓝天上漂浮着一朵朵白云,看到街上满载着燕京啤酒的运酒车时,我突然感到异常激动。这就是咱家企业给客户运送啤酒的车啊!成为优秀企业股东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几年前透支购买北京天龙股票,当天认赔出局惊恐失魂落魄的一幕忽然浮现在眼前。仅剩的2万5千元一天就亏损了五千元,当时人们的月工资只有一两百元,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那天我离开北国投工体证券营业部,走出大门那一刻,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失败的赌徒,正在离开赌场,不知怎么向家人交代。对比此刻的心情这是何等强烈的对比啊!
尽管当时我知道我面前并不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海洋一条平坦的大道,但是从巴菲特那里已经学到的知识、经验、和智慧为我们提供了足够勇气和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我已经不仅仅为了财富,同时我也在为践行价值投资的信念而战,我心里暗暗地想最终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我想在我初创期能有这样的自信,可能巴菲特思想和智慧就是我当时拥有的最大资本。现在这一切已经变成了一段珍贵的回忆。
后记:投资燕京啤酒我们获得了非常丰厚的回报,但是,20年后回过头来看如果我们当初买入持有至今,只能获得年均6.5的复合收益率,企业后期的发展不像我们当初预计的那样乐观。